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什么樣條件的普洱茶,才有收藏的潛力,才值得收藏呢?大家都知道,50年代的紅印茶,80年代的88青餅,時至今日,它們的品飲口感和滋味任然是無比的迷人,這就是配方老茶的魅力之所在,價格昂貴之所在。當然,它們還有稀缺性的因素在里面。從品飲和投資的角度上看,其價值都得到了廣大茶友一致的認同。今天,有很多的茶友都有邊收藏,邊品飲的興趣愛好。那么,什么樣的茶餅具有收藏潛力?需要注意哪幾方面的要素呢?
第一,關于原料的選擇。茶餅建議原料采用按一芯兩葉的標準采摘,四到七級為最好。如果茶餅是要作為傳世之作來收藏的話,建議鮮葉原料上帶一定比例的茶梗會更好些。就像我們所熟知的印級茶、號級茶,其里面含有一定比例的茶梗。茶梗起到支架的作用,適當?shù)匚账趾屯鲁鏊郑瑢ζ斩栝L期存放的后期發(fā)酵起到功不可沒的作用。反而如果是級別很高(用綠茶的評審標準,茶芽越多越高級),茶芽越多,茶葉的新鮮度和爽口度就越好。這種茶品,新茶的價格反而越高昂。但是收藏后,同樣的時間年份來存放,它的滋味越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走下坡路,如耐泡度和茶氣會逐漸減弱。
如今很多剛入門的茶友們,親自去原料產(chǎn)區(qū),讓當?shù)氐牟柁r(nóng)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品飲風格,按照現(xiàn)代改良后的工藝去定制普洱茶,這種茶不適合長期存放。因為工藝經(jīng)過改良,習慣喝綠茶的朋友,由于思維定式,會習慣性地追求鮮爽的滋味,追求不苦不澀的口感,在工藝上讓茶農(nóng)師傅們輕揉,來制作出條索完整漂亮,滋味不苦不澀的茶餅。這種茶餅越是存放下去,越是會淡而無味,沒有收藏價值,不值得收藏,會浪費茶友們的時間和金錢,是收藏大忌。
第二,關于口感上的澀味和苦味的選擇。普洱茶在新茶的時候,濃強度要高普遍具有苦澀感。級別比較低的,所謂級別比較低,是原料級別在四到七級之間,會帶有苦澀感。但是,要看是什么樣的澀,澀能生津,茶湯喝到口腔里,要是能在5秒內(nèi)消失,并轉化成生津,澀感不會長期停留在口腔里,這種澀是不用擔心的;苦,如果在口腔里在幾秒內(nèi)如果能轉化成回甘,這種苦也是不用擔心的。以上兩種苦和澀的情況,是不用擔心,它使滋味更為豐富,口感更有層次感,反而是好的。我們擔心的是,澀味長期留存在口腔內(nèi)而不散失,舌尖感覺很粗,很澀。這種澀是屬于茶葉季節(jié)性的澀,像雨水茶的澀,也就是所謂的夏茶的澀。還有一種澀是工藝的缺陷造成的,這兩種澀是始終無法轉化的,一直會留存于口腔內(nèi)。
苦,也分兩種,一種會轉化,一種不會轉化。一種是由茶葉品種自帶的,會長時間停留在在舌尖而不消散。另一種是會轉化的苦,能在短時間內(nèi)轉化成回甘,這種苦也是不必擔心的。新茶苦澀感強,但會轉化成生津和回甘的,這種茶餅極具收藏潛質(zhì),像高度純糧酒一樣,越老越香。例如88青餅,在2002年推向市場的時候,當時還略帶苦澀感,雖然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10幾年的陳放,但是苦澀感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那種苦澀感可以很快轉化成生津和回甘的感覺而消失,而且持久。一經(jīng)上市,就備受廣泛茶友的喜愛和追捧。假設88青餅在新茶的時候,不苦不澀,到今天經(jīng)過30多年的存放,就會變得淡而無味,不會像今天一樣這么濃烈厚重,它以后必定會變成更好的一種印級茶和號級茶的品質(zhì)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