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一種飛行的哺乳動物。同時在蝙蝠的身上,科學(xué)家找到了多達(dá)4000余種的病毒,其中不乏有埃博拉病毒,尼帕病毒這和馬爾堡病毒樣的超級病毒。
蝙蝠身上的免疫系統(tǒng)很特別,這使它可以同時攜帶超多病毒卻又不會被感染。蝙蝠特殊的身體構(gòu)造使他比同大小的哺乳動物有更長的壽命,但這對其他物種來說卻是災(zāi)難。體溫達(dá)40攝氏度又是飛行動物,蝙蝠將病毒快速的傳播到各個地方。
那么,既然蝙蝠這么危險又頻頻危害人類,我們?yōu)楹尾粚⑺鼈兿麥缒兀渴紫?,蝙蝠是生物世界食物鏈中的一種生物。眾所周知,為了平衡生態(tài)系統(tǒng),不打破食物鏈的常態(tài),我們不可以輕易的對某一物種進(jìn)行撲殺。
其次,蝙蝠遍布全球各地。除了地球兩極和海洋中的個別島嶼沒有蝙蝠,其余的大洲,無論是炎熱的沙漠還是熱帶雨林,我們都能看到蝙蝠的影子。數(shù)量之龐大,分布之廣泛,這些都使得人類撲殺它們的難度節(jié)節(jié)升高。
在蝙蝠聚集的蝙蝠洞里,病毒的濃度高到可以通過空氣直接傳播。一旦進(jìn)入蝙蝠洞,我們就極有可能被病毒感染,因此這也是蝙蝠一直以來都很難處理的原因之一。但從另一個方面看,蝙蝠沒有被消滅也是因為它們有存在的必要。
在防止害蟲方面,蝙蝠是專吃夜行昆蟲的捕食者。在植物的“傳宗接代”方面,蝙蝠可以幫助植物傳粉,也是種子的傳播者。當(dāng)森林被大火燒毀后,蝙蝠還能幫忙重建森林。這些林林總總的原因,也體現(xiàn)了蝙蝠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綜合多方面考慮,我們只能對蝙蝠進(jìn)行防治同時禁止人類吃食野味,但不能直接消滅蝙蝠。對于人類不直接消滅攜帶超多病毒的事,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