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6月初的一條重磅消息,首款由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DC)維迪西妥單抗(RC48-C014)獲得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NMPA)批準上市,我國終于有了第一款自主研發(fā)的“生物導彈”! 而維迪西妥單抗并非唯一一款有潛力沖擊中國市場的ADC藥物,同靶點還有多款ADC已經在各項臨床試驗以及全球性腫瘤會議上公開了出色的療效數據。 其中,ARX788作為一款由華人背景深厚的公司Ambrx Inc.研發(fā)的新藥,已經在中國患者的臨床試驗中取得了非常出色初步數據。 晚期轉移患者,緩解率42%! 根據2020年底的圣安東尼奧乳腺癌研討會(SABCS)上公開的、以中國患者為受試群體的臨床試驗數據,共計42例病灶可評估的受試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接受了ARX788治療,整體緩解率為31%;且每3周接受1.3 mg/kg劑量治療的患者緩解率更高,達到了42%。 早期公布的19例患者小型試驗數據則顯示,患者ARX788治療的整體緩解率為74%,疾病控制率達到了100%。 什么是ADC?“生物導彈”引領精準治療新時代! 從結構上來說,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DC)由單克隆抗體、細胞毒性藥物以及兩者之間的連接物共3個部分組成。 其中,抗體負責“精準制導”,抵達特定的環(huán)境(即部分特殊的與癌細胞相關物質濃度較高的部位)之后連接物斷裂,釋放出作為“武器”的細胞毒性藥物(化療藥物或靶向藥物),對癌細胞造成有效的殺傷。 ARX788的結構圖 圖片來源:ADCREVIEW 這樣的特點使ADC藥物具備了更強的靶向性,能夠將更高的藥物濃度集中于靶部位,一方面提升了對癌細胞的殺傷能力,一方面減少了藥物對正常細胞的傷害,在提升療效的同時降低了副作用。 作為一種比靶向藥物更有“靶向性”的全新藥物類型,ADC藥物的“競爭對手”通常是一些已經上市、療效的得到充分認可的靶向藥物,比如最經典的HER2抑制劑之一曲妥珠單抗。 兩款HER2靶點的ADC藥物Enhertu和T-DM1都已經進行了不同規(guī)模的頭對頭試驗,對比這兩款藥物與曲妥珠單抗之間的療效差距。結果非常明確,不論是在一線治療,還是在后線治療或耐藥后的治療當中,ADC藥物都能展現(xiàn)出比靶向藥物更好的療效。 可以說,這類被譽為“生物導彈”的新型抗癌藥物,正在引領著一個癌癥精準治療的新時代。 目前,ARX788的中國中心臨床試驗正在招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有需求的患者,以及希望參與臨床試驗、嘗試新藥的患者,可以聯(lián)系全球腫瘤醫(yī)生網醫(yī)學部(400-666-7998)了解詳情或進行申請。 “匯”抗癌系列 *基因藥物匯提醒:本文中涉及的藥物及方案仍處于臨床研究階段,數據來源為已經發(fā)表的論文或會議摘要,僅供專業(yè)人士參考,不能作為真實世界應用效果的保障。新藥臨床試驗應在醫(yī)生或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進行,基因藥物匯不建議患者自行使用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一款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