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作者【米蘭的小鐵匠】的原創(chuàng)獨家授權(quán)分享
編輯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
坐標(biāo):四川省 成都市
養(yǎng)肉近十載,去年成都高溫大旱,更切身體會到養(yǎng)肉不僅靠喜歡靠熱情,更需要因地制宜,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圖為紫鏡開花)
熟悉小鐵匠的肉友們大多清楚以前我的多肉規(guī)模,僅一個夏天景天少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現(xiàn)在就是所有的家當(dāng)了。前面的就是殘存下來的或者砍頭搶救回來的。而后面花架上的生石花居然只損失了一顆!!!
這是去年秋天最后一次澆水時拍的照片,旁邊邊邊角角或許還有些沒拍到的,大概就是所有的生石花吧!
最早開始養(yǎng)生石花大概是在2018年,那時候才接觸不會養(yǎng),看見大屁股就想買買買。買了好多這種很大的圓陶盆,用種景天的顆粒土養(yǎng)殖。這盆是手機里能找到的為數(shù)不多的那個時期還存留的生石花了。
蛻過幾次皮之后,都變成雙頭了。中間那顆被我移出去住單間了。
住單間的早就變雙頭了,今天才拍的,還沒蛻好!補充說明一下,因為我的多肉都是放在樓頂?shù)?,在老城區(qū)外加樓下修地鐵,所以很大的灰塵,我拍照前一般會少量噴點水。
還有一盆同時期的,當(dāng)時花了100+買的28顆大單頭,現(xiàn)在基本上都是雙頭了。去年秋送朋友喬遷新居了。
最早入坑的生石花都是普通日輪,李夫人,紅窗雜這些大普貨。畢竟貴的也買不起,死了也心疼。圖為一次不算成功的生石花造景,后面也送人了。
前面說到最早開始養(yǎng)生石花用的土是養(yǎng)景天的顆粒土,這種土最大的問題就是顆粒太硬。在生石花生長階段,特別是剛蛻皮給水快速生長的時候,隨著生石花本體的長大,會擠壓它四周的土壤,由于顆粒土剛性太強棱角也分明,屁股花這個血肉之軀肯定碰不過石頭的(雖然它的別名也叫石頭),擠不動的地方就會有很多坑坑洼洼(此處無圖,靠大家想象,畢竟幾年前我也沒想到自己還能分享養(yǎng)生石花的經(jīng)驗??)
第二個問題,就是種景天的顆粒土里面加了較多的泥炭土(因人而異,我的一般是3-4成),泥炭土里面會有很多的細(xì)菌。平時可能還能湊合,一到夏天高溫高濕的時候,生石花分分鐘死絕!記得好像是19年夏天,那個時候也沒特意給生石花做遮雨,有一次狂風(fēng)暴雨橫飛,把放在角落的一盆心疼好生石花(好像是日輪和紫薰拼盤)淋到雨了,第二天又出大太陽,等我發(fā)現(xiàn)的時候整盆已經(jīng)壞了,有些挖出來還想搶救搶救的第二天也化水了,掛得飛快且徹底。
所以,養(yǎng)生石花第一需要的土壤!避開那些堅硬的顆粒土,改用軟性顆粒。包括但不限于鹿沼土,赤玉土,蛭石,珍珠巖,木炭,少許泥炭,魔肥(我沒用過)等等。
至于各種土壤比例我的大致如下,赤玉土3:鹿沼土3:泥炭1:木炭1:蛭石1:珍珠巖1(個人感覺0.5比較合適)。因為買過很多大彩方。所以每次配土的時候直接拿10個彩方出來,按照這個比例挨個倒,最后用盆子裝好拌均勻即可。因為中途換過手機,好多圖片都找不到了,拌土照也無。
上述配土只是個很粗略的比例,具體到栽種細(xì)節(jié),是需要根據(jù)自己石生花大小來調(diào)整的。比如種植直徑較大的母本,赤玉土和鹿沼土的顆粒直徑我比較傾向3—6mm的,炭粒我會選擇竹炭顆粒3—6mm的。泥炭我都是買的播種泥炭,個人感覺跟普通泥炭還是有些區(qū)別的,也比較干,用的時候需要用手搓碎,那些搓不碎較大的土團會挑出來不用。
對了,拌土的時候我會用事先配制好的高錳酸鉀溶液噴灑,一邊拌一邊噴然后拌均勻。一是對土壤起個殺菌的作用,二是對土壤一個少量澆水保濕。盆的選擇到就更簡單了,主打加厚大彩方(大致是10cm*10cm*10cm的)。結(jié)實、好用、不占地!
盆土準(zhǔn)備好,那肯定是要上肉了。但是上肉其實也是有挺多講究的!第一,要修根。一般是只留1cm左右的主根,其他的都剪掉。第二,晾根。之前有看到過一篇文章說是晾根時長和根的粗細(xì)大致有個關(guān)系是根有多粗(單位mm)就晾多少天。所以我一般修根后會放在花架下1-2周。第三,泡澡。一般用生根粉或者相應(yīng)的殺蟲藥來泡。但是我基本上沒有操作過這一步。
最后就是上盆與澆水。因為配土?xí)r已噴過高錳酸鉀溶液,所以是等根晾好后潮土上盆的。種好了看天氣情況,一般一周后再澆水。
因為生石花的長大方式是蛻皮,所以澆水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成都一般要從三月中下旬開始給水。我一般會等看皮完全蛻掉后才給水。
圖為弁天特寫
簡單點呢,生石花給水頻率差不多就是:
三月蛻皮結(jié)束后開始給兩次
四月五月六月都是三次
七月停
八月給兩次(視情況而定)
九月三次
十月三次
十一月二次,十二月一次,一月二月都停
遇到陰天停。因為成都冬天太陽很難得,所以我一般十二月中下午開始斷水,一直到第二年三月中下旬,這期間是一滴水都不會給,也做了遮雨。每個地方的太陽光照時長不一定,請勿照搬!
圖為KO特寫
生石花的澆水,整體來說也是干透澆透。通風(fēng),光照足,不淋雨,夏天高溫適當(dāng)遮陽,做好了這些工作,你的生石花也會美美的!
紅弁天特寫
澆水前
澆水幾天后。紅弁天
說完了養(yǎng)護,再來聊聊播種。播種生石花我是從2019年秋天開始的,這個記得很清楚,因為播種沒好久過年回湖北老家就碰到了疫情,等回成都的時候播種苗只剩二顆菊文章了…看得出這是今年四蛻的么??
生石花一般是在9-10月開花,花色大多為白色或者黃色,還有其他顏色的,比較少見(個人見識有限)。
視頻為綠紫薰開花
開花花。這個不知道叫啥(也許是忘了)
后面幾年,每年秋天都有播種。這個是21年秋播的!當(dāng)時9月成都封城,買的土一直不到,播的太密集了,所以今年到現(xiàn)在長勢都不太合我心意。
這是專注多肉生石花培育的菜刀老李總結(jié)的實用經(jīng)驗,大家可以借鑒一下。
生石花配土:,赤玉土+鹿沼土另加木炭和魔肥,另外在底層土里會混一點點的泥炭土,小苗一定要用細(xì)顆粒。細(xì)顆粒長苗,粗顆粒保行。生石花是如此,其他植物也是。小苗用大顆粒很快就疆死。拌土是拌兩次,第1次拌2/3的量,加一點泥炭。拌的時候要噴水。不然上盆以后,泥炭是泥炭,顆粒是顆粒,容易分離。這個裝在盆的下面2/3,另外1/3拌的時候不加泥炭,相當(dāng)于鋪面。因為生石花的植株本身是有一部分,要放進(jìn)這一層土里。這層土最好什么,有機質(zhì)都不需要。而生石花的根,都在下層,尤其是須根。所以,泥炭放底部最好。
結(jié)合老李的經(jīng)驗,我簡單說下我的播種方式。一次性飯盒若干(帶蓋子,我現(xiàn)在用的都是700ml的飯盒,多裝點土,長得更大些),鐵絲一根,鐵絲燒紅了在飯盒底部戳洞。配土還是和養(yǎng)護時的成分比例差不多。但是前面說的那些顆粒土都會換成1—3mm直徑,炭粒會選擇稻殼炭。
戳好盆,拌勻土后也不要著急,還有一步。直接把裝好土的飯盒(裝飯盒容量五分之四左右的土)用高錳酸鉀溶液浸盆,我常常是泡一晚上,第二天再播種。圖為二蛻top red 。
一切準(zhǔn)備妥當(dāng)后,那當(dāng)然是開始播種咯!但是問題又來了,生石花的種子特別小,怎么播?這里我說二個方法。第一種是點播,具體操作就是用牙簽等尖銳細(xì)物一顆一顆粘種子然后點在土壤面。此方法好處是播出來的生石花均勻整齊,第二年可以不用移苗,壞處就是費眼睛,費心力。誰播誰知道……
圖為酒紅靈耀及退化株
所以我用的都是第二種方法——撒播。具體操作就是找一張較硬的便簽紙,對角輕微折一下,把種子倒在紙張上鋪開,一手持紙一手拿牙簽輕輕戳,利用紙的彈性慢慢把種子撒出去。
圖為三蛻的KO.品種不是很好。
此方法好處是相對便捷省時省力,壞處就是經(jīng)常會撒得不夠均勻,有的地方會撒多了長大就密密麻麻(個頭就很小,有的地方撒少了就稀稀拉拉(個頭會大些)。兩種方法各有利弊,大家自取。如果有更好的播種方法,也請告訴我一下!圖為二蛻的KO,這批品種不錯。
二蛻KO
二蛻酒紅靈耀
二蛻酒紅紫薰。
播種完畢,蓋上飯盒,置于花架第二層(通風(fēng)好散光足)。一般1-2周都會陸續(xù)出苗。這期間,每天開蓋通風(fēng)半小時,其他時間都蓋著。
圖為柘榴玉
最后就是小苗的澆水問題,我是一直用托盤裝水后直接浸盆的。比較省事,也不容易沖壞小苗。秋播的小苗第一年不用斷水,因為成都冬天溫度基本上零上,所以冬天我一般會挑出太陽的時候浸盆。圖為買的菊文章,今年都變雙頭了
菊豐收的一年
圖便宜買的大群生,結(jié)果到手才發(fā)現(xiàn)是李老人…
播種的紫鏡,結(jié)果里面也不知道幾時摻了生石花的種子,長得還挺好。
快蛻完皮的綠紫薰,新皮顏色是最好看的
待蛻皮的綠福來
top red
連蛻的麗虹玉
比較喜歡看到這種狀態(tài)的屁股,真替成都的太陽著急
全文寫到這基本上就結(jié)束了。以上均一個坐標(biāo)成都的個人養(yǎng)護及播種相關(guān)的一家之言,不是專業(yè)只為愛好。
最后,特別鳴謝老李菜刀在養(yǎng)生石花路上的無私指導(dǎo)與幫助,每年的種子都是他送的。對不上生石花的名字也是實時請教??????感謝Qinger,皓月,凱旋(就不一一點名了)等肉友送的實操生石花。望各位肉友因地制宜各取所需,養(yǎng)出自己喜歡的屁股花。
百科君碎碎念:現(xiàn)在的生石花價格已經(jīng)非常親民了,大家可以嘗試養(yǎng)養(yǎng),確實比景天省事很多,播種、開花、蛻皮也都是養(yǎng)生石花的樂趣之一!
昨晚分享了一段小鳥吸食多肉花蜜的視頻,看大家伙都挺感興趣,今日春分,當(dāng)與鳥兒共敘春意,那就再分享另一段再百科大棚中記錄的小鳥與多肉花兒親密接觸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