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詞新意知多少
△故宮斗拱圖
提起故宮相信不少朋友的第一反應是皇家建筑園林,斗拱則是這一系類建筑鮮明的特色,體現(xiàn)著宮室結構交錯相結合的精巧。有一成語就將這富有古代建筑設計風格解釋的頗為具體,但日常生活中我們卻將其與爾虞我詐一起連用,說到這里相信朋友們已經(jīng)知道是哪個成語了。
是的,那就是“鉤心斗角”,我們?nèi)粘I钪性谛稳菀粋€人處于用盡心機明爭暗斗的情況來使用。勾心斗角在現(xiàn)代來說是個貶義詞,我們很難再次基礎上發(fā)現(xiàn)它原本的含義。
鉤心斗角出自于唐代杜牧的《阿房宮賦》:“各抱地勢,鉤心斗角?!逼湟鉃闃情w各自依照地勢的高低傾斜而建筑,低處的屋角鉤住高處的屋心?!?/span>
心:宮室中心;角:檐角;鉤心:指各種建筑都向中心區(qū)攢聚;斗角:指屋角相互對峙,好像兵戎相斗?!?/span>
對于這種古義與今義出現(xiàn)偏差的情況是不是很有趣呢,別急,小編這就為你道來。
△文字變化圖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語言文字始終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到如今的楷書,從曾經(jīng)的古漢語到現(xiàn)代的普通話。我們炎黃子孫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的改革者為我們的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有些詞語或者成語卻在這傳承之中改變了其原本的意思或使其出現(xiàn)了爭議,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么會出現(xiàn)古今異義這樣的情況,首先我們可以將古今異義大致分為這幾類 :
1
首先是詞義擴大,即今義大于古義。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孟子》)中的“江”“河”與“淮”“漢”并列,指“長江”和“黃河”。
由此可見“江”和“河”在古代是一個特定的專有名詞特指長江黃河,而現(xiàn)在擴大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所以詞以擴大就是以少到多,再由特指到泛指,到一般化。
△長江黃河圖示
2
其次是詞義縮小,即今義小于古義。
在杜甫的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敝衅拮泳褪且粋€很好的例子,其古義為妻子和兒女,而如今卻特指夫妻中的妻子。這就是詞義縮小由原本的復合含義轉為如今的特定含義。
3
然后就是詞義轉移啦,即一個詞由表示某事物變?yōu)楸硎玖硗獾氖挛铩?nbsp;
有的詞古今詞義差別很大,詞義發(fā)生了轉移,即由表示甲事物變?yōu)楸硎疽沂挛锪恕?/span>
如,齷齪一詞,在古文《趙普》中 “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贝司鋺斫鉃樵谒纬醯臅r候在宰相位子上的人大多過分謹慎,拘于小節(jié),按照常規(guī)辦事,也不過多言語。所以齷齪古義為拘于瑣碎,限于狹隘臟而如今則意為不干凈或言行骯臟再者比喻人的思想、品質惡劣,導心不正。
這就是原本的古義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過程中失去了或已經(jīng)改變了原本的意思。
4
再然后是關于詞語的感情色彩發(fā)生變化,即一個詞原本的指代已有了不同的感受,如古義為褒義的詞則今義為貶義,或是由貶到褒,再或者由中性轉變?yōu)榘x或者貶義。
變化之一就是古褒今貶,即為由古義的褒義轉變成今義的貶義。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識淺陋,并沒有貶義,現(xiàn)在的“卑鄙”則指品質惡劣,卻已完全變?yōu)橘H義詞。例如“卑鄙小人“現(xiàn)在則是指行事惡劣為達成事情所不擇手段的人。
△出師表
變化之二則是古貶今褒,即為由古義的貶義轉變成今義的褒義。
如,“乖”古時指偏執(zhí),不馴順,為貶義,如《林黛玉進賈府》:“行為偏僻性乖張。”而現(xiàn)代漢語中則用來形容人聽話,安順。
如,“鍛煉”其本義為“冶煉”,古時多用來指玩弄法律,羅織罪名,對人進行誣陷,屬于貶義,如《后漢書·韋彪傳》:“忠孝之人持心近后,鍛煉之吏持心近薄?!倍F(xiàn)代漢語中則指通過體育運動使身體強壯,培養(yǎng)勇敢機智的品德,或通過生產(chǎn)勞動和工作實踐來提高素質和能力,變成褒義詞了。
△紅樓夢
現(xiàn)在我們回到基本框架詞語的名稱說法改變
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稱呼,其現(xiàn)代的意義已發(fā)生了改變。只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或固定短語中還保留著。
如《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nbsp;
“謝”古義:告誡或者謝罪,而今多表達感謝。
//////////
接著就是詞義弱化,即原本的詞義被削弱。
如《左傳·成公三年》:“無怨無德,不知所報?!?“怨”,古義表示仇恨、懷恨,如今則表示埋怨、責備與不滿。
//////////
說完詞義弱化就該說詞義強化了,即原本的詞義被加強。
如《出師表》中“未嘗不嘆息痛恨與桓靈也?!边@里“恨”,古義表示遺憾、不滿的意思,而今天表示仇恨、懷恨。其實“恨”在古代也有怨恨的意思其義比怨稍輕,實為不滿。從現(xiàn)在來看“怨”的今義與“恨”恰恰相反,比恨要更深,如仇怨。
看了這么多例子相信大家對這些古今異義的詞一定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這僅僅是不夠的還有很多詞仍然在我們?nèi)粘I钪写嬖谡`用的情況,例如差強人意,空穴來風,首當其沖等等
差強人意:差:古代義為甚,現(xiàn)代義為大致,比較,強:振奮?;臼谷藵M意:一般的,普通。
【出自】:《后漢書·吳漢傳》:“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zhàn)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span>
//////////
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指傳聞有一定根據(jù)。經(jīng)常被誤用來表示毫無根據(jù)的事情。
【出處】:戰(zhàn)國·楚·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
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害。經(jīng)常被誤用為沖鋒在前。
【出處】:《漢書·五行志下》:“鄭當其沖,不能修德。”以上則是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剩下的還需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呀!
△文字篆刻圖
我們不需要去擔心這些古今異義的詞語去使用,這正是說明了我們時代語言文字的發(fā)展與進步,去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選擇,但也不能忘記原本的意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