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丨楊健
圖片丨部分來自網(wǎng)絡(luò)
歌曲丨來自網(wǎng)絡(luò)
編輯丨楊健
制作丨楊健
指導(dǎo)丨常女士
父母情老屋情故鄉(xiāng)情
作者:楊健
時光如水,歲月變遷,再次移步曾經(jīng)的家園,看著眼前的老屋,勾起了心靈深處抹不去的記憶。
一種故地重游的失落感,瞬間涌上心頭。卻又難以言表,其中包括對老屋的不舍,對故鄉(xiāng)的難分難舍。
九八年,由于種種原因,我的父母已搬離至其它城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多的用心重溫和感受這里的寸磚片瓦和每一個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
走進久未涉足的院落。
當年父母蓋的老屋依就。斑駁的欄檐,破舊的窗欞,支離破碎的門板和那舊了刷,刷了又舊的拔欄柱以及長長的走廊上,充滿我們兒時的歡樂時光。?
那口舊時一家人賴依生存的水井依在。只是被新主人,換上了新的滾木和繩索。高高豎在房頂?shù)男l(wèi)星天線,在風(fēng)中左右擺動,發(fā)出輕微的吱吱聲,仿佛唱著歡快的小曲兒,迎接我這位曾經(jīng)的主人的到來。
看著日漸敗落,我們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我仿佛看到我的父親母親,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身影在眼前晃動。一種莫名的感激之情又油然而生,辛勤勞作的父母親。為了讓生活更好,為把孩子們送到更好的學(xué)校去念書,更希望我們走出這里。他們?nèi)蝿谌卧梗瑹o怨無悔。把自己大好的青春年華,丟在了這片摯愛而又充滿希望的熱土上。?
農(nóng)村的客廳也叫書房。
書房里寬敞的大土坑還在。土坑,冬暖夏涼尤其進入冬天。父親會在坑沿的一角,裝上一個洋鐵爐子,既方便燒水,又可以燒炕,一舉兩得很是實用。父親心靈手巧,親手打造的沙發(fā)、桌子、衣柜和梳妝柜,聽母親講。在他們搬離的哪一年,就送給了房前屋后的鄰居。為此母親牽掛了好長一段時間,因為那些老物件用了幾十年。每一個每一件都清晰的記錄著,這個家由貧窮到富裕的全部過程。它們猶如母親的孩子一樣,有種難舍難離的不舍之情。
走進廚房。
灶堂里未燒完的材禾似有余溫。廚房的煙火氣里,譜寫著家的溫暖。母親每天天未亮就起床為我們準備上學(xué)前的早餐,不分春夏秋冬,暑來寒往,十幾年如一日,從未怨言。
倉庫還是那個倉庫。
推門而入,一股淡淡的麥香撲面而至。眼前再次浮現(xiàn)出母親盡管身軀瘦弱,卻努力的挪動麻袋,往糧倉里存糧的身影。每每想起就會不由地讓我,肅然起敬而潸然淚下。我的母親雖沒有滿腹經(jīng)論,博古論今的文采,可她老人家卻教會了我們?nèi)绾巫鋈?,不向困難低頭,永不言棄的高貴品格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她雖沒有出眾的容顏,但在我們兒女的眼里卻是人性最光輝亮麗,是中華大地上千萬母親中最樸實無華,且慈祥仁愛和藹可親的。
糧倉旁是牲畜的棚圈。
草垛和土墻一承不變的還在原處。棚圈房頂?shù)膴A縫里儲藏著木叉、鐮刀、皮鞭和農(nóng)忙時耕作用的工具,由于長時間未使用,有的已經(jīng)變的破舊不堪。一把鐮刀一個故事,一把皮鞭同樣蘊藏著生活的點點滴滴。歲月無情我不能右右,可它把人摸不到聞不到的那種情,植入到了有聲有色的生活里。其中就包括一把犁一皮鞭。
寒冬臘月是羊群產(chǎn)羔高發(fā)期,每當這個時節(jié),父親和母親常常幾天幾夜都在羊圈為羊媽媽接生。遇到身體瘦弱的羊娃子,父親就用草筐子把它們接到書房的熱炕上,精心照料直至全愈。再到后來由于天氣寒冷,父親就在半開的羊圈房頂蒙上一層厚厚的塑料,做成暖圈。這樣就大大的提高了新生羔羊的成活率。
暖圈旁,是一個地窩子,那是父親當年挖的兔子窩。
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蹦蹦跳跳真可愛。一首朗朗上囗的兒歌再次將我的思想拉回到童年美好的時光里。小時候我特別喜歡養(yǎng)兔子,父親就從隔壁王叔家要來兩只小白兔,閑來無事的時候,我們就拔來新鮮草料來喂兔子。隨著兔群的壯大,父親就挖了地窩子,一來方便兔子打洞報窩,二來冬暖夏涼,還可以預(yù)防兔群傳染病。直到我高中畢業(yè)的那一年,一場山洪灌滿了兔子窩,至此我再也沒養(yǎng)過兔子,因為我不想再提些可憐的小動物。
春天,父親從田野里,采來初放的野菊花。妹妹扎在羊角小辮上,心里甭提有多高興啦。
夏天,父親從集市上賣回香甜可口的汽水,糖果和冰棍兒。一家人圍坐在廚房的燈光下唱歌跳舞,然后共進晚餐。傍晚時分,鄰居家的小伙伴在棚圈下掏麻雀。不小心抓到馬蜂窩,被一群馬蜂追的滿院子躥的情景歷歷在目。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盡管累。但爸爸依就為我們摘回,又大又圓又好吃的大西瓜。西瓜泡饃饃,就又成了我童年記憶里,樂不思暑的家鄉(xiāng)味道。
家鄉(xiāng)的冬天,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羊入圈了,牛進棚了。父親母親似乎比往常多了些休息時間。豐收喜悅之余,父親拉起心愛的二胡。為我們獨奏一曲《打靶歸來》悠揚的曲調(diào)穿過廚窗掠過莊院。把久違的喜悅之情,灑向封凍的原野大地。銀裝素裹的院落里。成了我們兄弟姐妹,堆雪人打雪仗的樂園。
慶幸的是,父母搬走后。老屋又搬來了新主人,繼續(xù)守護著我們曾經(jīng)的家園。 如今,事隔多年。有幸故地重游。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所經(jīng)歷的容顏、故土,漸行漸遠的人或事。任憑舊時的模樣留在記憶的某個角落。?
勤勞的家鄉(xiāng)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自己勤勞質(zhì)樸的雙手和誠實厚道的操守,堅守和改變著家鄉(xiāng)的舊貌。
一種昔我往矣,故土難離的情結(jié)再次涌上心頭。但我堅信無論家鄉(xiāng)的容顏如何改變。我的故事卻依然停留在,兒時曾經(jīng)生活過的這片熱土上。麥田依就,老屋依然。曾經(jīng)熟悉而又陌生的鄉(xiāng)間小路,帶動著我的思緒,讓我再次重獲童年的記憶。這種記憶似乎有根!卻無處可循!無從說起!最終又消失在深遠的記憶和光陰的故事里。
我愿意追隨童年的記憶。用雙手輕撫這里的每一寸土地和腳踩過的每一方綠草。更愿意讓自己的思緒毫無掩飾得游走與此。
因為這里有:
我的靈魂,我的世界。
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
更有鄉(xiāng)村獨有的安詳與寧靜。
雀仁,我的故鄉(xiāng)。
老屋,我的靈魂。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
無論我身處多遠的異地他鄉(xiāng)。
你在我的記憶中至死都不能抺去,
無論你追昔撫今多么久遠。
但在有聲有色的記憶里,
你像四季風(fēng)一樣掠過心頭,
樸實無華卻又真實存在。
更新于 05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