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家長會上,幼兒園老師的一個問題,引起了很多父母的深思。
家長會上,幼兒園老師提問,“睡覺前1~2個小時,父母們都陪孩子們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最開始有不少父母回答說陪孩子玩游戲、看電視,有的父母還會給孩子加餐,或者給孩子洗臉刷牙……
有不少父母發(fā)言后,幼兒園老師請班上表現(xiàn)最出色并且樂于助人,還會講故事給小朋友聽的同學父母來分享。
這位同學的父母分享說,“在孩子睡覺前,一般會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導孩子自己刷牙洗臉洗腳的,還會陪孩子親子閱讀,陪孩子談心?!?/p>
正是是因為這樣,這位寶寶在幼兒園的適應能力也是非常強,是最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孩子。這位同學之所以能夠給其他的小朋友分享故事,也都歸功于每晚親子閱讀的功勞。
原本以為只是簡簡單單的聊天討論,但接下來的事情就讓父母們紛紛開始反思了。
因為有不少父母,雖然晚上回到家,都會陪伴孩子,但大多數(shù)父母,不是任由孩子玩耍,然后自顧自的玩手機;就是陪著孩子看電視,或者玩鬧一陣。
這樣的陪伴對于孩子的成長沒有多少的益處,還可能讓孩子養(yǎng)成很多不良習慣。比如,晚睡、迷戀電視手機等;還有因為晚上玩得太瘋狂,以至于久久都無法入睡,影響睡眠質量的。
最后幼兒園老師總結說,如果我們在每天晚上抽一點時間,陪孩子做好這幾件事,對于孩子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更好地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幼升小這個時期。
第1件事,引導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信對于很多父母來說,在寶寶睡覺前,都會給寶寶洗臉刷牙。而這些事情很多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后,可能還不會讓孩子自己去做,而是直接幫孩子洗。
這樣的做法,看似是關心愛護孩子,實則卻讓孩子失去了一次鍛煉自己獨立動手動腦能力的機會。
寶寶上幼兒園后已經有了很強的動手動腦,已經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父母的我們,已經可以引導和安排寶寶自己做了,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寶寶的獨立能力,促進寶寶的健康成長。
寶寶上幼兒園后,其實我們就可以讓寶寶慢慢的學習自己刷牙洗臉刷牙洗腳,自己脫衣服上床睡覺。從小培養(yǎng)寶寶的這些良好的習慣,對于寶寶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2件事,就是和寶寶談心
相信作為父母的我們,都是非常關心孩子的,尤其是當孩子上學后,父母對于孩子在學校的事情,都是非常關心的,擔心孩子在學校不適應,或者被欺負受委屈。
可能很多父母會在孩子放學后,就急著問這問那,想了解孩子的情況,而事實上,這并不是最好的時機,會讓很多孩子都不愿意說。
其實父母完全可以在晚上睡覺前與孩子談心。先和孩子一起聊聊天,說說知心話,讓孩子的心情放松下來,然后再慢慢的引導孩子分享一些在幼兒園里的事情。
對于寶寶做的好的,就及時給予鼓勵,做的不好的方面,也可以給出一些指導性意見,這樣不僅能夠增進親子情感,還能更好地了解孩子。
第3件事,就是陪孩子一起親子閱讀,講睡前故事
在晚上睡覺前,父母最好不要讓孩子看太久的電視,也不要陪孩子玩得太瘋,這樣都是不利于孩子晚上的睡眠。
最好的方法,就是陪孩子一起親子閱讀,給孩子講睡前故事,這樣不僅可以讓寶寶放松心情,舒緩下來,能夠更好的哄寶寶入睡,還能夠拓展孩子的知識與能力。
陪孩子一起親子閱讀,講睡前故事,并不是隨便拿一本故事書就行的。對于上幼兒園的寶寶,還是需要給寶寶準備一些適合孩子這個年齡段的故事繪本,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給大家分享我常給孩子講的一套《2-6歲睡前啟蒙故事》。
《2-6歲睡前啟蒙故事》這套故事書適合2~6歲的孩子,全套共40冊,每一冊都是一個小故事,只需要3~5分鐘就能夠讀完,這樣也符合上幼兒園階段孩子的閱讀習慣。因為故事太長,會讓孩子感覺厭煩,小孩子正喜歡這樣的小故事。
《2-6歲睡前啟蒙故事》這套繪本是以小孩子喜歡的可愛動物為主人公,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
《2-6歲睡前啟蒙故事》繪本中的內容,涉及吃飯刷牙睡覺、性格養(yǎng)成、情緒管理等多方面的事情,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還能夠幫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幫助孩子們更與其他小伙伴和諧相處。
《2-6歲睡前啟蒙故事》這套故事書配有音頻。我們不僅可以給孩子講故事,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聽故事,這樣也能夠更好的規(guī)范寶寶的漢字發(fā)音。繪本中還配有拼音,當寶寶學了拼音后,還可以作為孩子的拼音練習,幫助寶寶識字。
我們給寶寶講了這些故事后,當寶寶也出現(xiàn)了書中故事的主人公的一些壞毛病,就可以用故事書中的案例,來引導和教教育孩子,這樣更有代入感,能夠更容易被讓孩子所接受和認可我們所說的話。
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反復聽同一個故事,而《2-6歲睡前啟蒙故事》這套故事繪本中的故事,都是孩子所喜歡的,即使反復給孩子講,孩子也不會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