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財富聞道傳播
發(fā)布時間:06-0120:03優(yōu)質創(chuàng)作者
日本白隱禪師,以安忍而著稱于世。有一天,有位日本武士問白隱禪師:“天堂和地獄有什么區(qū)別?”
白隱禪師反問:“你乃何人?”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薄 ?/p>
白隱禪師聽后笑道:“憑你這粗魯之相,也配向我問道?”武士勃然大怒,隨手抽出佩劍,朝白隱禪師刺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劍就要落在白隱禪師的頭上,白隱禪師卻不慌不忙輕聲說道:“此乃地獄?!薄?/p>
武士猛然一驚,然后若有所悟,連忙丟掉佩劍,雙手合十,低頭跪拜:“多謝師父指點,請原諒我剛才的魯莽?!薄 ?/p>
白隱禪師又微微笑著說道:“此乃天堂?!?/p>
天堂地獄都在人的心里,你惱怒怨恨,就種下了地獄的因;你平和喜樂,就種下了天堂的因。有時,煩惱痛苦立現(xiàn)地獄,清凈快樂便見天堂。愁一愁,地獄游一游;哭一哭,地獄有個小黑屋。樂一樂,花開見天堂;笑一笑,天堂老變少。自古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
神仙,是快樂無憂的,菩薩也是快樂無憂的,凡是圣者都是快樂無憂的,人了凡成道都是快樂無憂的。
參禪修道學菩薩,必學菩薩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這是學大乘菩薩必須持以的正法?!爸^以菩提,起于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攝智慧,行于舍心?!贝刃亩U、悲心禪、喜心禪、舍心禪受的都是悅樂之受。心禪即是禪悅,心禪不僅是參禪,而且行住坐臥一切活動都可以在禪境中所受。
菩薩“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人修正法,亦起于喜心,常常提起覺知,保持喜心狀態(tài),才是禪境不退。遇到不順心意的事,就起煩惱,就是苦心,不是喜心;遇到逆緣,煩惱轉菩提,只在一念,不入煩惱之境,當下照見喜心。逆緣,正是成就的資糧,何必起煩惱,要一樣起喜心。
“心凈歡喜,起近賢圣”,能做到心念清凈,于心念清凈中起歡喜心,遇到不清凈,不生煩惱雜念,一念喜心。還要多親近善知識,親近一切有成就的圣人、賢士。多參彌勒菩薩,參他一臉笑容,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參他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每天都是歡喜心,自然陽氣充滿,一切都很美好!
(李松陽20200601fccf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