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xiàn)在社會已經(jīng)很文明了,但不文明舉動和嚴重缺乏道德素質(zhì)的人還是有不少,他們經(jīng)常會做出一些不顧他人感受,讓人反感的舉動。這一現(xiàn)象在部分中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
前不久網(wǎng)上有視頻爆出,一大媽因為沒有買到坐票,從而要求年輕人讓座,被拒后各種撒潑的事件。相似的事情,在生活中也是比較常見?,F(xiàn)在大家對中老年人的標簽都是“倚老賣老”、“耍無賴”“不講道理”。
坐過飛機的人都知道,除非遇到緊急的情況,否則飛機上的安全門是禁止打開的,不然會非常危險。但在廈門航空的一次航班上,一位大媽,竟然因為嫌太悶,就要打開飛機安全門,真是讓人捏把汗。
9月23日,廈門航空從武漢飛往蘭州的MF8215次航班上,一位大媽因為嫌空氣不好,擅自將飛機安全門打開。此舉嚇壞了身邊的其他旅客,幸好機組人員馬上進行了應急處理。所幸飛機當時停在原地,并未在飛行狀態(tài)。
廈門航空工作人員稱,大媽落座時,恰好坐在應急出口的座位,乘務員已提醒不要觸碰應急手柄,但在乘務員轉(zhuǎn)身后,大媽仍然我行我素,觸碰開關。機組人員做應急處理,隨后大媽被警察帶走,航班也因此延誤一個小時。
明明乘務員已經(jīng)提醒了,大媽還是要打開安全門。理由是,飛機里太悶,打開透透氣。但飛機畢竟不是普通交通工具,不是想打開就可以打開的。這是典型的自私自利的行為,只顧自己舒服,不顧別人安全。
客艙悶也是有可能的,如果真不舒服,完全可以找乘務員幫忙,打開空調(diào)或使用氧氣。要知道,安全門一旦打開后,救生滑梯將會自動彈出。救生滑梯觸發(fā)后恢復復雜,處理費用高昂,且全部檢查恢復的過程需20日左右。
安全門,顧名思義,只有在安全受到威脅時,緊急打開,用以逃生的通道。太悶恐怖只是事后逃避責任的理由。有明顯的紅色警示標志,難道還不明白是不可隨意打開的嗎?
只怕更多的是好奇心驅(qū)使大媽打開安全門的欲望。有好奇心并不是錯,但很多情況下,不能因為好奇心而采取行動的。好奇害死貓,但在飛機上,一個好奇可能害死的是整個飛機上的生命,那不是開玩笑的事。
大媽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命,那畢竟是大媽自己的事,但在飛機上還有其他乘客和機組人員。顯然,大媽的行為是明知故犯,這樣的行為非常惡劣,應該受到嚴懲。
當然,這次事件中空乘人員也有一定的責任。一般情況下都會詢問坐在安全出口的乘客,對飛機上面的設備都熟悉否,如果不熟悉,空乘會與其溝通。但這位空乘,卻僅僅只是給大媽一個提醒就了事,顯然考慮的不夠周到。
有這樣一個故事,飛機在飛行途中,機長聽出發(fā)動機有異樣,毅然決定掉頭回機場,并要求進行檢測。在沒有特定設備的情況下,機長堅持不開機,并承擔所有責任,一段時間后,通過特定儀器檢測,才還機長一個清白。
雖然當時飛機沒有出事,但機長的行為最終得到人們的贊揚。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只要有風險的存在,飛機就不應該起飛,那畢竟關乎著上百個人的生命安全。
不可否認,世界有一個團體,叫中國大媽,它代表著一部分中國的中老年,他們的素質(zhì)確實堪憂,本應是成熟穩(wěn)重的年紀,卻宛如巨嬰一樣,處處要別人忍讓遷就自己。這值得人們深思和社會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