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屬于你的【光年之外】
文|丹丹
圖|網(wǎng)絡(luò)(侵刪)
排版|丹丹
嗨!大家好!我是小張生活學(xué)園的【小張】關(guān)注我,溫暖你,我用真誠的心寫下這個世界的溫暖事跡。
關(guān)注我,走進你的心,我慢慢寫,您靜靜看,您可以一邊聽著歌曲,一邊看著我的文字,“我們一起來到孩子的魔法屋【遨游太空】吧!”
知乎上,有人發(fā)來邀請,問道:自家孩子在眼前晃來晃去,不由自主地想罵、想揍,怎么辦?
當(dāng)我看到這里,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不至于吧!
關(guān)于【想罵、想揍】的原因很簡單:
首要因素來自手機,
其次是不守承諾,或是沒禮貌,
總以為眼淚可以解決問題.....
同樣是愛玩手機,我用了10歲大和8歲大的男孩為例。
10歲大的男孩,每次接過手機,總會引來弟弟妹妹的圍觀。坐在一旁的弟弟妹妹,看著哥哥玩得起勁,便會對哥哥說:我可不可以也玩一局?
哥哥回答:等我這一局玩完先。玩了好久好久,甚至弟弟妹妹坐不住了,會對哥哥嚷著說:該我了沒?
見勢不對,剛好我在場,對10歲大的男孩說:能不能輪流玩呢?這才讓10歲大的男孩當(dāng)起了圍觀者。
游戲中,每每見到弟弟妹妹玩的步驟不一樣,10歲大的男孩又喜歡插嘴,甚至用手一“奪”而去,惹得弟弟妹妹那是“鬼哭狼嚎”地嗷嗷叫......
當(dāng)時又是玩到了超時的時候,便會試圖和10歲大的男孩說:手機該上繳了吧?
10歲大的男孩還沒想過妥協(xié),因此沒有想過繳械,為了不影響他,作為大人的我,唯有“奪”了過來,而10歲大的男孩還是沒有停止,開始和大人的我相互爭奪,并把手機弄得是“四分五裂”,還是執(zhí)著著他的行為。
這樣的行為,令有幸參與的人看到過,對他說:不能這樣的!而他還沒意識到他的錯誤,居然朝她一吼“我的事情,關(guān)你什么事”......
同樣愛玩手機的8歲大男孩,接過手機,在無人的時候,他總是安靜地玩了起來。到了后來,哥哥和妹妹來找他玩了,尤其在哥哥問他“我能不能也玩一會呀”時,他不假思索地遞給了哥哥,然后和妹妹一起玩起了游戲。
等到玩累之時,對哥哥說:輪到妹妹玩了吧?哥哥聽著8歲大男孩的請求,隨手遞給了妹妹,妹妹接過手機,坐在那里玩了起來,哥哥在旁一邊看著她玩,一邊指導(dǎo)著“該怎么玩”,令我看著這情景,不禁豎起了拇指,“哥哥真棒!真是個好哥哥!”
尤其在他們爸媽快要下班的時候,8歲大男孩知道家長不同意,甚至?xí)绊憚e人,也很是主動地把手機還給了大人。
這一切讓我看在眼里,我發(fā)現(xiàn):8歲大的男孩比10歲大的男孩懂事、柔軟,我告訴10歲大的男孩,看同樣玩手機,可8歲大的男孩比你自律,這是其一!
其二,或是他的心里知道,手機該放下還是得放下的,不能沉迷吧!所以,當(dāng)大人要回手機時,他懂得遵守承諾,而不是像你(10歲大)這樣的,總覺得玩不夠,還總得靠“奪”來解決事情。
“奪“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莫過于「以為眼淚可以解決問題”,像6歲大女孩這樣。舉個例子來說,記得那天,當(dāng)妹妹手里握著罐頭,看著8歲大男孩正在享用,可她也想試一試,然而,可憐的瓶蓋阻止她的“想吃”。
她開始求助于一旁的哥哥,哥哥并沒有幫助了她,還回絕了她“我不會呀”,這讓妹妹感到更是無助了。又開始表演了“哭功”。
這時,小哥哥出現(xiàn)了,問她“怎么了?”
她回答:罐頭的蓋子打不開了。同樣的話是“我也不會呀!”這讓妹妹更是無助地哭了起來。
鬧了好久好久,始終沒有停下來。心疼她的小哥哥終于選擇了幫助妹妹,“喀嚓”一聲,蓋子被打開了,而罐頭也因此被打開了,妹妹這才開心地坐在一旁吃了起來,而我見到這樣的情景,對她說:妹妹呀,你就是覺得【哭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這是錯的,你知道嗎?”妹妹點了點頭。。。
后來,10歲男孩“毛病”又犯了,蹭趁此機會,令我打開了話匣子。
“來,我問你,手機可以用來干嘛的?”
10歲大的男孩回答:干活。
我又問起了他“那你覺得什么樣的活是可以用到它的?”
我看著他一臉“不知道”的樣子,回答了他,我使用手機,是為了學(xué)習(xí),我會選擇看書,在網(wǎng)上找資料。比如,作為一個職業(yè)者,我用微信的原因,更多是吸取網(wǎng)友的信息。
所以,我會參考著網(wǎng)友的討論、交流,甚至在必要時,我會選擇提出問題,提取他們的意愿,進行思考,從中獲取我想要的答案。
從這里看來,手機是個好東西。
“看,我可以清晰地判斷出角色與角色的關(guān)系”,
由此可見,它對你還是有幫助的。
我是個愿意動腦、熱愛學(xué)習(xí)、懂得發(fā)現(xiàn)的孩子。
看這個我們愛玩的游戲就是個好的例子。其實,它就像90后愛玩的「王者榮耀」一樣,是當(dāng)下的「潮牌」。
我們通過發(fā)現(xiàn),來解答心中的“疑團”,解決日常里的“荒蕪”,我們愛分享,告訴他們,我們的「所見所聞」,它是個怎么樣的東西…“為什么我們會有想打、想揍的念頭呢?”
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受了情緒得挑撥」“那為什么我們克制了想罵、想揍的念頭?”理由同樣很簡單,那就是「包容的力量」,這或許就是---「愛和平?!?/span>我們也在慢慢地成長著……
作為家長,有所擔(dān)心,并不是不對的,可我們該怎么引導(dǎo)孩子正確使用手機呢?
首先我們告訴孩子,手機用久了,第一是影響學(xué)習(xí),第二是導(dǎo)致近視。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希望孩子在【不吼不叫】的情況下,自主地管理使用手機和時間呢?
在此,我喜歡王宏、鐘思佳的《兒童時間管理效能手冊:30天讓孩子的學(xué)習(xí)更主動》提到的“三表一錄”,我覺得它是蠻實用的,感覺對于育兒顯著的是“一立三高”(建立時間觀念、提高做事速度、精度、效率),立竿見影,有效達到教育目標(biāo)---近期提高孩子做事效率、遠期配擁有責(zé)任感的孩子。
所謂“三表一錄”,泛指時間表、星星表、禮物表、美言錄。
舉個例子。以前不久聽過孩子嘴里念叨著的“小紅花”事件來說,當(dāng)時的我很是疑惑的,從未感興趣過,就在時隔多日后的今天,突然想起了他們的一點經(jīng)歷,讓我明白了書中的含義。
'“為什么我想得到紅花呢?”原因很簡單,有了小紅花,我感到光榮,它們給了至高無上的是自信,起到排憂解難的作用。它是一種責(zé)任感的使然,催促著我的成長。
以前不久為例,6歲大的女孩撿起抹布,就對著桌子擦擦擦,并吩咐我“來,一起做吧?”
為了配合她的工作,我當(dāng)場就應(yīng)了下來。并對她說:對呀!作為孩子,除了做作業(yè)之外,我們還可以幫助大人完成家務(wù)的。
她高興地,這擦擦那擦擦,然后跑到媽媽的跟前,對媽媽說:我擦桌子了。媽媽望著她“真乖”,并遞出了一朵小紅花。她興高采烈地來到我的身邊,對我說:看,我有小紅花了。“嗯!真棒????”由此可見:小紅花,是一種贊賞,能讓孩子得到滿足感,也能讓孩子感到幸福的快樂,油然而生,學(xué)會了承擔(dān)責(zé)任,學(xué)會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像在8歲大男孩拎著桶子,一般大人問著“要不要幫忙”一樣,他回答的“我已經(jīng)找到技巧了”,使人欣慰地表揚起了他“真棒!”
孩子們因為得到了小紅花的獎勵,更是滿意地渴望繼續(xù)努力了。從這些小事上,讓人明白了:培養(yǎng)孩子的責(zé)任心,從小事做起?。?!
為感謝一直默默關(guān)注我的小伙伴們,小張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給大家準(zhǔn)備了以下的小禮物:
24小時內(nèi),文章閱讀量達到近期推文平均閱讀量后,每滿500閱讀量,獲取小紅包一個(不含惡意刷量和系統(tǒng)推薦)。
所有活動獎勵根據(jù)當(dāng)月收入情況進行調(diào)整。(只要發(fā)展得好,獎金也會逐漸豐厚哦~)
作者簡介:號主小張,86年南方女孩,熱愛思考,獨自一人運營公眾號,日常分享自媒體干貨|個人精進|生活成長,想做一個【眼中有光心中有愛】的女孩子,站在自己的熱愛里閃閃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