2012年農(nóng)歷壬辰龍年的10月,我家喜添一個小龍女。她爸爸媽媽給她起英文乳名apple, 中文為蘋果,全家希望她一生平安幸福。
小龍女出生六年后的2018年8月,在親人們熱切盼望中,我家又來了一個小男孩,我給他取名上上,希望他從小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快樂成長。
上上有個好姐姐。她雖然年齡小卻是個很厲害的小”預言家”。2017年圣誕節(jié),姥姥問她想讓圣誕老人送什么禮物?她說想要個弟弟,她媽媽卻是在過完新年后方知有了身孕。
在尚不知媽媽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時,小龍女做了一個夢,夢見弟弟穿著黃上衣牛仔褲,長得和爸爸一樣帥。說這話時,她仰著小臉很得意,好像那個難忘的夢很香很甜很美,而結果恰和小龍女的夢境相吻合。
真是奇妙??!為什么從未謀面就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姐弟倆連接得親密無間?冥冥之中似乎有種天意,讓我這個無神論者也相信起神靈來,不由得對神產(chǎn)生了崇拜和敬畏。
小龍女不但是個小預言家,還是一只快樂吉祥的報喜鳥。弟弟出生那天,她跟在忙碌的大人們后面,樓上樓下跑得滿頭大汗,頭發(fā)就像被毛毛雨淋濕了似的,邊跑邊氣喘吁吁地說:“為了弟弟!為了弟弟!”
當我聽到她在長長的醫(yī)院走廊那頭,喜氣洋洋地喊:“爺爺快看!我弟弟生出來了!”興奮讓我一時忘記了身在何處。這樣的驚喜對她對我來說都將終生難忘。小龍女,親愛的小預言家,有個弟弟好??!小時候,弟弟是你的好玩伴,長大后,有個弟弟來保護,同胞的情感是無可替代的。
小龍女有個小特點,遇到事常常“打破砂鍋紋到底”。兩三歲和大人一起看電視,當聽到有位播音員的名字叫歐陽夏丹時,她好奇地問:“她是只雞嗎?”顯然,她把“夏丹”理解成下蛋,于是聯(lián)想到雞了;路上看到旅館,大人教她認旅館兩字,她念幾遍后,突然發(fā)問“驢上哪兒了?”;買洋梨時又問“羊在哪里?”讓人哭笑不得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一天早上,我送小龍女去幼兒園。那天雖然起床不晚,但她一磨蹭去幼兒園遲了。我邊領著她快走邊說:“咱們今天是起了早五更,趕了晚集。”她連忙不解地問:“爺爺是想帶我去趕集嗎?晚集在什么地方?”我趕緊向她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準備得早,行動慢”的意思,及時打住,不然她越問越亂。
天真無邪是想象力的源泉。回想小龍女那些張冠李戴的問號,總覺得又好笑又好玩,充滿了童真和童趣。
小龍女不但好問,而且還愛看圖畫書喜歡聽故事。我們經(jīng)常帶她逛書店,有的書當場就坐在書店給她讀。對于買書她有自己的主見,只要翻一翻看好了就挑出來。有時她一連挑好幾本,我們毫不含糊都一一買單。在書店我們也常常給她推薦適合她的書??粗龑闹裕液芨吲d。真心希望她從小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多讀書,讀好書。
小龍女每天都要聽故事。給她講故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經(jīng)常是聽完一個不過癮,還要再聽,常常連聽好幾個才罷休,講得我口干舌燥。有些故事她聽幾遍后都背過了還要聽,這時候我就得十分小心,稍有不慎讀錯了,她就會馬上毫不留情地糾正。
小龍女上幼兒園前,曾經(jīng)一邊用手指著書上的字移動,一邊煞有其事地念著誰也聽不懂的“外文”,一整篇都念得非常流利。這種以假亂真的表演,不懂者還真以為她是在讀外語呢!或許因從小聽奶奶給她念唐詩,她還曾經(jīng)自己拿著書,隨口任意說出自創(chuàng)的毫無含義的“七言詩”,并能一口氣連續(xù)說出好多七個字的句子。
上幼兒園后,她跟老師學背古詩詞一字不差一詞不落。讓大家感到驚奇的是,對于長篇的三字經(jīng)和木蘭辭也能背得滾瓜爛熟。
小龍女心靈手巧。她三歲多點就會自己扎小辮。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能自己變化出不同發(fā)型。有時還把我的頭發(fā)扎起來整出花樣,為讓小龍女開心,我也很配合。只見她兩只小手在我頭上認真忙活一氣,爺爺?shù)念^發(fā)可就大變樣子了。
小龍女在幼兒園里曾獲得“巧手好寶寶”和“愛心小明星”的美譽;她的畫和手工多次在幼兒園展出;她還曾在幼兒園里主持升旗儀式和領舞領操,受到老師和家長的好評。我們曾經(jīng)去看她主持的升旗儀式。
面對老師、家長以及全幼兒園眾多小朋友,小龍女毫不怯場,按照升旗儀式的要求,以流利的語言響亮清脆的聲音圓滿完成了主持儀式,獲得大家的熱烈掌聲。真不知她的這些本領是什么時候學會的。
小龍女很勤快也很有眼色是大人干家務的好幫手,見到熟悉的人就主動打招呼問好,大家都喜歡她,夸贊她懂事。
自從知道媽媽懷了寶寶,小龍女更懂事了。媽媽妊娠反應厲害,經(jīng)常嘔吐。只要她聽到媽媽嘔吐,便馬上幫媽媽捶背,遞上漱口水,媽媽和家人對此都很感動。真印證了“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這句經(jīng)典之言。
弟弟還沒滿月,她就學著大人的樣子抱著弟弟照了一張像。弟弟滿月了,她坐在沙發(fā)上抱弟弟還把他逗笑了呢!小龍女對弟弟的稱呼不少:弟弟,小弟,上弟,還有胖子,小胖,腳丫子等等,不知她怎么想出這么多“愛稱”。
不過姐姐逗弟弟沒輕沒重,不小心就把弟弟嚇得一驚。大人告訴她,和弟弟在一起動作要輕,聲音要小,她點點頭。弟弟“百歲”宴,看到有的小孩快速推弟弟小車,她馬上說“弟弟的車不能這么推!”然后慢慢推起小車做示范, 儼然當起了弟弟的保護神。
孩子和孩子不一樣。小龍女打針從來不哭,再苦的藥,仰起小脖子一飲而盡,每次打針吃藥都很聽話。這方面弟弟比姐姐略有遜色?;蛟S打針吃藥對嬰兒來說太恐怖,因而他把啼哭當作“捍衛(wèi)”自身安全的擋箭牌,只要一看到穿白大褂戴口罩的醫(yī)護人員,就開始亮出“大哭”的自衛(wèi)武器。
弟弟不到四個月生病住院,小龍女見大人們忙,特別聽話。有一次,沒人囑咐她就在家給媽媽鋪被,先把床上弟弟的隔尿墊對折起來放在一邊,煞有其事地說:“弟弟的東西不能沾細菌”,然后圍著床來回轉著抻被角,直到把被子鋪得規(guī)整平展。想弟弟了,她就和弟弟視頻,在醫(yī)院的弟弟一看到姐姐就笑了起來,她則一口一個“小弟,胖子”親熱地叫著,并祝弟弟早日康復出院。
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在考驗著爸爸媽媽的用心和智慧。小寶出生后,爸爸媽媽在精心照顧小寶的同時,對大寶更加關心備至,盡量做到不讓大寶有被冷落的感覺,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也遵循大寶小寶兼顧的原則。面對兩個孩子的糾纏,爸爸媽媽當?shù)煤芟衲敲椿厥隆?/span>
沒想到兩個小孩子居然改善了爸爸媽媽的脾氣,豐富了他們的心胸,讓他們更加懂得責任和擔當。父母養(yǎng)育孩子長大的同時,也是孩子陪伴父母成熟的過程,父母在和孩子一起成長。在某種意義上,我覺得孩子給父母帶來的幸福甚至勝過父母對孩子的關愛。
有人說這姐弟倆,姐姐長得像媽媽,弟弟長得像爸爸。爸爸和媽媽雖然不像,但姐姐和弟弟倒是挺像,真不知該如何解釋這其中的像與不像。奶奶愛給孫女孫子拍照。她把小龍女出生八十幾天的照片,和她弟弟出生七十來天的照片弄成了一張合影,看上去小姐弟倆真挺像。
上上四個月時,奶奶給他拍了一張照片,看著手機中孫子的照片,奶奶又翻出兒子過“百歲”時的照片,把兩張照片擺在一起,不禁連聲驚嘆:“像! 太像了!” 我一看,可不,兩張惟妙惟肖的嬰兒照片,像兩朵燦爛的小葵花。那黑亮的眼睛,微張的小嘴,圓圓的臉蛋,無論五官,還是神色表情,極像一對孿生兄弟。
兩個寶寶看上去都具有小男子漢的英氣。奶奶把兒子的“百歲照”和孫子四個月的照片也搞成一張合影??粗缸觽z和姐弟倆這兩張神似形似的合影照片,我不禁感慨:人類遺傳基因中的密碼和傳遞力量實在強大和神奇,沒有這種強勁傳奇的力量,就沒有遺傳物質從親代遺傳給后代的現(xiàn)象
小龍女于2019年5月和弟弟一起跟爸爸媽媽移居國外,同年6月開始上小學。她在國內一點外語都沒學,直接進入小學二年級學習,真不容易。環(huán)境不同,人員陌生,語言不通都沒擊敗天真樂觀的小龍女,她每天高高興興背著書包去上什么也聽不懂的課。
當我在視頻中問她聽不懂怎么辦時,聰敏的她對我說:“看他們干什么我就跟著干什么”。出國前沒學過外語的小龍女,現(xiàn)在能講一口非常地道好聽的外語,我們都覺得她很不簡單。
2019年10月1日,小龍女自己悄悄畫了一面國旗,貼在自制的小木板上,手舉國旗和家人一起認真觀看國慶七十周年閱兵式。
身在國外的小龍女心中一直有中國情結。有一節(jié)課,老師要求學生通過找資料介紹自己熟悉的事物。她找了好多英語注釋的有關中國元素的圖片,包括中國國旗,中國節(jié)日,中國習俗、飲食、文化等逐一向大家解說,很受老師和同學的歡迎。
提筆寫這篇文章,小龍女成長中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有些丟失的記憶瞬間閃現(xiàn),點亮了成長故事中的有趣細節(jié)。雖然小龍女姐弟倆現(xiàn)都在異國他鄉(xiāng)豐滿著理想的羽翼,但我想對他們說,無論你們走到哪里,中國永遠是你們的鳳巢龍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