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你是否想吃點冰冰爽爽的東西來降溫?小編為大家奉上幾款具有清熱解暑功效的飲食,益身心、防上火,讓您輕松過上清涼一夏!
上海的冷餛飩絕對是幾代上海人心目中無可取代的極端美味,夏天的時候一份加了各色豐富調料的冷餛飩,絕對是上海人夏天里的必吃款。可選用速凍的成品,但自己包的大餛飩更好吃。
做法:
1.將餛飩在淡鹽開水中煮熟撈起,入冷開水中浸泡一下,撈出瀝干放涼,盡量分開不要粘連。
2.花生醬用少量冷開水調勻,一直調到呈醬汁狀。
3.在調勻的花生醬中分別加入香醋、芝麻油、醬油、白芝麻,調勻,冷餛飩的醬汁就做好了。
4.準備一些熟的雞胸脯肉絲和火腿絲,這一步可作為選項,可以不加,或根據(jù)自己的喜歡做加減。
5.冷餛飩上放少許雞絲和火腿絲,淋上調好的醬汁,就可以享用了。
在上海,沒有冷面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對上海人來說,入了夏,就意味著冷面季節(jié)的開啟?,F(xiàn)吃現(xiàn)拌的調料,以及誘人的花色澆頭——簡單、方便、不貴、清爽,是上海冷面最打動味蕾的地方。
做法:
1.面條蒸10分鐘,挑散。水煮開,加少許鹽,將面條煮熟,撈出瀝干,用電風扇吹散熱冷卻,挑散后拌入適量的熟油。
2.雞肉或里脊切絲,用少許料酒,油,鹽和淀粉上漿。蔥姜爆香,煸炒雞絲去生,撈出待用。
3.豆芽去尾,或頭尾盡去(或茭白切絲).青椒切絲。起油鍋,翻炒青椒絲,再倒入豆芽(或茭白)和雞絲,稍加翻炒,調味后立即起鍋。
4.將花生醬加入等量的溫水,攪拌至光滑均勻。
5.將面條碼入盤,碼上三絲,舀一勺花生醬,淋香醋和麻油,喜歡辣的可加少許辣油,拌勻即可。
光明牌冰磚是很多上海人在伏天的渴望,冰磚用蠟紙包著,裝在一個藍色的盒子里。從1950年出產(chǎn)到現(xiàn)在,幾十年過去,依然深受大家的喜歡。
做法:
1.蛋黃加入白砂糖攪打至發(fā)白,加入牛奶中攪勻,煮沸幾秒。
2.冷卻后放冰箱冷藏1個小時備用。
3.淡奶油加香草精打發(fā)后加入冷藏好的蛋奶液,攪打至蓬松狀態(tài)。
4.倒入鋪好油紙的方形容器中,放冰箱冷凍至硬即可。
鹽水棒冰,一種上海人解暑的夏日棒冰。由鹽,糖,淀粉,水組成。對夏天流汗過多的人來說,鹽水冰棒是一個好選擇,可以補充體內缺失的鹽份。
做法:
1.在開水里放入鹽,讓水有點咸味。
2.水溫熱的時候放入一點淀粉。
3.淀粉在水中攪勻,再放入少許蜂蜜,擠入一點檸檬汁攪拌均勻。
4.把液體倒入模具里蓋上蓋子放入冰箱冷凍三個小時即可。
冰鎮(zhèn)綠豆湯,上海人鐘愛的夏日美食。其具有清熱解毒、安神潤肺的功效,是炎炎夏日的居家必備之品。
做法:
1.先把綠豆洗凈,在清水里泡半小時以上,再逼出泡過的水,加入清水用大火熬,開鍋后加入適量冰糖,(喜甜的可以多放點)。
2.熬一段時間會,綠豆開始脫殼,用勺子打撈出來。
3.調中火繼續(xù)熬,喜歡吃翻沙多點的可以熬久一些,熬好晾冷后放入冰箱,一小時后就可以品嘗清熱去火的冰鎮(zhèn)綠豆湯了!
想要清涼解暑熱,又不涼了脾胃,就熬冬瓜茶。冬瓜性微寒,如果身體實熱,有煩躁不安、口舌生瘡、尿黃等癥狀,可以直接喝冬瓜汁,消熱毒的效果很好。
做法:
1.備好冬瓜1500g、桂圓干100g、紅糖500g。
2.冬瓜外皮洗干凈,切成小塊;冬瓜皮和冬瓜籽全部都要保留。
3.用紅糖拌勻冬瓜,靜置30分鐘,冬瓜會自然出水;加入桂圓干,一起煮。
4.大火煮開,轉小火煮2個小時(用普通天然氣爐,最小火。煮到冬瓜變咖啡色透明狀。)
5.放涼之后,過濾。用紗布把冬瓜渣里的水都擰出來,裝瓶。一定要盡可能榨干,精華都在那里面了。
6.每次喝的時候取上幾勺的冬瓜茶濃縮汁,白開水稀釋,喜歡的還可以加冰塊稀釋。
注意:
最好用鑄鐵鍋,密封性和鎖水性都更好些,煮兩個小時基本水量也沒有少多少,如果用的是普通鍋可以根據(jù)情況減少時間,自己靈活一下。要的是濃縮汁,所以不用加水。煮的火不要大,只要保持在'咕嘟咕嘟’的狀態(tài)就好了,慢熬。
桂花酸梅湯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小吃。酸甜可口既有酸梅湯的酸甜又有桂花的甜香,清熱解暑,是夏日必備的飲料。
做法:
1.從藥店或者干貨市場買回干烏梅和山楂,先加水泡開。
2.桂花、甘草和泡開的烏梅和山楂用紗布包起來。
3.在大鍋里注滿水,放入紗布包,大火燒開。
4.煮沸后,加入適量的冰糖或者紅糖。
5.小火熬煮2-3小時,在水大約被熬去一半的時候,酸梅湯也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