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筆者將從十多年的房地產(chǎn)行業(yè)從業(yè)過程中,親身經(jīng)歷和認知到的,真正從買房這件事上,總是賺不到錢,或者沒有享受到時代的紅利的群體,都有什么思維特征和邏輯特點,和各位讀者朋友進行分享。
當然因為立場背景和每個人不同的心態(tài)等等多方面的問題,任何文章都不可能顧及所有人,不可能滿足所有人,不管這篇文章是否會戳到痛點或者是情緒滿滿。
請自行對號入座。
@樓面 感謝深圳樓面提供的行文創(chuàng)意。
本文為系列文章第二篇,這篇寫賺不到錢的窮人思維、邏輯和行為。
無論對于本文是贊同還是怒斥,留個言,發(fā)個聲,既是對筆者辛苦寫作的認可,也證明一下自己有耐心看點有深度的樓市內(nèi)容。
畢竟,浮躁自大,是這個時代的精神特征。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溫馨提示:
-本文不含任何廣告和引導,請放心閱讀,如有幫助,歡迎收藏、分享和點贊。
-本文除標明引用部分,均為本人原創(chuàng),謝絕斷章取義無腦摘抄和偽原創(chuàng)搬運,轉(zhuǎn)載復制請注明原文出處,本文首發(fā)頭條號。
PS:寫不出來要搬運我也攔不住,至少帶個我的ID我就不計較。
-本文引用圖片和部分文字,會規(guī)范使用“引用標注”并注明出處,如有版權(quán)爭議,第一時間處理。
尊重原創(chuàng)版權(quán),從自己做起。
-熊貓貝貝原創(chuàng)文章,內(nèi)容僅供交流參考,不構(gòu)成投資或其他建議。
分享讓生活更加美好,希望本人的文章能帶給大家?guī)椭?/p>
假如本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本人會及時加以改正。一個小小的點贊動作就是最大的動力。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貪小便宜吃大虧”這句話
絕對是每一個中國人從小到大,耳熟能詳,甚至都到了爛大街的道理了。
足見這句話的適用性有多廣泛,畢竟,流傳最廣的,才是最經(jīng)典的,這就是大道至簡的意思。
作為一種被廣泛傳播和認可的理念,其實背后映射出來的,就是人天性愛貪小便宜的本質(zhì)。
而“貪小便宜”這種特征,往往在關(guān)鍵的人生階段中,會起到難以想象的巨大影響,畢竟“吃大虧”是果,“貪小便宜”是因。
特別是在買房這件事上面,還得加上中國民間的一句俚語:“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往往小便宜這樣的利益,都是集中在交易終端和流通環(huán)節(jié)上面,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利用人愛占小便宜的天性,進行營銷,比如買房送家電,成交有折扣……
還有一種,就屬于交易環(huán)節(jié)中的牟利腐敗了,比如去買房子,售樓員或者中介巧立名目收取的“茶水費”這樣的套路。
小便宜是營銷利器,也是掛在毛驢頭上的那根一直追不到的胡蘿卜,最容易讓人形成視覺盲區(qū),看不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和產(chǎn)品的一些缺陷。
但是這種“小便宜”營銷,屢試不爽,中招的,基本上都是窮人。
房地產(chǎn)行業(yè),不論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樓市,伴隨著中國房地產(chǎn)行業(yè)在過去十幾年的風口,匯聚了中國所有主流的營銷人才和營銷套路,俗話說的好,賣肉的手上油水最多,豐厚的過程傭金,更是助長了各種牟利套路的滋生。
就算不是房地產(chǎn),哪個行業(yè)沒有這種現(xiàn)象?
筆者親眼見過這么一個案例:
有兩個人A和B到售樓部買房,售樓員報價15000元的單價,不過同時給這兩個人都暗示,售樓員手上有1個點的優(yōu)惠,不過要給茶水費,當然也不白要茶水費,給了錢,還能幫客戶提前鎖定房源和提前辦理一些手續(xù)。
這個時候,A/B兩個人,做出了完全不一樣的選擇。
A給售樓員說,這樣,茶水費好說,你安排一下我直接見見你們管事的領(lǐng)導,我和他談談價格,交個朋友,放心,該給你的,一樣給,你是我朋友。
售樓員就安排A和領(lǐng)導單獨聊了聊,A也很信用的私下給了售樓茶水費,但是售樓員發(fā)現(xiàn),最后領(lǐng)導給A的銷售價格,竟然還多減了兩個點。(這個大家都懂吧,就不多加深入了)。
A花了小錢,換了大折扣,選了心滿意足的好房源,辦理各種手續(xù)還一路順暢。
但是B不一樣了,感覺售樓員這是明擺著索賄,但是又貪那個1%的折扣,于是就磨磨唧唧和售樓員商量茶水費能不能少一點, 售樓員多現(xiàn)實啊,一看這樣,就對這個客戶不太上心了。
正好又趕上銷售旺季,等B還在糾結(jié)茶水費的時候,房子賣光了不說,一套房子的總價還漲了幾萬元,說B后悔都是輕的,但是B把怨恨都推到售樓員身上:要不是她貪得無厭,我早就買了這個房子了!
這個案例是不是很真實?
再說一次那句話:你難道要苛求賣豬肉的人,手上一點油都不能沾?
當然這并不是提倡營銷腐敗,但是這是人性,只要有人的地方,只要有交易的地方,這樣的現(xiàn)象就和吃飯喝水一樣。
誰見過家里開醬油店的吃醬油還用給錢的?
當然小便宜這個事情上面,在買房這件事上面,實在是太常見了。
記住,你買房,最重要的是那套價格不菲的房子,而不是什么在乎什么為了讓你買房的各種“贈送”,更不是交易流通環(huán)節(jié)中的那些“茶水費”,太在意小便宜的人,不適合做不便宜的大生意和買不便宜的房子。
如果你貪小便宜,就會在大物件上面吃虧,小便宜的便宜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如果你會用小便宜,就能驅(qū)使很多人,幫你解決大問題。
從古至今,各行各業(yè),莫不如此。
就說最簡單的網(wǎng)游,花錢和不花錢的待遇都是天上地下,游戲體驗甚至可以拉大到完全兩個不同游戲的感受。(就像某大廠的客服,不花錢永遠都是自動語音,花錢了才是人工服務)。
買房這么大的事情上面,就看你是貪,還是用?
貪的就是窮,用的就是富,就這么簡單。
賣房子的,不一定買得起房子,你要讓人家真心為你服務,用好賣房人的信息資源和權(quán)力,小便宜最合適。這個有做過生意的都懂。
“小便宜”其實是人的天性,關(guān)鍵是,你是用“小便宜”去解決大問題,還是“貪小便宜,吃大虧”?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買房子是中國絕大部分個人和家庭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投資決策,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在所難免。
伴隨著中國房價高速膨脹的過去十幾年歷程,給中國的房產(chǎn)作為房子的使用價值上面附加了濃厚的資產(chǎn)價值屬性。
這就讓很多人在買房這件事上面的要求,出現(xiàn)了誤差心態(tài):房子要環(huán)境好,配套好,學區(qū)好,戶型好,還要能保值增值……
總之,買房子一定追求完美,有一點點缺陷就寧愿不買,也要不斷尋找心目中的完美產(chǎn)品。
有完美的房子嗎?有,但是也是最貴的。
這就是經(jīng)濟學最靠譜的定律:價值度越飽和的資產(chǎn),價格越高。
差一點的看不上,好的又無力承擔,進而憤憤不平咒天罵地,這樣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會少。而且基數(shù)龐大。
所以樓市中,始終是窮人思維多。
那蛇皮袋也能裝東西,奢侈品手提袋也能裝東西,為什么收入一般的人不會覺得奢侈品價格高是不合理的呢?
買房的人,是不知道和自己一起買房的群體情況的,大概率是不知道的,那同樣的房價,對于不同群體的接受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追求完美沒有錯,但是要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優(yōu)中選優(yōu),是最合適的。
求而不得,因愛生恨,那就過了,過了就錯了,所以叫過錯。
往往追求完美的買房人,都是窮苦剛需群體,在追逐完美的過程中,實力支撐不了追求和理想,是最痛苦的,個人和家庭的財富增長速度,又跟不上房價漲幅,等到領(lǐng)悟到這點,再回頭去看的時候,無非就兩種結(jié)果:一種是原來看不上的房子,現(xiàn)在高攀不上;另一種,就是隨著房價的變化,心目中完美的房子早已高不可攀或者永遠不存在。
@樓面 有篇文章里面說的很好,在這里引用對比一下:
大多數(shù)富人在買房炒房這件事上,頗有一種“渣男心態(tài)”,是個女的就行,買了這個想那個。
用好聽的詞來形容,叫包容度高。
用更唬人的詞來形容叫富人遵循“不完美邏輯”。
凡事無完美,差不多就行,他看上了一點優(yōu)點就會下手買,看到了其中一個心動的地方,就會買,多買、不停的買,這樣的邏輯不自然的推動了走勢,導致了他名下的房產(chǎn)也在不斷的升值,賣掉一些再買,反反復復。
炒房富的人和房價之間,是一個看似主動卻被動的關(guān)系。
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東西。
買房這件事不能只看表面,就像一個都是公務員和企業(yè)高管的小區(qū),收入決定房產(chǎn)的背景,普通白領(lǐng)和打工階層非要去追求這樣的房產(chǎn)。那和工薪階層追逐奢侈品的病態(tài)心理,有什么區(qū)別?
“追求完美”和“盲眼對比”,是典型的樓市“窮人思維”。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在任何市場的快速發(fā)展周期中,必然伴隨著“泡沫”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也就是價格出現(xiàn)跳躍性增長或者脫離購買力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這是非常正常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而伴隨這種現(xiàn)象,就會出現(xiàn)兩種對立陣營:看多派和看少派。
有句話我非常喜歡:理性或許是正確的,但是感性往往才能成功。
在兩個對立陣營中,現(xiàn)實情況下,能在一個商品周期能掙到第一桶金的,往往都是富人,或者說,是借助這波行情致富的人。
而窮人,并不是智商不夠,而是太過理性和保守。
或許有人會說,在看到有人掙到錢了,轉(zhuǎn)換立場,拔旗易幟,轉(zhuǎn)向看多派,不也是可以的嗎?總是有人先去趟雷不是很好嗎?
我相信這是大部分人的正常邏輯,而正是這樣的邏輯,導致了社會的2/8定律的現(xiàn)象。
你們見過有當叛徒漢奸投敵的人,會有好下場嗎?
其實機遇,在選擇陣營的那一瞬間,就決定了財富分配結(jié)果。
其實如果在買房這件事上太過猶豫或者舉棋不定的心態(tài)太重,當然這也是很多人的現(xiàn)實情況,如果不想被這種“窮人心態(tài)”所影響,我個人建議被這樣心態(tài)困擾的人,花點小錢(視個人情況而定)去股市體驗個半年,然后再回頭看買房這件事。
半年對房價的影響其實并沒有多少,上下浮動不會超過10%。
但是股票就厲害了,一天就是10%上下的浮動比例。
為什么會提這樣的體驗建議?
就是要克服面對資金決策關(guān)鍵時刻的猶豫:在市場和行情面前,所有理論和理性都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特別是股市中,可以放大這種認知。
在買房這件事上面,能夠賺錢的富人,都是對房產(chǎn)有過硬的信心和敢下注的心態(tài)。
記住這句話:在桌子上,總有翻本的機會,在旁邊看,永遠只能當個嘴炮。
如果你需要房子,你想通過買房創(chuàng)造價值,就下場實操,就堅定信心,和買股票一樣的,你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斷,不因一時的價格波動和行情變化而轉(zhuǎn)換立場,那說明就已經(jīng)徹底擺脫了“保守”的窮人思維。
小富靠勤,中富靠運,大富靠命。
大富就不說了,這個比較玄乎,只說小富和中富,想買房子,卻不為買房勤奮努力,想通過房子增值創(chuàng)造財富,又不敢下重注果敢重倉房產(chǎn)。
怎么?別人的錢不是錢,你的錢才是錢?指望著房子不值錢了免費送你,讓你躺著就身價倍增?
說句不客氣的,月收入10000不到的群體,給一套深圳千萬級別的房子,只需要還月供,都承受不起。
在中國樓市,財富永遠屬于敢于先,堅持看好房產(chǎn)價值的群體。
那些一天咒罵房價,叫衰樓市的人,是不是相對來說,就是窮人呢?
自古牌桌無聲響,都在算計和研究,反是旁觀噴子多,除了抱怨,還有啥?
保守,和自以為合理的理性客觀,是樓市中非常明顯的窮人思維。
既然選擇保守,就不要眼紅激進者的盈利,人家沖在前,吃在先,何錯之有?
不經(jīng)歷大風險,就想坐享大收益,這么好的事哪里去找?
不相信大家可以看看身邊,對房產(chǎn)態(tài)度消極,保守固執(zhí)的,是不是都沒有房產(chǎn)的人?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理由。這不是雞湯,這是在買房這件事上,決定貧富分化的重要思維。
買房這個事情吧,和買別的商品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沉沒成本很高。
什么意思?一般的消費品不合適,要轉(zhuǎn)賣或者拋棄的成本其實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被接受。
而一套房子動輒大幾十萬百萬起步,特別是按揭貸款購買房子的人來說,甚至捆綁了未來幾十年的收入和生活。
但是買到不合適的房子,在所難免。
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如何處理,就是非常重要的區(qū)別了。
現(xiàn)在的樓市中,有這么一種現(xiàn)象:富人越來越富,好房子越來越向他們集中,而窮人要么沒買錯失機遇,要么買了邊緣產(chǎn)品,或者是增長乏力的不良資產(chǎn),錯失了財富增值的收益。
此消彼長之下,財富分化,貧富差距,肉眼可見的開始在當下社會出現(xiàn),然后各種過激言論,話題矛盾不斷的圍繞房價開始出現(xiàn),其實造成爭論的不是是房子和房價,是貧富差距。
這個已經(jīng)在人類社會過去幾千年的歷史中得到了驗證,只是在當下中國社會來看,房子成為了這樣矛盾的激發(fā)點而已。
買錯房子或者錯過時機,誰都會遇上,不分貧富,但是面對買房“失敗”這件事上的處理態(tài)度,才決定了未來的貧與富。
其實從本質(zhì)上來說,現(xiàn)代社會的財富分化和貧富差距,和賽跑競爭競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一場競爭中,不僅僅需要自己的努力,有些時候,還得指望自己犯的錯比對手的要少。
有些人的成功,并不是自身有多厲害,而是遇到了不停犯錯和原地踏步的對手。
放到買房這件事上來看,更是殘酷。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兩個人同時在一個樓盤買房了,這兩個人我們且稱為A和B,年齡背景收入都差不多,買房以后,隨著交房入住,這個樓盤的一些問題開始顯現(xiàn),比如位置太偏,配套落后,甚至周邊連幼兒園都沒有,更別說學區(qū)規(guī)劃了,兩個人的年齡漸長,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如何來面對這個房子的現(xiàn)狀,成了兩個人的心頭一件大事。
A想:住在這邊生活成本太高,每個月光車費油錢花在交通上都要2000元,錢還好說,結(jié)婚以后孩子連個上學的地方都沒有,不行不行,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這樣的房子留不得,哪怕虧一點都要盡快出手!
A不僅想,行動上也頗為果斷,為了迅速出手,甚至還主動降了一些價格,然后拿著賣房的錢,再加上最近幾年的積蓄,在城市靠近中心的位置買了一套有學區(qū)的二手房,房子變得更小了,月供也增加了,但是好歹孩子的學區(qū)有了保障,去工作的通勤成本也降下來了。
而有同樣困擾的B,卻對現(xiàn)有的房子念念不忘:反正買了就買了,要換太麻煩了,房價也沒漲多少,現(xiàn)在賣了說不定買不到更好的了,我可不能像A那么傻乎乎的便宜賣了,誰賣個房子不想賺錢的?再說了,好好的新房不住,要去買人家破爛二手房,這不是作賤自己么?至于學校什么的,那是多少年以后的事啊?
B選擇了繼續(xù)保留自己的房子。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已經(jīng)對后面的發(fā)展有了預測,沒錯,這個其實并不是什么例子或者故事,是現(xiàn)實中真實發(fā)生的事件。
我們就從房價盈利上來看這兩個人的結(jié)果:
沒過幾年,A的學區(qū)房因為地理位置好和學區(qū)價值加持,房價幾乎都快要翻倍了,因為生活通勤就學的成本降低,A在這幾年的積蓄見長,隨著孩子正式進入小學入讀(學區(qū)指標已用),A就把這套學區(qū)房賣掉,不僅孩子的教育投入算完全賺回來了,還提供可觀的現(xiàn)金讓A從剛需轉(zhuǎn)變成了改善,有底氣也有能力去買更大更好的房子了,這小日子是有目共睹的蒸蒸日上。
而對于B來說,就完全不一樣了,房子因為太偏僻,房價一直漲不起來,幾年過去了,漲的房價還趕不上油價漲的厲害,生活成本又高,最重要的是,孩子上學成了全家人的老大難問題,為此B跑上跑下送禮請客不知道花了多少冤枉錢,才給孩子在離家很遠的學校爭取到了一個寄讀名額,不僅心力交瘁,在奔波和折騰的過程中,家庭矛盾和個人事業(yè)也遇到了種種困難。
以前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中國當下社會,其實用不了三十年了,或許5年時間,貧富差距就出現(xiàn)了,而且這個差距的產(chǎn)生,其實根源,都是在于看待房子這個事情上的思維不同,所決定的。
和房價高低沒有關(guān)系吧?
這就是在樓市中的重要的一種窮人心態(tài),太過看重沉沒成本。
犯錯不可怕,甚至犯錯是走向成熟的必然經(jīng)歷,但是如何解決和面對這個錯誤,決定了未來的貧與富。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2018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的作品《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一書給出了一個非??陀^但是現(xiàn)實的結(jié)論:貧窮的思維,比貧窮的狀態(tài)更可怕。
書中有一個觀點,那就是窮人會被一種“窺鏡思維”所局限:稀缺會導致我們有“管窺”之見——只能看到管子里面的事物。
(當然這里不是賣書廣告啥的,但是作為窮人思維的研究來說,這是一本好書。)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對于金錢的缺乏,就會導致這種管窺思維成為窮人的明顯特征:只關(guān)注與錢有關(guān)系的現(xiàn)象。
特別在買房這件事上面,最為明顯和有代表性。
富人思維,是先看產(chǎn)品,咨詢信息,最后才看價格。
這個是筆者的親身經(jīng)歷:有一個購房者(不需要觀察外表和打扮,沒有意義),在一個樓盤的售樓部全程聽售樓員對項目的介紹,仔細全面的了解了產(chǎn)品、規(guī)劃和很多細節(jié)以后,沒有問價格就走了,這位售樓員感覺這位客戶應該是沒機會了,在晚會(售樓部晚上工作會議)的時候,售樓員的領(lǐng)導說了這么一句話:“我覺得這才是最靠譜的客戶,我覺得能成交,他沒問價格,就是他心里對這個房子的價格有自己的判斷,今天沒買,應該是去周邊看看行情對比去了,等他下次來,價格合適,就能成交”。
果不其然,第二天,這位購房者過來直接咨詢價格,和他的心理預期差不多,就買了。
這就是富人思維:買東西,看的是值不值。
窮人思維,上來連房子長什么樣都不知道,就問價格。
窮人思維,關(guān)注的只有錢,因為價格對應著購買力,在這種思維中,價格是為購買力服務的,而根本不去看價格背后的價值。
這個世界上什么人最難伺候?就是窮人。
話雖難聽,勝在真實。
因為窮人對于錢的執(zhí)著和思維,讓窮人變得無比自私和刻薄。
當購買力和價格脫節(jié)的時候,就會針對價格口誅筆伐,而永遠不會從真實價值和自身能力出發(fā)去考慮問題。
管窺思維,就像饑餓到極致的人,美女鈔票都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只看得見食物。
也就是俗稱的,追著錢跑的奴隸。
富人思維就是用錢賺錢,借別人的錢來賺自己的錢,花錢買自己值得的東西。
而窮人思維就是只要自己買不起的,就是賣東西人的錯,就是市場的錯,自己永遠不會錯。
可怕的“管窺思維”,也是中國樓市中一種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窮人思維。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寫這篇文章,并不是想吹捧這些買房賺到錢的個人和群體,也沒有諷刺和嘲笑在買房這件事上沒有賺到錢的人,但是在這個浮躁和信息繁亂的時代中,筆者希望通過對現(xiàn)實的群體進行客觀公正的分析,從買房千萬群體特征中,取其精髓棄其糟粕,為更多需要買房和正在買房的人,提供一些具有真知灼見的啟發(fā)和幫助。
幫助更多的人,看清房產(chǎn)的本質(zhì)和樹立健康的購置心態(tài)。
心存善念,廣結(jié)善緣,如此而已。
還請各位讀者對號入座,世間萬物,因果相隨,只有從失敗的案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對一些錯誤的認知和解讀理解以后,才能實現(xiàn)社會進步,個人財富增長,進而改變個人和家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