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長,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是以聲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無私與,故能成其私。
理解點:
這一章像伊尹問老子:天地是如何長存不朽的?我們應該如何去學習和運用天地之道呢?以天地不自生而能長存久在的道理,導出超級低覺醒狀態(tài)是使生命超越而成就圣人的方法和路徑,進而表達了圣人是后天成就的這一重要的無神論思想。
“不生不滅”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重要哲學概念。老子道:天之所以能長存,地之所以能久遠,是因為它幾無成長的變化,總是處于極其穩(wěn)定而不主動生發(fā)的狀態(tài)(以其不自生也),所以能夠長久的生存著(故能長生)。描述天地,所以用“長生”,長生不老,但未必永恒不滅。
依循天地能夠長生的這個道理,德行完美的人(是以圣人)靜息其心身(退其身),使生命的內(nèi)環(huán)境進入自行組織和自行平衡的狀態(tài),進而使生命中的自行組織和自行平衡的機制和原動力得到優(yōu)先發(fā)揮(而身先)。在這個過程中,身體保持處于深度放松入靜趨向睡眠的狀態(tài)(外其身),但又始終保持一定的情智而不進入睡眠(而身存)。圣人不正是因為清零復位了自己的自我和自我意識,發(fā)揮了所有人天生都具有的這種能力嗎(不以其無私與)?因而能成就他超越普通人的生命境界(故能成其私)。
芮[ruì],從艸,其基本義是草初生的樣子,引申出來就是弱小的意思。圣人對待自己,首先要弱化自身的作用?!叭f物皆主我為客”,現(xiàn)代的人,包括很多所謂的勵志書籍與講座,不過是在迎合大眾的口味,所謂的痛點、雞湯,一味的強調(diào)自我,甚至連廣告詞也是這樣,“我的地盤我做主”,與“萬物皆主我為客”比起來,這人道與天道的差別,真有天地之別。天地生化萬物而不主宰萬物,但是渺小的我們卻認為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真是無知者無畏!慢慢的融入社會,接受命運的洗禮,多少人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情商都還沒有及格,還想控制命運,改變命運,乃至主宰他人?越是這樣,離道就越遠了。
形而下的看:現(xiàn)在社會上有些“聲人”出現(xiàn)了說違心話,或者直接參與到具體的一些得利事務中,謀其位,謀私利的傾向,當人們成了受害者,看穿了這些把戲,也就自毀了他的職業(yè)道德的正義形象啊。比如某大咖為某寶,某黑莊股代言謀利;吹捧大領導,謀其上位。
“不以其無私與,故能成其私。”這里的“私”,不是“人世間”的小失大得,如果引用《陰符經(jīng)》的一句,“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就清楚這里的“私”,不妨用“至私”來表達,或者用大私來理解,如果大家還懂得“物極必反”的法則,這里的“至私”,其實就是“至公”,這正如“大公無私”一樣,推理到了極點,其實都是一樣的,沒有所謂的分別,所有這些界限與標準,都是人為的分別而已。就像“圣人恒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形而下就像稻盛和夫,27歲創(chuàng)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chuàng)辦第二電信(原名DDI,現(xiàn)名KDDI,在日本為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都在他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兩大事業(yè)皆以驚人的力道成長。被譽為日本的“商圣”。在他退休時把個人股份全部捐獻給了員工,自己皈依佛門,轉而去追求提煉心智。他認為,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過程。稻盛和夫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薄熬由⒇敚兄械??!边@是利他之心的回報,他在公司成立之初,就要想明白我們是“為什么要工作?是不是真正有利于社會、他人。”對于領導者的選拔標準是德要高于才,也就是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人生工作的結果 = 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所謂能力,是指才能或智能等先天性的資質;所謂“熱情”,是指努力的意愿或熱心等后天的努力;思考方式是指哲學、思想、倫理觀等生活的姿態(tài)等人格因素。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因為能力和熱情只有0分到100分,但是思考方式可以從負100分到正100分為止。正是這種利他的“無私”,反而成就了他,“成其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