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多數(shù)女孩心中,嫁人可謂是這一輩子的頭等大事,所以她們都會在這方面格外地動腦筋。
只不過,越來越多的人都清楚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談朋友和選老公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打個比方,他可能是一個優(yōu)秀的男人,但未必是一個合適的老公,同樣,他是個合適的老公,未必是一個優(yōu)秀的男人。
當然,倒不是說沒有兩者兼得的,但必須承認,這樣的完美,著實有一定的難度。
老話常說,選擇什么樣的男人,很大程度決定了今后會過上怎樣的生活,特別是第一次登婆家門的表現(xiàn),以小見大,來看看今天的故事。
傾訴人:娟子
我今年二十七歲,和男朋友因為工作業(yè)務上的往來,逐漸有了好感,已經(jīng)交往了將近一年。
我生活在安安穩(wěn)穩(wěn)的三線小城市中,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男朋友比我大兩歲,老家在外地,到了適婚的年齡,兩邊的家人都催的不行。
上個月男朋友和我商量回老家一趟,見見家里人,然后趕在十一之前把婚事定下來。
我的父母已經(jīng)見過男朋友了,對他的評價中規(guī)中矩,只是一再地提醒我多注意觀察細節(jié),“經(jīng)濟條件再重要,也得放在人品和原生家庭之前?!?/p>
所以,我很早以前就為了這次見婆婆做足了準備,從選擇禮品到可能被提及的問題,都格外地用心,畢竟是談婚論嫁的頭等大事,怠慢不得。
三個小時的動車,兩個小時的大巴,又輾轉了半個多小時,才按照約定,在中午到了家。
一進門的景象,到現(xiàn)在我都忘不了,整整兩桌在打麻將的人,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我們這邊,尤其在我身上打量個不停。
第一次見家長,怎么也沒想到男朋友的父母把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張羅到位了。
原本就有點緊張,生怕出錯,這下倒好,更是讓我尷尬和不舒服。
簡單打了招呼以后,腦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坐著還是站著,這時男朋友的父母從廚房出來,笑瞇瞇地對我說,
“來就來了,還帶這么多東西,飯菜還得一會能好,你先給舅舅阿姨們續(xù)點茶水?!?/p>
男朋友一見到有這么多家人為他“把關”,本來說好會照顧我的情緒,也全都放在腦后了,指揮我做這做那。
吃飯的時候,還示意我給他母親夾菜,我心里很不高興,但還是忍住情緒照做了。
眾多叫不上來名字的親戚,從畢業(yè)院校到家庭成員,從工作性質(zhì)再到薪資收入,七嘴八舌地對我問了個遍,飯沒吃幾口,幾乎在全力應對提問。
到了飯后不可避免的環(huán)節(jié),“洗碗”,我本意是不想去洗的,一來,男朋友去我家吃了好幾次,也沒見他眼里有活,要是我主動了,心里不平衡。
二來,進門就是客,還可能是未來的兒媳,端菜倒水的也就不說了,要再洗碗,以后真要嫁過來,指不定被使喚成什么樣。
但同時我也想起母親的叮囑,“勤快和笑臉,在哪都吃得開?!?/p>
正在猶豫的當口,沒想到男朋友的母親喝了口水對我說,“那個誰,把碗筷撤下去,水池里還有早上泡著的,一起洗了吧?!?/p>
我抬眼看向男朋友,他和親戚們正聊得眉飛色舞,根本指望不上能為自己解圍。
一水池的盤子和碗,整整三十來個,邊洗邊不是滋味,期間男朋友一次都沒進來找過我,倒是他母親一邊嗑著瓜子,一邊嘮叨著,
“我家條件是差了點,可我兒子將來肯定能行,想嫁過來,就得會干活?!?/p>
我有點氣不過,但還是顧及了面子,“阿姨,你兒子在我家,不敢說受了多大的禮遇,最起碼什么活都不讓他做,母親從小就教育我,沒有讓客人忙前忙后的。”
她愣了一下,“不是那么回事,男子漢有幾個干活的,女人將來要持家,就得賢惠,你慢慢洗著,我歇會去?!?/p>
坦白說,心里一百個不樂意,眼下也不是講道理,倒苦水的時候,回了家再怎么鬧,自己都吃不了虧。
回程的路上,他向我傳達了家人的看法,“我媽不太滿意,覺得你性子急了些,說話不太中聽,沒事你多給她發(fā)發(fā)信息,找補找補感情。”
我沒吱聲,第二天就向他提出了分手,原因說得一清二楚,也不再搭理他和他母親的輪番“致歉”。
孔雀心語:
娟子第一次去婆家,就遭遇這樣的情況,在我看來,感受到了四點不盡人意:
首先,男朋友沒有尊重她,把“見父母”弄成了“親友見面會”;
其次,男朋友只顧著自己的面子,而沒照顧好女方的情緒,還當著一眾親戚的面“指點江山”;
再有,客觀來說,遠來即是客,進門還沒歇個腳,就受到各種盤問,還被要求“善后”,言語之間的上綱上線,更是不尊重的表現(xiàn)。
慢說是未來的兒媳,哪怕就是普通朋友,也沒有理由如此對待,這明擺著是要給自家兒子,找一個任勞任怨的保姆型媳婦,將其放在了一個不平等的位置。
最后,男朋友沒能充分提供情緒價值,絲毫沒起到緩和和調(diào)節(jié)這次失敗見面的作用。
婆媳關系本就棘手,如果再遇到一個沒有責任感,關系拎不清,情商不如意的男人,女人婚后的處境可想而知。
有擔當?shù)哪腥?,才能讓妻子在婆家站穩(wěn)腳,才能給女人一個確定的未來,你說呢?
歡迎留言嘮嘮,你頭一回去婆家,都經(jīng)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