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懷疑,這個冬天會很冷。這不還沒進12月,東北的雪已經(jīng)「大到模糊」。
比起風衣、夾克、羊羔毛,羽絨服一定是瑟瑟寒風中最可靠的終極戰(zhàn)袍。所以不難理解,這個保暖領域的金字塔尖,激起了諸多品牌的入局熱情。
然?,當你興致沖沖整上?件羽絨服,約上好友朝山野出發(fā),總會遇到?個百思不解的困惑:怎么看上去不錯,也同樣填充優(yōu)質(zhì)絨,抗凍?卻總趕不上同?伙伴穿的戶外?絨服?
原因不少,??蔽之就是冬季?林環(huán)境復雜,不論是遠途進?登個雪峰,還是周末去近郊來段千?百?的爬升徒步,?候都不好掌握???、?雪、低溫,外加運動狀態(tài)下的?身產(chǎn)熱……以上哪項需求點的應對或平衡,都不單是絨的事?。
今天,不妨就來跟?伙從細處嘮嘮:?對極寒,究竟該怎么選?絨服?
保暖,別只顧著看絨
但凡聊到羽絨服,聚焦點永遠在絨上:鵝絨還是鴨絨?充絨量多少?蓬松度有幾百?仿佛只要確保了絨,就等同GET到了一份品質(zhì)首肯。
可現(xiàn)實哪有什么一定。出去撒歡蹦跶出了汗,穿的羽絨服瞬間就覺得不對勁了:不僅悶悶的,還有些微潮,風一吹還掠著一絲涼意,“怎么不那么保暖了?”
其中的奧秘,在于透氣。
這是?個極容易被忽視的性能,卻也是?件?絨服?極為講究?藝的環(huán)節(jié)。再粗暴點,它的優(yōu)劣會直接影響你購買的?絨服的保暖續(xù)航時間、穿戴舒適度,進?決定戶外出?時的整體運動表現(xiàn)。
這也是極寒環(huán)境下,衡量?件?絨服是否優(yōu)質(zhì)最為關鍵的指標之?
原理很簡單:處于活動狀態(tài)下的身體會產(chǎn)生熱量,積蓄一段時間后形成汗蒸氣。這些微小致密的氣體分子會在身體與羽絨服間反復游離橫跳,倘若無法有效排出,則會慢慢浸潤打濕羽絨。如此一來,不僅會讓保暖性大打折扣,更糟的是破壞身體內(nèi)外微氣候的平衡,形成「濕寒」。
▲人體熱量散失的四種方式。
濕,是冬季戶外最避諱的,特別在中?海拔環(huán)境下,?單純的冷還糟糕。正因此,有時你甚?會聽到「透濕性」的說法。
透氣與透濕,較真起來可得些篇幅,大可不必在此盡數(shù)展開,劃三條重點:
●透氣,指面料能否讓空氣通過,與之相關的是羽絨服的鎖溫力;
●透濕,指水/汗蒸氣能否通過,直接影響的就是「悶」的問題;
●透氣必然透濕,但反之不一定(大范圍上還是說透氣性的原因)。
So一件優(yōu)質(zhì)戶外羽絨服應該具備的特性就是,無論什么環(huán)境,既能高效排出汗氣,又盡可能多的鎖住溫度。
而這,很大程度取決于羽絨服采用的面料科技和研發(fā)時設計的剪裁細節(jié)。無論哪一方面,都是無數(shù)戶外經(jīng)歷積累的血淚教訓,萬不是照著打板抄個樣子就齊活的事兒。
那些埋在暗處的玄機
事實上,一件戶外羽絨服的黑科技遠不止透氣,還必須兼顧一定程度的防水和不錯的擋風性能,才能全方位讓所充的高質(zhì)量絨子擁有最佳的保暖續(xù)航力以及更舒適的穿戴體驗。
防?,當然不是跟沖鋒??。以中?海拔攀登為例,是在遭遇突發(fā)?雪變化時能在?段時間內(nèi)抵御?滴快速侵?內(nèi)??絨。為了實現(xiàn)要達到以上全部條件,?前最主流的?料當屬Gore-Tex與Event兩種。
以更為普及的Gore-Tex來說,其原型由聚四氟乙烯材料經(jīng)過加速猛拉膨脹近十倍后的新型聚合物——膨體聚四氟乙烯(ePTEE)。
▲Gore-Tex材料發(fā)明者Robert W. Gore與材料微距圖。
它能實現(xiàn)的工藝效果很絕:
防水+透氣,被Gore-Tex完美統(tǒng)一。1978年,世界級攀登者Jim Whittaker成功登頂K2,一舉將這種神奇的面料拽進了大眾視野。時至今日,你能在許多產(chǎn)品里猝不及防的跟Gore-Tex打上照面,例如Nike Air Force的某個系列。
如果說面料是戶外羽絨服的科技門檻,那剪裁細節(jié)則更考驗研發(fā)者們對戶外各項運動環(huán)境的熟悉度。舉個簡單的例子,毫無戶外活動經(jīng)驗的人,是不會想到把拉鏈頭設計成更適合單手操作的雙頭掛繩式的。
為了讓羽絨服更保暖,為身體留住更多的熱量,還必須在更多細節(jié)處做無休止地精進。整體來說,除了最大面積的軀干部分,有以下幾處需要特別處理的地兒:
●頭部&脖頸:在嚴寒狀態(tài)下,裸露的頭部會帶走10%左右的身體熱量。(數(shù)據(jù)來源:《應用生理學雜志》,作者:Thea Pretorius & Gerald K. Bristow)。
▲優(yōu)質(zhì)羽絨服會有連帽設計來同時對頭部與脖頸做保護。
羽絨服的連帽設計會大大增加保暖性,可這項設計也對工藝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稍微哪個細節(jié)不到位,反倒容易弄巧成拙了。
●袖口&下擺:這兩處如果設計不得當,灌入的風也會在極短時間內(nèi)帶走許多熱量。
▲彈力袖口可以有效防止熱量流失。
說了這么多,你肯定想問:面對最強寒冬
究竟該入手一件什么樣的羽絨服呢?
首先,請在專業(yè)戶外或有戶外服裝研發(fā)背景的品牌里選擇。退一萬步,即便各家工藝有參差,整體水準也有一定保障。
其次,看絨。因為在其他變量被限定時,充絨量、絨的品質(zhì)、蓬松度等還是判斷一件羽絨服保暖力的基礎標準。畢竟500蓬跟800蓬,沒有可比性。比較而言,鵝絨最優(yōu),鴨絨次之。
倘若同充優(yōu)質(zhì)鵝絨,?該怎么選呢???招:看是否做過特殊的?藝處理,?如拒?。
鑒于「?絨遇?,保暖?折」的最?BUG,更優(yōu)質(zhì)的?絨服品牌會對天然?絨表?做特殊處理,?如DWR化學涂層,進?在?絨表?形成疏?膜,維持其不被浸潤,具備持久的防潑?效果。
最后,請務必仔細斟酌面料選擇與剪裁設計。使用諸如Gore-Tex之類的涂層工藝科技面料是必要的。不過,就算同是Gore-Tex,也還各有各差。
比如,2018年革新上線的Gore-Tex Infinium? windstopper?產(chǎn)品與普通硬芯防水材料很不一樣,關鍵有兩點:
●連微風都穿不透的輕便紡織面料
根據(jù)Gore的標準,只有當面料的空氣滲透率不超過1.0 cfm (< 5 l/m2/s) 才算真正防風。而Gore-Tex Infinium? Windstopper?產(chǎn)品能輕松滿足上述標準。(來源:GORE官網(wǎng))
●超薄保護層
薄膜技術擁有數(shù)十億個微孔,微孔尺寸比水蒸氣分子大900倍,因此風無法進入,但汗氣卻能輕松排出。(來源:GORE官網(wǎng))
換人話說就是,超薄保護層+超輕便紡織面料,一方面為抵御嚴寒提供了額外的一層保護,另一方面也拓展適配了更多元的戶外活動場景。它不再是厚重而硬實的,而是柔軟又親膚的,極好兼顧了功能性與舒適度。
▲羽絨服和網(wǎng)球一起放進滾筒高速甩干,凱樂石900蓬GTX鵝絨防水羽絨服8000GT經(jīng)受住摩擦碰撞的測試考驗。
或許正是看中了該面料的獨特之處,凱樂石便大膽研發(fā)了8000GT系列—— 900蓬GTX防水鵝絨羽絨服。900的蓬松度,市面僅0.001%羽絨服能達到。針對產(chǎn)品選用的高端鵝絨,放三個數(shù)據(jù)大家瞅瞅:
充絨量為250g、含絨量為90%、絨子直徑50mm。它仨能提供的保暖力完全是MAX級別??。
其次,凱樂?還為鵝絨添加了拒??藝,加上Gore-Tex Infinium?的強??料科技,相當于給?絨服的防?性能上了雙保險。就算今?要上8000?+,它也妥妥沒?病。
除開以上,Gore-Tex Infinium?在這件羽絨服上發(fā)揮出的擋風效果也堪稱一絕,據(jù)說能屏蔽134km/暴風雪和12級強臺風。
雖說咱沒法模擬臺風,但也用吹風機與蠟燭做了個小實驗,各位品品效果:
不過,也別被這么強?的性能嚇住,也并?只有中?海拔登雪?的專業(yè)戶外?才能穿。這款?料妙在在性能與穿戴感上找到了最佳的平衡,即便是?常通勤、周末休閑、徒步郊游,也毫?累贅臃腫之感,反倒能在冬季的各類戶外活動?盡情享受靈活?在的體驗
細節(jié)上,8000GT就更考究了。不僅設計了有效防??雪侵襲的?帽領,所有接縫也做了GORETEX全壓膠,全身拉鏈拒水。
3D風雪帽還能在360°防風時兼顧頭盔使用,并在肩、下擺、袖肘等易磨損部位做了補強。
可以說,8000GT將羽絨服的每一項指標都做精進到了極致。
或許面對即將到來的最強寒冬,你該試試這件「為極寒而生」的戰(zhàn)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