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是子女的根。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母親對子女的心思。父母子女都自己一種最重要的人。
每個人都有離家的時候,在外的游子,最掛念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和子女,然而有些人,不知是太淡定了,還是心太大了,對父母和子女的念想總是少那么一丟丟,甚至可以做到不聞不問。
近日,在西安就發(fā)生這樣一起人間慘劇。一對年輕的夫妻外出一周,也曾給家里通電話,只是沒打通,也就算了。當回到家里,卻發(fā)現(xiàn),母親和1歲多的女兒已經(jīng)離開了人世。
經(jīng)過調查,警方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性。雖然警方并未透露慘案發(fā)生的具體原因,但通過對鄰里之間的走訪,事情的大致輪廓還是清楚了。老人突發(fā)疾病死亡,而孩子可能是活活餓死。
可以說,這件事情對家庭的打擊確實很大,這對夫妻傷心是必然的,最親的人就這樣離開了。他們的傷心可以理解,但他們真的就沒有存在過錯嗎?離開家庭一個星期,真的關心過家人嗎?
夫妻倆是去旅游還是其它,那都無關緊要。但是一個星期的時間,你們給家里人打過幾次電話,打過了沒通就算了,這算什么。家里留的可是一個有病的老人,一個不懂自己照顧自己的孩子。
既然電話沒通,為什么不繼續(xù)打?如果長時間不通,為什么不去尋求親朋好友幫忙去家里看看。這樣的話,可能會挽救兩條生命。即使老人的病可能是幾分鐘就會沒了,但小孩呢,那需要長時間的折磨。
這對夫妻,你們也是從兒女成長為父母的,你們的父母對你們曾經(jīng)在外是怎樣的呢?是不是巴不得天天有電話聯(lián)系,是不是每次回家都給你們弄好吃好喝的,外出是不是給你們帶上很多東西。
離開父母的身邊,他們會牽掛你,而你們呢?有多少牽掛呢?就一通電話不通就算了,除了年老的母親,你們關心了自己的小孩嗎?一個那么丁點大的小孩,你們真夠放心的,淡定的讓人無語了。
不可否認,現(xiàn)在社會年輕人的壓力很多,出去是很好散心的機會。一個那么小的孩子,應該是很可愛的年紀,為什么不能帶著一起出去呢?自己也能更好的照顧,平時母親照顧多了,也可以讓母親放松一下。
當然,這樣的案件發(fā)生的幾率很小,但也并非孤立的案件,類似的案件曾經(jīng)也發(fā)生過。2016年1月4日上午9時許,湖南耒陽市怡景園小區(qū)內,一老一少祖孫倆被發(fā)現(xiàn)死在家中。
耒陽官方通報顯示,57歲的死者羅某英疑為自身突發(fā)疾病死亡,其1歲10個月的外孫女疑為饑餓凍死身亡,小孩臨死前更是將桌椅的腳都掰斷了。老人的女兒女婿都在溫州打工,祖孫倆是相依為命的留守老人和兒童。
同樣的年輕夫妻不在家里,都是年紀大的老一輩照顧嗷嗷待哺的下一輩,而成年的這輩人,都在外面苦苦打拼或者外出有事。同樣的是,年老的身體抱恙,突發(fā)意外,而小孩子寒冷或饑餓致死。
這兩起慘劇告訴所有在外打拼的年輕夫妻,讓一個老人獨自看護一個沒有自理能力的幼兒,是有重大安全隱患的,特別是當這個老人身體有問題的情況下,悲劇很可能就會發(fā)生。
如果他們是外出討生活的普通夫妻,是否真的就能責怪他們不照顧老人和小孩嗎?的確,社會的發(fā)展讓許多人沒有選擇,背著你就不能搬磚賺錢,在搬磚賺錢就不能背著你。
社會就是這么殘酷,特別是對普通人。要選擇更好的生活,有時就要放棄和親人在一起。想和親人在一起,那就需要放棄自身的發(fā)展,魚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要么選擇普通生活,要么選擇含淚奔跑。
但是,不管你是怎樣的艱難,但總要思念著自己的家人,特別是年老的父母和幼齡的孩子,他們的生存能力本就不強。你希望他們一切安然,但一定要考慮到意外的發(fā)生,有些事一旦錯失機會就不能挽回了。
對家人的關懷,不能僅僅就一個電話,而且不通還不追究原因,機會的措施是悲劇發(fā)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相應的民政和社會機構也應該多盡力一些,多關注留守老人和兒童一點,這樣的悲劇本不該發(fā)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