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如今的美國和加拿大是相當友好的鄰國,兩國同文同種,擁有著漫長的、不設防的邊境線。在美國的卵翼之下,加拿大甚至連軍隊都不怎么需要,整個國家的安全,都交予強大的美軍的來掌管。在美國成長為世界第一強國之前,美加兩國的關系曾十分惡劣,甚至多次釀成兵戎相見的慘劇。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美國的實力都遠強于加拿大,人口是加拿大的十倍,軍隊實力更是完爆加拿大。面對加拿大豐富的水、礦產以及能源等資源,侵略成性的美國為何不將之吞并?
自美國革命發(fā)動以來,位居于北方的加拿大便是懸在新生美國頭頂?shù)摹斑_摩克利斯之劍”。相比于美國人,加拿大對宗主國——英國更加忠誠。在歷次英美戰(zhàn)爭中,加拿大都好不猶豫地站在了英國一邊。
為了拔除加拿大這顆硬釘子,美國曾兩次大規(guī)模入侵加拿大。首先是在1775 年11月,美軍組織了一次針對加拿大的軍事遠征,試圖攻占重鎮(zhèn)——蒙特利爾城。誰知加拿大人早有準備,在一個雪夜中設下埋伏,大敗美軍,殲敵100多人,并俘獲了400人。在得知英國援兵到來后,美軍被迫撤回了本土。
數(shù)十年后,美國再次燃起對加拿大領土野心。1812年,美軍發(fā)動第二次英美戰(zhàn)爭,并大舉入侵加拿大。戰(zhàn)爭過程中,美軍四線作戰(zhàn)。西部戰(zhàn)場集中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間的尼亞加拉河一線,以及圣勞倫斯河和尚普蘭湖地區(qū),這是1812 年美軍進攻的重點。如果美軍直撲圣勞倫斯河防線,占領蒙特利爾和魁北克城,那么英軍的補給線就會被切斷,加拿大西部地區(qū)就無法堅守。
但是美軍很愚蠢地把軍事行動集中在西線,西線戰(zhàn)事以美國的完敗告終。在戰(zhàn)斗中,加拿大人遂英國人長驅直入,直接攻占了美國首都——華盛頓,并焚燒了美國的總統(tǒng)府。戰(zhàn)后,美國用白色油漆掩蓋住了燒黑的墻壁,而這也就是白宮的由來。這次戰(zhàn)爭不僅沒有讓美國占領加拿大,反而成了美國的國恥。
雖然屢戰(zhàn)屢敗,但是美國一直沒有放棄吞并加拿大,一方面是為了該國豐富的資源和廣袤的國土,另一方面是為了徹底消除英國對美國的野心和威脅。在20世紀初,美國總統(tǒng)西奧多·羅斯福就曾揚言:
“我希望在我60 歲以前看到英國的旗幟在北美地圖上消失”。
在很多人看來,羅斯福的發(fā)言無異于一句瘋話。然而實際上,美國軍方一直在暗中制定計劃,準備在未來可能發(fā)生的英美戰(zhàn)爭中,先發(fā)制人地占領加拿大。
20 世紀30 年代,美軍為入侵加拿大而制定了一份稱為《聯(lián)合陸海軍基本戰(zhàn)爭計劃——紅色方案》(又稱紅色計劃)的94 頁詳細文件,計劃發(fā)動突然襲擊以奪取哈利法克斯港,切斷加拿大與英國的聯(lián)盟關系。
美國陸軍擬從三個方向入侵加拿大,攻占加國在邊境的工業(yè)重鎮(zhèn)。與此同時,美國海軍將占領大湖區(qū)并封鎖加拿大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港口。計劃的制定者用大號字體陳述美國入侵計劃的最終目標:“最終完全控制加拿大。”
對于美國人的險惡用心,世界上知曉的人并不多。直到1974年,紅色方案解密,美國針對加拿大陰謀才公之于眾,一時間加拿大舉國嘩然。
美國陰險毒辣,但是加拿大人也不是什么傻白甜。對于南方野心勃勃的鄰居,加拿大人又如何會不警覺?實際早在美國制定紅色方案前,加拿大就已經制定了聯(lián)合英國,入侵美國的計劃。
加拿大計劃制定于1921年,制定者是加拿大軍事行動和情報活動的領導者、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英雄人物巴斯特·布朗。布朗制定的“1 號防御方案”,要求加拿大士兵入侵美國,首次入侵就要獲得奧爾巴尼、明尼阿波利斯、西雅圖、蒙大拿州,然后再尋求在更大范圍內擴展領地。
至于戰(zhàn)爭結果如何,加拿大心理學教授、《與入侵者為鄰:美國針對加拿大的軍事準備》一書的作者弗勞·魯?shù)旅黝A測認為,最壞的結局可能是加拿大被美國阻擊然后撤退,在撤退過程中可以炸毀美國的橋梁和搗毀鐵路來減緩美國的攻勢,而且英國最終會幫助加拿大改變戰(zhàn)爭局勢。
這個計劃看起來異想天開,但絕非沒有實踐性。1921年時,美國的實力還沒有現(xiàn)在這么強,在打仗方面,年輕的美軍還是要略遜英軍一籌。而作為英軍的一部分,加拿大軍隊早在一戰(zhàn)時就證明了自己的驍勇善戰(zhàn)。以加拿大為基地發(fā)動英美戰(zhàn)爭,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當加拿大的軍事計劃解密后,也同樣嚇了美國人一身冷汗。不過美國人還是相當務實的,當他們發(fā)現(xiàn)加拿大人不好惹后,立即調轉槍頭,向墨西哥、巴拿馬、格林納達、危地馬拉等“軟柿子”身上開刀。二戰(zhàn)后,英國實力大減,不再對美國產生威脅。而加拿大也見風使舵,投入美國的懷抱,而美國和加拿大便再也不存在戰(zhàn)爭的可能。
總之,美國之所以不吞并加拿大,首先就是因為加拿大人非常能打,而且還有英國的支持。但是二戰(zhàn)后,英國實力大減,而國家的強大與否,已經不再取決于領土的大小。因此,美國便順水推舟,取消了吞并加拿大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