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推送回顧:
?? 誰說夏天的多肉注定沒狀態(tài)?。ǜ脚渫龄伱娼?jīng)驗)
?? 微距鏡頭下的美麗肉肉們
感謝作者“大太陽先生”的原創(chuàng)投稿分享
公眾號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編輯整理:百科君
我相信大部分熱愛園藝的同學都熱衷于追求細節(jié),力求極致的完美。我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糾結(jié)各種介質(zhì)的真假;糾結(jié)于顆粒的種類和大小。每次看見配土都只是介紹比例,沒有介紹種類和大小。對于那些追求細節(jié),力求完美的同學,粒徑多大的砂叫做粗砂就能讓他糾結(jié)一整天。我也一樣,曾經(jīng)一棵月季種歪了,三伏天我能一天移三遍。我的配土經(jīng)過了3次改良,最終成型。
第一次改良,我摒棄了珍珠巖,實在太輕,固根作用太差;親水性也差,所以一澆水就跑。一般用來增加基質(zhì)的空氣含量。不推薦加入配土。
第二次改良,我摒棄了鹿沼土,一般和赤玉土作比較,總的來說鹿沼土比赤玉土軟,太容易粉化,而且鹿沼土呈酸性,不宜多放。
第三次改良,完全摒棄了各種化學肥料,原因是它貴我窮。
配土分為四種:葉插、播種、小中苗,大苗。
我用的介質(zhì)包括:德國大漢413泥炭、德國大漢422泥炭、蛭石、椰糠、赤玉土、硅藻土、火山巖、麥飯石、綠沸石。
德國大漢422泥炭:中纖維,適合中、大苗,個人認為422在種植多肉方面,是最優(yōu)質(zhì)的泥炭,是最佳選擇。
赤玉土:二本線比三本線略軟,三本線要硬一些,不易粉化。10%-20%的赤玉土生根效果最好。
火山巖:高透水性、高通氣性好,且質(zhì)量較重。
麥飯石:土壤平衡性強。我經(jīng)常用于拌土和鋪面,個人認為麥飯石是最優(yōu)的鋪面石,重,不易粉化。
稻殼炭:改良土質(zhì),改善PH值,增加土壤鉀肥含量
葉插配土:40%顆粒
(泥炭20%+蛭石40%+赤玉土20%+硅藻土20%)+5%稻殼炭
泥炭:德國大漢413
蛭石:2-4mm
赤玉土:三本線2-4mm
硅藻土:2-4mm
播種配土:30%顆粒
(泥炭45%+蛭石15%+椰糠10%+赤玉土15%+硅藻土15%)+5%稻殼炭
泥炭:德國大漢413
蛭石:1-2mm
椰糠:篩去過長的椰絲
赤玉土:三本線1-2mm
硅藻土:1-2mm
小中苗配土:40%顆粒
(泥炭35%+蛭石15%+椰糠10%+赤玉土10%+硅藻土10%+火山巖10%+麥飯石10%)+5%稻殼炭
泥炭:德國大漢422
蛭石:2-4mm
椰糠:篩去過長的椰絲
赤玉土:三本線2-4mm
硅藻土:2-4mm
火山巖:2-4mm
麥飯石:2-4mm
大苗配土:50%顆粒
(泥炭25%+蛭石15%+椰糠10%+赤玉土10%+硅藻土10%+火山巖10%+麥飯石10%+綠沸石10%)+5%稻殼炭
泥炭:德國大漢422
蛭石:3-6mm
椰糠:篩除椰絲,保留5-20mm的椰絲
赤玉土:三本線3-6mm
硅藻土:3-6mm
火山巖:3-6mm
麥飯石:3-6mm
綠沸石:3-6mm
個人見解,班門弄斧。
最后以我的多肉終結(jié)者結(jié)尾。
聲明:本文由文章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公眾號立場。
版權(quán)聲明:百科君尊重原創(chuàng),向原創(chuàng)者表示感謝。轉(zhuǎn)載文章前均會向作者申請授權(quán),如有疏忽還望原作者見諒;部分文章無法查明原出處,故暫標注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百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