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唐人高考 寫詩最難

  年高考,總有人拿作文說事。今年最抓人眼球的是北京卷的命題作文,要求考生“以‘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不限文體?!?br>
  這是一道頗富詩意的考題,讓人立刻聯(lián)想到溫家寶總理的新詩《仰望星空》,但又要求考生不得寫詩。常言道,“言之精者為文,文之精者為詩”。詩歌這種最能抒發(fā)人性靈的文學體裁,在現(xiàn)代中國的教育體制里,已經(jīng)淪落到連“敲門磚”都不配了。

  由此想起以詩賦取士,詩人輩出、群星璀璨的大唐時代。那時的科舉考試,與現(xiàn)在的高考作文一樣,限制很多,束縛甚嚴,但那些戴著詩人桂冠的精英們,到底出手不凡,竟然寫出了史上最牛的高考“作文”,傳誦至今。

  唐代高考作文也是老八股

  唐代科舉考試與現(xiàn)今的高考一樣,都帶有很強的功利目的??忌斎皇菦_著高官厚祿而來,而朝廷每年開科取士,則是要籠絡天下讀書人,為皇家出力賣命。對這一點,唐太宗看得很明白。他在貞觀年間“盛開科舉”,考試科目在隋朝時的秀才、明經(jīng)、進士三科基礎上,又新增了明法、明書、明算(大約相當于現(xiàn)在的法學、書法、數(shù)學)三科,這六門功課,只要精通一門,有一技之長,就可以應試求官。國家擴大招生范圍,效果立竿見影,應試考生很快就由隋朝時的幾百人一下子增加到數(shù)千人。有一回高考期間,太宗皇帝登上端門,看見新進士從考場排著長隊魚貫而出,得意洋洋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你想啊,皇帝老兒設了個局,把天下讀書人盡攬懷中,能不偷著樂嗎?

  也有人看破了這把戲,編成順口溜說:“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當時是皇帝壟斷的家天下,讀書人除了應試中舉,沒有別的出路和選擇,而皇家用人,真才實學倒在其次,最要緊的是肯聽話,凡事忠順,會奉承主子。這種人怎么選拔?主考官就要在考試上下功夫。譬如考進士,有一場考試叫“帖經(jīng)”,考官隨意抽一本經(jīng)書(當時有九經(jīng),包括《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左傳》等在內(nèi),是必讀課本),隨便翻開一頁,遮得嚴嚴實實的,只露出一句話。在這句只有十個字左右的經(jīng)文里,再用紙條貼住三個字,讓考生填空。每次出十道填空題,至少填對五道,考試才算過關。這種簡單的填空游戲,顯然不在乎考生的真才實學,要的是他們對儒家經(jīng)典死記硬背的功夫。

  當然,唐朝社會上流行作詩,就如時下的流行歌曲,誰都會哼一兩句。當時官場上逢場作戲,飲酒宴會,都離不開詩。因此,這也是考生的必修課,反映到科舉上,還以進士考試為例,一共考三場,除了前面說的帖經(jīng),還有一場時事政治(當時叫時務策),而競爭最激烈、淘汰率最高的,就是詩賦這一場。

  如果說,帖經(jīng)填空,考的是死功夫;那么,吟詩作賦,就需要考生臨場發(fā)揮了。但是且慢,皇家規(guī)矩很多,絕不會讓你自由發(fā)揮。唐人寫詩,最喜歡洋洋灑灑不受限制的古風,其次是短小精悍的五七言絕句,限制稍多一些的律詩,也頗受歡迎。但到了考場上,這些時尚體式都用不著。現(xiàn)在的高考作文,一般要求800字;有唐一代的詩賦考試,字數(shù)上也有嚴格要求——六韻十二句,僅限五言,不多不少,總共六十個字。

  這種不倫不類的要求,后人稱為“帖括體式”,并總結(jié)出一套作文秘訣:“起聯(lián)點題;次聯(lián)寫題,意不用說盡;三四聯(lián)正寫,發(fā)揮明透;五聯(lián)題后推開,六聯(lián)收束”。這完全是后代八股文的祖師爺,可以想象,就如今天高考的命題作文一樣,在重重限制之下是難以出現(xiàn)好作品的。如果不按規(guī)矩來,詩寫得再好,考試也不及格。

  最牛高考生——祖詠

  唐玄宗開元年間,偏偏有這么一個讀書人,在進士考試時,毅然置個人功名于不顧,打破陳規(guī),寫出了一首絕妙好詩。

  這人就是祖詠。開元十二年,他在京都長安參加進士考試,打開卷子,作文題目是《終南望余雪》。祖詠略加思索,提筆寫了四句: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寫到這里,祖詠即擱筆交卷??脊賳査麨槭裁床话匆髮懲炅嵤?,祖詠回答說:“意盡矣?!币馑际钦f,詩意已經(jīng)表達完了,再寫就是畫蛇添足。兩聯(lián)四句,已把 《終南望余雪》的意蘊全部表達出來,字字珠璣,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詩寫得再好,但不合規(guī)矩,照例不予錄取的。所幸的是,祖詠畢竟生活在氣魄和風度包容一切的大唐盛世。他的應試詩雖然不合規(guī)矩,但仍以質(zhì)取勝,當時的主考官杜綰(一說與祖詠同榜進士),出身高門望族,喜愛祖詠的文才,并沒有因此而為難他,破格錄為進士。祖詠進士及第,后半生衣食無憂,樂得與王維、儲光義等人詩文唱和,優(yōu)游終老,成為盛唐一代光照千古的群星之一。

  千百年后,當時同科應試的進士們寫下的“合格”詩句,早已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唯有祖詠這膾炙人口的寥寥四句,傳誦至今。歷代評比詠雪詩,都尊“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為絕唱。清人王士禎在《漁洋詩話》中,把祖詠這首詩稱為詠雪的最佳作,獲此殊榮的,還有大詩人陶潛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以及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

  最牛高考作文:《湘靈鼓瑟》

  盛唐一代,詩人數(shù)不勝數(shù),但應試詩中除了祖詠《終南望余雪》一篇外,再沒有佳作傳世。究其原因,詩是人性情的真實流露,最需要自由發(fā)揮,受不得半點拘束,“帖括體式”對詩人的束縛太深,雖然有人為了功名而悉心揣摩,但盛唐詩人,大多心高氣傲,不愿低三下四,拿詩作“敲門磚”,寫這種不入流的東西。所以李白、杜甫這樣的大詩人,天縱英才,到死也沒能靠手中的詩筆,在考場上混個出身,撈個一官半職。

  此后,文學界經(jīng)不起官場誘惑,風氣越來越壞。讀書人的才氣、格調(diào)和風骨漸衰,去盛唐一代漸遠,靠寫詩博取功名的人也越來越多。清代有個叫沈德潛的人,編了一本《唐詩別裁集》,里面選了一批試帖詩,約三十來首,沒有一首是盛唐人所作。其中最好的一首,當推大歷十才子之一錢起寫的《湘靈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徒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diào)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中國人愛攀比,現(xiàn)代人老愛排“富豪榜”、“高考狀元榜”,一年發(fā)布一次,這是沿習老祖宗的傳統(tǒng)。唐代大歷年間,也有一個“十才子榜”,排頭的就是錢起?,F(xiàn)在沒有人知道這“十才子榜”是怎么排的,但從錢起的個人履歷和出名過程來看,《湘靈鼓瑟》這篇高考命題作文起了重要作用。

  天寶十年,大唐盛世已經(jīng)接近尾聲,錢起參加進士考試,當年的作文題目是“湘靈鼓瑟”,出處和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很相似——“仰望星空”出自總理的新詩,而“湘靈鼓瑟”出自前輩詩人屈原的《遠游》篇:“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笨磥恚瑥拿嗽娮髦袑ふ页鲱}的靈感,也是高考命題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

  高考生錢起這篇作文到底牛在哪里?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結(jié)尾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余音繞梁,韻味無窮。

  錢起這兩句詩,在交卷時就得到主考官李暐(wěi)的擊節(jié)嘆賞,以為“必有神助”。當場就錄取了他,而且名次很高。錢起一舉成名,后來官至尚書考功郎中,主持全國高考事務。

  嘆賞這兩句詩的,不獨是李暐大人。一千多年后,美學家朱光潛先生還寫文章稱贊“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推尊為詩美的極致,并從哲學高度剖析說:

  我愛這兩句詩,多少是因為它對于我啟示了一種哲學的意蘊?!扒K人不見”所表現(xiàn)的是消逝,“江上數(shù)峰青”所表現(xiàn)的是永恒??蓯鄣臉仿暫妥鄻氛唠m然消逝了,而青山卻巍然如舊,永遠可以讓我們把心情寄托在它上面。……不僅如此,人和曲果真消逝了么;這一曲纏綿悱惻的音樂沒有驚動山靈?它沒有傳出江上青峰的嫵媚和嚴肅?它沒有深深地印在這嫵媚和嚴肅里面?反正青山和湘靈的瑟聲已發(fā)生這么一回因緣,青山永在,瑟聲和鼓瑟的人也就永在了。

  這段評論惹惱了大文豪魯迅先生,他看了朱先生的文章,很不服氣,撰文批評朱先生尊崇太過,犯了尋章摘句,以點代面,以偏概全的錯誤。他認為,《湘靈鼓瑟》不過是一篇高考作文,詩人上京求取功名,首先要防落第,結(jié)尾兩句的圓轉(zhuǎn)活脫,無關藝術(shù),完全是為了切題的需要:

  一看題目,便明白“曲終”者結(jié)“鼓瑟”,“人不見”者點“靈”字,“江上數(shù)峰青”者做“湘”字,全篇雖不失為唐人的好試帖,但末兩句也并不怎么神奇了。

  文人們的筆墨官司永遠也斷不清,打不完。魯迅與朱光潛的筆戰(zhàn)且不論,一篇命題作文,千余年后還能勾起這些大師們的激賞與批評,不能不說它的文字魅力與時空穿透力,的確有過人之處。我們推它為“史上最牛高考作文”,應該不算過分吧!

  得益于這篇“高考作文”,錢起不但仕途上一帆風順,在詩壇也聲名鵲起。當時就有人編了一個段子,給這位詩壇盟主和他的兩句“成名作”,鍍上一層神秘色彩。段子應該不止一個版本,其中一個是這樣說的:

  錢起在前往長安趕考的路上,夜宿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旅館,聽得有人在院子里吟詩,走來走去老吟著“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兩句。錢起出來到院子里一看,沒有人,覺得很奇怪,就把這兩句詩牢牢記在心里??荚嚂r,試題是《湘靈鼓瑟》。錢起就用這兩句詩結(jié)尾,一鳴驚人。

  編《唐詩別裁集》的沈德潛老先生比較厚道。他注意到了這個段子,很替錢起抱不平,認為是有人惡意造謠,中傷詩人。為此,他特意在集子中注了一筆,“落句固好,然亦詩人意中所有。謂得自鬼語,蓋謗之耳?!币馑际钦f,這兩句詩是錢起自己想出來的,編一個說鬼話的段子是對詩人的誹謗。

  現(xiàn)在沒有人能夠查清段子的始作俑者了。也有人說是錢起本人,出于炒作的需要,自編自導了這個神話傳說。近代著名詩人聞一多就持這個觀點,他在宣講唐詩時批評錢起“造作神話加以渲染”,目的是獵取名聲。如果真是這樣,錢起這番炒作相當成功,最后穩(wěn)穩(wěn)地坐上了大歷才子排行榜的頭把交椅。

  參考資料:沈德潛編《唐詩別裁集》;聞一多著《唐詩雜論》;魯迅著《且介亭雜文二集》

 

來源:《文史參考》

 

(責任編輯:張淑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這三首經(jīng)典詩歌,皆是出自唐朝“高考”,首首堪稱千古絕唱
這篇唐代“高考滿分作文”,憑什么成為千古傳誦的經(jīng)典?
古今最牛的一篇“高考命題作文”,問世1272年,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色魔”白居易
唐朝考場中最佳作品,因為寫得太好,被后世認為神靈相助
錢起——我給歷史留下了最佳的高考作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