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人身上的燈,心若昏暗,世界就昏暗;心若光明,世界就光明。
點亮你心中的那盞燈,讓它照亮你生命的旅途,給你帶來溫暖和快樂。
1
點亮心燈,人生光明
錢理群先生曾說:人生道路是坎坷的,會遇到很多黑暗。要戰(zhàn)勝黑暗,就必須喚醒內(nèi)心的光明。
佛家講:明心見性。
照亮自己的本心,方能化解內(nèi)心的煩憂。
對于王陽明來講,世界上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在自己的內(nèi)心找到答案,萬事萬物的根源都在自己的心里。
他在一首詩中寫道: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直至葉葉外頭尋。
曾有學生問他:“老師,一朵花獨自開在南山,跟你的心又有什么關系?”
王陽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花當然是自開自落的,可它能否擾動我心,卻由我來決定。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一切煩惱皆由心生。
眼中所見的世界,就是你內(nèi)心的世界。
你若光明,這世界就不會黑暗;
你若溫暖,這世界就不會涼薄。
2
世間風起,心燈不滅
世間之事紛繁復雜,如想成功必定要修煉自己的身心。
所謂“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寫道:“日間工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
而藥?!?/span>
在龍場,面對著隨行之人的沮喪與病痛,王陽明不僅自己砍柴燒飯,打理日?,嵥椋鼮殡S行之人吟詩歌唱,鼓舞他們的精神。
荒山是暗的,可人的心卻光明。王陽明就這樣靜坐在石棺之中,參悟了“理”的奧秘。
宋朝有位高僧,曾寫下一首禪詩: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世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這顆明珠,就是我們的內(nèi)心。
在黑暗中踽踽獨行,記得為自己點亮一盞心燈。
心中有光,人生也就充滿希望。
3
此心光明,不向外求
如果一個人眼前只有陰暗,可能不是世界出了問題,而是他的心態(tài)出了問題。
《菜根譚》中說:“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和氣平者,百福自集?!?/span>
王陽明有個弟子叫徐樾,自以為理解了陽明心學的真諦。
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每舉一個例子,王陽明便否定一個。
這樣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徐樾開始焦慮、沮喪。
王陽明指點道:你太執(zhí)著于外物。
徐樾不解。
王陽明指向燭火:這是光。
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亮的湖面:這也是光。
再指向河面星星點點的漁火:這都是光。
徐樾起先茫然,隨即頓悟。
光既不在燭火上,也不在日月星辰之間。
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span>
只要心中有光,那么光便無處不在。
與其遠望別人的光亮,不如點燃自己的心燈。
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每個人的心都是圓滿的,都可以自足其性,根本無須向外界苦求。
心里有盞燈,人才能活得敞亮。
心中有燈的人,既能照亮自己,也能溫暖別人。
點燃心中的那盞燈,讓自己活成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