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名人或者明星都喜歡購買四合院居住,傳媒大亨默多克就贈送給前妻鄧文迪一套現(xiàn)價值上億的四合院。
這座四合院位于北京故宮附近,東鄰北池子大街,就在北長街的中段靠北的地段,四合院的大門在北池子大街的西側(cè)。
木色大門緊閉,大門旁還有兩個側(cè)門,青磚石瓦沒有過多的繁瑣造型,相對低調(diào)。
封閉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關(guān)起門來自成天地。
高聳的院墻讓過路的人都不禁抬頭仰望,外人根本看不到墻內(nèi)的景色。
不止前門氣勢很足,后院還緊鄰著紫禁城護城河。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古國之一,它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和藝術(shù)特色,一說起中國的特色建筑不知道大家第一想到的會不會是四合院呢?
四合院建筑,是我國古老、傳統(tǒng)的文化象征,早在西周時期,中國就有完整的四合院雛形,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四合院逐漸完善,全國各地就出現(xiàn)多種四合院類型。
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的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又有游廊連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
“口”字形的稱為一進(jìn)院落;“日”字形的稱為二進(jìn)院落;“目”字形的稱為三進(jìn)院落。三進(jìn)院落是明清時期最標(biāo)準(zhǔn)的四合院結(jié)構(gòu),布局最為合理、緊湊,是民間大量采用的形式。
最后的五進(jìn)院落是《紅樓夢》賈母住的
中國建筑向來等級森嚴(yán),各種建筑單體也按照主人的不同身份和等級分成不同級別。古人有詩云:“庭院深深深幾許”,庭院越深,越不得窺其堂奧。
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進(jìn)為門屋,第二進(jìn)是廳堂,第三進(jìn)或后進(jìn)為私室或閨房,是婦女或眷屬的活動空間,一般人不得隨意進(jìn)入。
紫禁城,北京最大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可大可小,小一點就是平常百姓的住所,大一些就是官邸、富商家族,各自有各自的特色。
在北京四合院最密集的時候,大大小小、星羅棋布,整個北京就是由一個個四合院組合而成。
四合院在很多人印象里就是一個“貴”字,即便如此,依然備受眾多人青睞,因為在現(xiàn)代高樓聳立的北京大都市,我們看到的多是威嚴(yán)與壯麗,而四合院則溫情、愜意、舒適,這些獨一無二的情懷顯得異常珍貴。
很多人理想的住家是“獨門獨院”,這是汪曾祺《胡同文化》里的北京四合院,還有老舍的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茶館》、曹禺先的話劇《北京人》里的那些胡同、巷子、四合院,還有那些字里行間滲透出來的老北京的風(fēng)土人情,對世人產(chǎn)生了巨大的誘惑。
四合院的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又有游廊連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閉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關(guān)起門來自成天地。
院內(nèi),四面房門都開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親,其樂融融。寬敞的院落中可以植樹栽花、飼鳥養(yǎng)魚、疊石迭景,居住者盡享大自然的美好。
似乎每一個在北京的人,都有一個這樣四合院之夢。端莊的大門,精致的影壁,或長或方的院子里樹影婆娑,生活在這個自足的清凈世界里,的確是一種享受。
清代有句俗語形容四合院內(nèi)的生活:“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小姐胖丫頭”,可謂是四合院生活的典型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