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0至21日,由江蘇教育出版社主辦的《中國文學圖像簡史》教材編撰會議,在騰訊會議室召開。出版社李明非主任主持會議,戎文敏副總編輯首先致辭。
戎總首先感謝趙憲章教授及其團隊對出版社的支持。他說:近期,由我社出版、趙憲章教授主編的多卷本《中國文學圖像關系史》榮獲國家出版最高獎,為我社贏得了榮譽,影響很大;現(xiàn)在,由他領銜的《中國文學圖像簡史》又開始啟動,相信同樣能取得成功。
趙憲章教授認為,“文學與圖像”研究入圍2020年中國十大學術熱點,說明這一新論域已被學界普遍認可。這是“新世紀的新學問”,是廣大文學和藝術學者多年來開創(chuàng)性研究的成果,我們應該盡快其落地生根、開花結(jié)果,最現(xiàn)實的路徑就是編一本簡明扼要、通俗易懂,面向大學生和青年文藝愛好者的讀物。這就是我們編寫《中國文學圖像簡史》的初衷。
“中國文學圖像”,即和中國文學相關的圖像。古代中國文學圖像以手繪靜觀圖像為主,近代以來出現(xiàn)了機繪、數(shù)繪。前者包括史傳圖、高士圖、雅集圖、詩意圖、小說插圖、曲本插圖、書像藝術等,后者包括文學照片、影視改編、網(wǎng)絡游戲等。本研究的時間下限定位在20世紀上半葉,所以不涉及數(shù)繪圖像和網(wǎng)絡游戲,但可以在適當語境中有所提及,旨在凸顯不同“文學圖像”的歷史特點?!吨袊膶W圖像簡史》就是要簡要描述它的歷史發(fā)展,重在呈現(xiàn)不同歷史階段不同文學圖像的不同特征。
本書意在為大學文學和藝術等專業(yè)提供一本別開生面的教材(此前未有)。之所以將其定位為“教材”,是為了強調(diào)它的通用性和普及性,但是,這一定位并不意味著學術性的弱化,高品位的學術含量是本教材的根本,何況它的內(nèi)容本身就是學術前沿問題。本書的“教材定位”意味著要遵循教材編寫的一般規(guī)律,包括深入淺出、簡明扼要、準確明晰的語言表述,參照教材取舍材料、決定詳略,以及強調(diào)行文和體式的規(guī)范等。
趙憲章教授說,多卷本《中國文學圖像關系史》是本書的母本,但是本書并非對其進行簡單縮寫,而是適當調(diào)整視角,提取精華要義,進一步突出文學“圖像”這一研究對象,并進行重新整合,以適合大學本科教學和一般讀者閱讀為原則。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書將秉承《關系史》的“語圖符號學”方法;特別是在作品分析時,語象和圖像的比較研究,仍然為本書的基本。
本書篇幅控制在25萬字左右,趙憲章任主編,包兆會、吳昊任執(zhí)行主編,趙敬鵬、何翠、張乃午任副主編。會議期間,他們和出版社李明非、周敬芝、王嵐等相關同志一起切磋,商討編撰思想、原則、體例、大綱、日程等,討論熱烈,富有成效,爭取明年底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