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在文物中還是頗為珍貴的,自古以來那么多的皇帝,發(fā)出的圣旨肯定是不少的,而且一般來說,只要皇帝發(fā)了圣旨,那肯定是有兩道的,一道發(fā)出去,另一道自己要保存。
一個新的王朝建立之后,自然是要毀去前朝所留的東西,圣旨也不例外,這還是重點要毀的,因為這象征著前朝的權威。
那些曾接到圣旨的人,為了避免殃及池魚,也會將圣旨給毀了,當然也有膽子大的會保存下來,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所以說至今為止,不僅官方有流傳下來的圣旨,民間也會有。
早在二十年前,有位叫張振華的老人對外宣布自己有九道圣旨,這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擁有圣旨其實并不驚訝,但是一個人擁有九道的情況卻很罕見。
當?shù)匚奈锞值弥笾螅谝粫r間派專家前去鑒定,得出的結果便是,這些全是真跡,緊接著人們開始懷疑這個人是從何處得來的。
因為按照正常情況來說,這么多的圣旨在一個人手上,必然是來路不正,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這些東西全都是正當所得,因此沒有人能說什么。
張振華的家族曾經(jīng)是陜西的一大望族,他的祖上有位叫張鵬程的,此人在崇禎年間曾經(jīng)官至總兵,后來在清順治二年被豫親王多鐸委以重任,同下江南。
張鵬程和他的子孫七代十三人,只有一個人只混了個進士,其他人全都是總兵武將,他的家族先后經(jīng)歷了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六位皇帝。
這個家族可謂是十分顯赫,他們多次立下大功勞,舉幾個比較出名的歷史事件,統(tǒng)一江南、平定三潘以及參加施瑯率領的渡海大戰(zhàn)等等。
根據(jù)其族譜顯示,他們家族先后獲得六位皇帝給的十五道圣旨,張振華說剩下九道圣旨在上世紀初的時候短短幾十年便全部丟失了。
剩下的九道圣旨中,主要就是封官職或者是封誥命夫人的圣旨,三道是雍正的,四道是乾隆的,一道是嘉慶的,最后一道圣旨是道光的。
專家們得知這些之后,也不好說什么,只是告訴他,這些東西適合放在博物館中,不如就捐出來,國家來保護他,張振華自然是拒絕了。
在他看來這些都是祖先的榮耀,都要好好的保存下去,專家看他拒不上交的態(tài)度,又換了一種說辭,表示要買過來并答應他給五十萬,張振華同樣拒絕了,實際上那些圣旨任何一個都不止這個價錢,如果拍賣的話,可能更夸張。
后來有博物館聯(lián)系他,東西可不可以借給他們展出一下,這種要求張振華自然是同意了,雙方也合作了很多次,都非常愉快,沒有出現(xiàn)任何狀況。
后來張振華在某博物館的介紹下,應淮安清晏園的邀請將圣旨送過去展覽,可惜的是,第二天張振華便發(fā)現(xiàn)圣旨少了兩道。
他立即選擇了報警,張振華認為,這是對方內(nèi)部出了內(nèi)鬼,給自己設了局,緊接著便是長達兩年之久的訴訟,對方認為當時展覽圣旨地方的鑰匙只有一份而且是張振華自己保管。
因此丟失圣旨張振華也是有責任的,兩年之后,法院判決對方賠償張振華9萬元,這可是令張振華氣憤不已,因為當時的專家們判定這兩份圣旨只值20萬,并且他也有責任,所以只賠了那么點,至今為止兩份圣旨依舊是下落成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