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訓目的
機械制造工藝學實訓是綜合運用“機械制造工藝學”及有關課程內容,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一個重要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實訓培養(yǎng)學生制定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和分析工藝問題的能力。在實訓過程中,學生應熟悉有關標準和設計資料,學會使用有關手冊和數(shù)據(jù)庫。機械制造工藝學實訓是作為未來從事機械制造技術工作的一次基本訓練。
2.實訓的題目和內容
2.1實訓的題目:
機械制造工藝學實訓的題目一般定為:制定某一零件小批量試制加工工藝規(guī)程。
2.2實訓應完成的內容:
1)制定指定零件(或零件組)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編制機械加工工藝卡片,選擇所用機床、夾具、刀具、量具、輔具;
2)對所制定的工藝進行必要的分析論證和計算;
3)確定毛坯制造方法及主要表面的總余量;
4)確定主要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和技術要求;
5)對主要工序進行工序設計,畫出的工序簡圖,選擇切削用量;
6)編寫實訓報告。
3.制定工藝規(guī)程步驟和方法
1.分析設計對象
閱讀零件圖,了解其結構特點、技術要求及其在所裝配部件中的作用。分析時著重抓住主要加工面的尺寸、形狀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主要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做到心中有數(shù)。
2.確定毛坯制造方法及總余量,畫毛坯圖
確定毛坯種類和制造方法時應考慮與規(guī)定的生產類型(批量)相適應。對應鍛件,應合理確定其分模面的位置,對應鑄件應合理確定其分型面及澆冒口的位置,以便在粗基準選擇及確定定位和夾緊點時有所依據(jù)。
查手冊或訪問數(shù)據(jù)庫,確定主要表面的總余量、毛坯的尺寸和公差。如若對查表值或數(shù)據(jù)庫所給數(shù)據(jù)進行修正,需說明修正的理由。
繪制毛坯圖。毛坯輪廓用粗實線繪制,零件實體用雙點畫線繪制,比例盡量取1:1。毛坯圖上應標出毛坯尺寸、公差、技術要求,以及毛坯制造的分模面、圓角半徑和拔模斜度等。
3.制定零件工藝規(guī)程
零件的結構、技術特點和生產批量將直接影響到所制定的工藝規(guī)程的具體內容和詳細程度,這在制定工藝路線的各項內容時必須隨時考慮到。
(1)表面加工方法的選擇
針對主要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由精到粗地確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刹殚喒に囀謨灾械湫捅砻娴牡湫图庸し桨负透鞣N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經濟加工精度,選擇與生產批量相適應的加工方案和加工方法,對其它加工表面也作類似處理。
(2)定位基準的選擇
根據(jù)定位基準的選擇原則,并綜合考慮零件的特征及加工方法,選擇零件表面最終加工所用精基準和中間工序所用的精基準以及最初工序的粗基準。
(3)擬定零件加工工藝路線
根據(jù)零件加工順序安排的一般原則及零件的特征,擬定零件加工工藝路線。在各種工藝資料中介紹的各種典型零件在不同產量下的工藝路線(其中已經包括了工藝順序、工序集中與分散和加工階段的劃分等內容)。
對熱處理工序、中間檢驗、清洗、終檢等輔助工序,以及一些次要工序(或工步)如去毛刺、倒角等,應注意在工藝方案中安排適當?shù)奈恢茫乐惯z漏。
(4)選擇各工序所用機床、夾具、刀具、量具和輔具
機床及刀、夾、量、輔具類型的選擇應與設計零件的生產類型、零件的材料、零件的外形尺寸和加工表面尺寸、零件的結構特點、該工序的加工質量要求以及生產率和經濟性等相適應,并應充分考慮工廠的現(xiàn)有生產條件,盡量采用標準設備和工具。機床及工藝裝備的選擇可參閱有關的工藝、機床和刀、夾、量、輔具手冊,也可訪問數(shù)據(jù)庫。
(5)填寫工藝過程卡片
工藝過程卡片的格式可參考教科書。該工藝過程卡片的格式較工廠所用的工藝過程卡片(實際上各行各業(yè)甚至各工廠其卡片格式也不盡相同)有所簡化,更適于學習階段使用。機械加工以前的工序如鑄造、人工時效等在工藝工程卡片中要有所記載,但不編工序號,工藝過程卡片在實訓中只填寫本次實訓所涉及到的內容。
4.編寫實訓報告
實訓報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零件圖的分析、毛坯制造方法的選擇、基準的選擇、加工方法的選擇、加工順序的確定、工藝路線的制訂、余量與工序尺寸的確定、切削用量的選擇等。其中制定工藝路線部分要詳細編寫。
寫實訓報告要求重點突出,文字簡練,字跡端正,說理清楚。盡量用示意圖或計算數(shù)據(jù)來說明問題,不追求過多的文字敘述。
實訓報告的編寫工作,應從實訓的開始之日起,逐日將設計的主要內容及分析計算等記入筆記本中。每到一階段,即可按要求逐段整理成文,實訓結束前再進行整理補充。
實訓報告統(tǒng)一用A4紙書寫(另備電子檔上交),四周留出邊框用于裝訂。實訓報告封皮及任務書用于首頁,接下去是正文,并將工藝過程卡按恰當位置附入,后記部分可寫收獲、體會以及意見或建議,最后列出自己設計中所用到的主要參考資料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