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贛鄱專欄 | 王運美 | 此情"棉棉"(一)
 

文:王運美

紅花結青果

青果開白花

人人家里有

個個都用它

大人總是給小孩子出這個謎語,它的謎底是: 棉花。

棉是鄉(xiāng)村重要的經濟作物,一朵小小的棉花往往凝聚了全家人的心血,也寄托了全家人的希望。在父母眼中,它也是個寶寶,而且特別嬌貴。

我很早就參與了有關棉的勞動,從頭到尾,十分辛苦。

一開始要為棉寶寶打"營養(yǎng)缽",這好像寶寶成長的搖籃。在油菜地里騰出一小塊地,把泥掘松,澆上糞,放些草木灰,復合肥,這些泥就有了特別豐富的營養(yǎng),隔幾天用專門的打營養(yǎng)缽的機器來完成這個任務。

打營養(yǎng)缽時,先兩手握緊把手,把機器插進泥堆,連插幾下,直到機器灌滿了泥,再用力一踩,一個外表光滑的小圓柱體就誕生了,中間有個小窩,是方便放棉籽的,一般放兩粒左右。多放一粒籽是考慮到棉籽的出芽率。這樣做多了一份保險。

打缽子看似輕松,其實辛苦。小孩子總忍不住要嘗試一把,但一是個子小,二是力氣小,往往對營養(yǎng)缽機把握不住,灌泥不飽,壓泥不緊,踩出的泥缽松松垮垮,而且只有半截,這當然是廢品,大人會把小孩趕走,說別誤事,叫你做不如我少抽一根煙。趕功夫的時候,小孩子沒機會試手的,但從小耳聞目睹,長大了自然一試就會。所謂"文人的兒子會用筆,將軍的兒子會甩刀,"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把泥缽子擺放整齊,點上棉籽,棉籽是用藥浸過的,可防鼠害,可防病毒。

打營養(yǎng)缽是個累活,父母鉆在油菜地里,一個個汗流浹背。為了棉籽早日出芽,要搭一個小小的塑料棚,以便保溫,保濕,防蟲鼠害。然后要經常察看,大白天要防高溫,適當透氣,晚上要防低溫,及時蓋好。要及時噴水,打藥。

可以說,棉的一生是十分麻煩人的,從小就開始了。到它長了兩片葉子,就要掀掉塑料紙,讓它日曬風吹,增強抵抗力了。

油菜一割,棉寶寶就要去占領這個陣地了,先把地整平,刨松,再用牛耕出一道道深溝,大人們挑著棉花缽子,再由我們擺放好,四周推上泥,壓緊。棉缽不可擺太密,亦不可擺太疏。若是太密,棉苗長大后開枝散葉,互相撐著,無法舒展,好比一個操場,多站了幾百個學生,人擠著人。若是太疏松,好幾米擺一棵,顯得"地廣人稀",降低了產量。

棉缽由于營養(yǎng)豐富,雜草也是瘋長,它們也要占一席地,分一杯羹,往往喧賓奪主。但芝蘭當道,不得不除,何況是雜草。它錯估了形勢,被人按住棉缽,輕輕拔掉,棄在太陽底下,很快垂頭喪氣了。若是牛筋草,可沒那么好講話。它盤根錯節(jié),占領了整個棉缽,你若是直接拔它,則整個缽子都碎了。這家伙火氣大,它以玉石俱焚的方式告訴人們:對付我可要動點腦筋呢。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往往先按兵不動,讓它和棉苗一齊栽下去,等到棉苗站穩(wěn)了腳跟,再用小鏟子十分細心地將這牛筋草挖走,這時它已無法挾持"人質",也無法牛氣沖天了。

由于一個缽子放了幾粒棉籽,而幾粒棉籽同時出了芽,這樣一缽就長了兩三棵棉苗,仿佛孿生兄弟,一個個都那么可愛,叫人無法取舍,而它們中只能一棵苗活下來。這時主人還是按兵不動,一起栽下去,給它們競爭機會,一段時間后,再剪掉弱小者。

但留誰活下來不能操之過急,要等它們長得地蟲咬不動了才下手。棉的成長也像唐僧取經,要歷九九八十一難,如果過早地只留一棵苗,若是被地蟲咬斷了,這塊地方就絕了種了,正確方法是慢慢來,另外多預備些苗,以便及時"補窠"。

小孩子總是性急,像我,喜歡拔缽子上的草,一拔,整個缽子碎了,浪費了一棵棉苗,還喜歡拔多余的苗,一拔,其它的苗根也松了,栽下去也活不了。因此常挨父母批評。確實,做任何事都是一門學問。

剛栽下去的棉苗望過去東倒西歪,弱不禁風,讓人十分憐愛。農民要頻頻看望,扶持,就像呵護剛剛學步的孩子。他們憑著經驗,細心觀察,總會發(fā)現(xiàn)問題。

若是棉苗蔫了,他會發(fā)現(xiàn)那是地蟲咬斷了,地蟲又叫地老虎,形狀像蠶,專咬嫩苗。從前家家有一雙鐵筷子,是專門捉地蟲的。

若是棉苗黃了,就要施肥。不能直接扔肥料,那樣棉苗會被"辣"死。只能把肥料投進水中融化,再用陶壺淋下去。這是一個繁重的體力活。干旱時節(jié),父親要從很遠的地方挑水,一畝地十幾擔,七八畝地上百擔,父親來回穿梭,我們看他悄無聲息,挺輕松的,其實父親的肩膀早已結了厚厚繭子,那是扁擔壓出來的。我也挑水,十幾擔下來,早已是肩膀紅腫,步履艱難,兩桶水蕩來蕩去,到地里只剩兩個淺半桶。

。

有時父親會在每一桶水里勾一勺糞,混合尿素一起,據說效果完全不同。我們在舀水的時候小心翼翼,但還是弄得一身臭烘烘的,過于小心使我們很容易打碎陶壺,這時又會受到父母責罵:一個壺畢竟值兩三塊錢。

對棉寶寶來說,陶壺就是它的奶瓶。我們小心飼候著這些寶寶,希望它能平安度過童年。

但棉寶寶三步有災,十步有難。前有地蟲咬根,后有蚜蟲吸"血",那蚜蟲小小的,青青的,家族成員龐大,往往鋪天蓋地。它們躲在棉苗葉底下,枝葉間,莖桿上,瘋狂吸食棉苗汁液,拉出甜甜的便液,吸引了無數的螞蟻,十分興奮地爬上爬下。農民們本著兵來將擋的原則,施以毒藥,換來一時清凈。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些蟲子也不例外,僥幸活下來的蟲子獲得了耐藥性,這時農藥要升級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場人蟲大戰(zhàn)至今還在演繹新的戰(zhàn)法??蓱z那些害蟲的天敵如七星瓢蟲卻也被農藥消滅殆盡。

棉的一生好像林黛玉,是個藥壇子,農民背上不離藥水桶,他們喂的藥也年年不同,從前是一六零五,呋喃丹,滴滴畏……后來是甲胺膦……我都記不清楚了。父親肩上總是勒著兩道溝痕,身上總是藥味。

除了體弱多病,棉寶寶還像個闊少爺,處處要人服侍。

稍大些,要給它"脫褲腿",就是去掉多余葉子,"打分丫",就是剪掉多余的枝葉,目的是讓棉苗卸掉包袱,輕裝上陣,減少營養(yǎng)流失。如果不"打分丫",棉苗就會長大量的"二流子丫",所謂"二流子丫",就是看起來很壯實的分枝,其實它只"吃飯",不會長一朵棉花,故曰"二流子"。

父母侍弄這些棉寶寶,就像老師耐心教育他的學生,盡力治好他的毛病,讓他順利成長。

眨眼間,它已成長為翩翩少年,葉初舒展,枝初蔓延,亭亭玉立,含苞待放,葉下多有綠陰,花間翻飛蝴蝶,空間都已填滿,一天一個面貌。

若是一場夏雨過后,則葉更綠,花更繁,莖更壯。此時,它已成長為一個強壯的青年。

此時,施肥漸少,肥太多了,棉花只長個子,少結棉桃。

棉桃掛滿枝丫,垂在地上,棉桿似有不可承受之重。暴雨之后,地土松軟,有的棉桿會倒在地上,根翹在空中,是棉桃太多了,它被壓倒了。

雨后,農民要進地里扶它一把,踩緊根部泥土,父母有時會準備一些小竹棍,給棉桿打撐。這也是繁瑣而細致的大工程。父母彎腰撅背,扶它站穩(wěn),就好像父母扶起他們不小心摔倒的孩子。

在此之前,一場雨,一場草是免不了的,除草是反復要做的事。父母用的耙子柄油光的,口圓圓的,那是使用太久的緣故。父親有時用"天門鏟",很輕巧地鏟起一層草皮,隨手翻在下面,那草頭尾倒置,過不了幾天會死。

棉桿越長越高,地面上能占的空間都占滿了,大人走在里面只露出個頭,小孩走在里面看不到人。隔些時候又要打藥,這時主要打的是"紅蜘蛛"等害蟲或病毒,它們會侵蝕棉花葉子和棉桃,你若是放任不管,則葉子變紅變枯,提前掉光,棉桃也會爛掉。父親個子很高,但在其中也只露出肩膀,藥水把他的手泡麻了,衣服打濕了,回到家,帶著一身的農藥氣味,他趕快洗個澡,換衣服。

版式設計:湛藍

簡介

王運美,中學教師。愛山水,讀書,寫作。

 

香落塵外書齋——香落塵外平臺團隊

總編:湛藍       

名譽總編:趙麗麗  

總編助理:無兮     特邀顧問:喬延鳳  桑恒昌

顧問:劉向東\蔣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張建華\李國仁\楊秀武 \驥亮

策劃部:

總策劃:崔加榮      策劃:暖在北方

主編:煙花    編輯:蓮之愛  朱愛華  

美編:無兮    ETA    玉麗   

編輯部:

總監(jiān):徐和生         主編:清歡

編輯: 風碎倒影   連云雷  

播音部:

部長: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開   過往云煙   眉如遠山   西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棉花白
棉花發(fā)現(xiàn)猝倒該咱辦
棉花不是花
【安徽】周靜雯《棉花的花與果》
雪棉花啊,雪棉花 [原創(chuàng)]
當代作家||【雪白的棉花】◆王永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