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是一個實踐工作,需要動手,動手,動手!能動手就別吵吵!!
——吉大秋果
在我沒開發(fā)寫作課之前,很多同學跟我抱怨缺乏寫作的知識,感覺不會寫。所以女教授苦苦研究六年,開發(fā)了一套論文寫作課程。上課效果老好了,學生們聽得可認真了,結(jié)合實際例子,同學們表示大概明白寫論文是怎么回事了??墒?,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又來跟我抱怨,老師,我怎么聽完寫作課還是不會寫呢?
通常我會跟孩子們打個比方,寫作跟學習開車很像,你得考理論課吧,你還得上路面考操作吧。這就說明,你光學習理論不實際操作是不行的,而且即便是考下來駕照的人,沒開上個3萬公里的里程也是個“馬路殺手”。這說明開車:1.是一個實踐工作,必須上手;2.是一個熟練工種,開得越多越熟練。女教授駕齡12年,路面駕駛經(jīng)歷超過12萬公里,現(xiàn)在幾乎什么路面都能駕馭,什么情況都能開,東北零下三十度根本不用雪地胎,這說明什么?熟練……
同理,寫論文是這樣,你光聽我上課講得熱鬧,你也覺得收獲很大,要知道知易行難,你聽完了不是馬上就會了,就能上手寫出好東西,這是不可能的。你需要在日常寫作實踐中檢驗、體會、理解和升華你上課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沒有寫作經(jīng)歷和長時間的寫作訓練,光知道一些寫作的技巧是沒有任何用處的。而且,你沒有寫作經(jīng)驗,我上課給你講的再明白,你覺得你聽的再明白,沒有實踐的檢驗,其實你的收獲也不會太大。
其實我也不愿意給沒有寫作經(jīng)驗的學生講論文寫作,我上課的時候經(jīng)常感覺很絕望。因為如果是有寫作經(jīng)驗的學生聽課,我在舉例子的時候他們會心領(lǐng)神會很快知道我說的是什么,比如什么是問題,問題意識。沒有寫作經(jīng)驗的同學雖然表面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實際上其實領(lǐng)會不上去,比如我說,論文寫作的文體是議論文,他的基本思路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分析文體的時候是一種論證思路,論證就要遵循一定的邏輯論證思路,這個思路與理論的關(guān)系……這些對于沒寫過東西的同學來講簡直是天書,我講得費勁,他們聽得也費勁。所以我不愿意給沒有寫作經(jīng)歷的學生講論文寫作。
反過來,從同學的角度來說,了解一些寫作的必備知識是必要的,但是寫作這個活兒真是得上手,用一句東北話,能動手別吵吵。很多同學之所以寫不出小論文,寫不出大論文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動手,他們企圖通過老師上課就能解決他們不會寫論文的問題,卻忘了,這是一門實踐的學問。然后不少同學還因為寫不出論文變得抑郁,問題是,你動手了嗎?你以為上個學,讀個博士就只需要帶個腦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