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唐十八陵之三:乾陵
點擊下面的鏈接觀看視頻。
本集文字版:
從唐高宗乾陵起,依山為陵的陵寢制度走向成熟,乾陵為后世確立了標(biāo)準(zhǔn)。唐代走向全盛,帝陵石刻豐潤飽滿,表情華貴自信,石刻藝術(shù)達到了頂峰,乾陵、橋陵石刻是唐十八陵的突出代表。可謂是“盛唐石刻甲天下”。
位于乾縣北6公里的梁山,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稱作“乾陵”。今天大部分旅游者參觀乾陵,是沖著一代女皇武則天的魅力,而乾陵真正的主人:唐高宗李治反而被忽略了。
李治是唐太宗嫡三子。在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被廢掉以后,李治成為唐太宗之后的大唐帝國接班人。在位期間,對內(nèi)開創(chuàng)了“永徽之治”。對外滅西突厥、百濟、高句麗,把唐朝版圖擴張到了最大。但是今天更多把這種功績看作貞觀年間打下的基礎(chǔ),并非李治之功。李治留給后人的,是一個比較懦弱的形象,因為他晚年身體不太好,政事交給了皇后武則天,為后來武則天專政,篡奪李唐江山埋下了隱患。
李治駕崩后,經(jīng)歷了短暫的唐中宗、唐睿宗時代,皇后武則天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十五年后,武則天臨終前,決定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于是唐中宗李顯再次登上皇位,恢復(fù)了唐朝。武則天以皇后身份葬入乾陵。因此乾陵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皇帝合葬陵,唯一的女皇帝陵。
歷史上,唐陵多次被盜。按照目前的記載,只有乾陵未被成功盜掘。如果這個推測為真,那么一代女皇武則天還靜靜躺在這座山體里,或許有一天可以重見天日。
從乾陵開始,依山為陵的帝王陵制度走向成熟,成為后代帝王參考的范本。乾陵有兩重城垣,開四門,南朱雀、北玄武、東青龍、西白虎。今天的地面遺物多在朱雀門中軸線上,從朱雀門外南面第一對土闕向北排列:首先是一對華表,然后是表示瑞獸祥禽的翼馬、朱雀。再向前為五對石馬,接下來是十對翁仲像,還有石碑兩通:西邊為述圣記碑;東邊為神秘的“無字碑”。繼續(xù)往北有六十一番臣石像、石獅子。其他青龍、白虎、玄武門也有零星石刻。
乾陵的陪葬有17座。主要包括懿德太子、永泰公主、章懷太子等。上世紀(jì)的考古發(fā)掘,獲得了大量的唐墓壁畫,文物價值極高。其中有四件列入了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包括章懷太子墓壁畫馬球圖、狩獵出行圖;懿德太子墓闕樓圖、永泰公主墓宮女圖。
乾陵目前是唐十八陵中三座開發(fā)為旅游景區(qū)的陵墓之一。目前等級為4A級,正在打造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成博士陜西旅游
我是一個大學(xué)老師,旅游愛好者
曾經(jīng)騎自行車走過中國20多個省市
2014年起,開始深度游陜西
目前考察過陜西所有區(qū)縣
我同時是一個攝影、航拍發(fā)燒友
拍攝了20萬張陜西旅游的圖片
當(dāng)然,我不是一個單純的旅游者
我更是一個旅游研究者
我發(fā)起成立了
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陜西文化和旅游發(fā)展研究所
傳播陜西旅游,講述陜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