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清淚?!?/p>
古往今來,詩人筆下關(guān)于「心碎」的描寫總能直擊心臟,引發(fā)共情。當我們真的傷心欲絕時,確實能感覺到到胸口像被一只手蹂躪、撕扯一般,一陣陣的酸疼。
傷心難過的時候,陪著你哭泣的,還有心臟。今天小樂來跟大家聊聊,傷心時為何心臟也會跟著痛。
01
心臟很敏感,會“察覺”到喜怒哀樂
心臟像個永不停歇的水泵,隨著搏動,通過舒張、收縮將血液輸送到全身。這個長得像桃子的核心器官,對體內(nèi)的激素變化非常敏感。
當遭遇失業(yè)、失戀、親友去世等人生變故時,交感神經(jīng)會分泌大量腎上腺素、皮質(zhì)醇等激素。這些激素突然侵襲心臟,心臟的跳動會突然“滑坡”,這是心臟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導致胸口酸、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越難過,癥狀越明顯。情緒平復(fù)時會回歸正常。
另一方面,情緒也會影響人的生理感受。情緒越負面,對疼痛的感知越敏感,哪怕是小小的一道傷口,疼痛感也會被明顯放大。所以心臟難受的癥狀也更明顯。
圖源:pexels.com
02
“心碎”的感覺,或許是為了讓你活下來
有心理學家認為,難過時的“心碎”感有進化學意義。人類的成長期很長,有十幾年的時間,需要一直依附父母保護才能健康存活。
而喚起父母保護欲最好的方式,就是哭聲。不管是身上疼了,還是心里難受,只要一哭,父母就會想辦法幫忙解決。
這種求生方式刻在了人類骨子里,在這些心理學家看來,難過時的“心碎”衍生成了一種信號——當人類成年,“心碎”感會提醒自己別再沉迷于悲傷中,要盡快調(diào)整狀態(tài)、平復(fù)心情,別老讓自己“疼著”。
圖源:pixabay.com
03
還有極少數(shù)人,患上的是「心碎綜合征」
這種病的患者中,中老年女性發(fā)病率高于同年齡段男性,患者一般在痛失雙親、伴侶、子女或?qū)櫸铩⒐善贝蟮?、事業(yè)重挫后,應(yīng)激過度,患上此病。主要有下面3個分型:
1. 患者心臟的交感神經(jīng)受體在「左心室基部」與「左心室心尖」的比例不一樣,當傷心、受到驚嚇或感到壓力時,左心室心尖不收縮,而左心室基部強力收縮,導致心尖變成氣球一樣的形狀,這種最常見
2. 患者心室中部運動功能減退,而心尖正常
3. 患者心室基底部運動功能減退,而心室中部和心尖正常
具體表現(xiàn)為胸部劇痛、呼吸困難、暈厥和心力衰竭,極少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肺水腫、心臟驟停、心源性休克或嚴重心律失常。
已經(jīng)有科學研究證實,55歲以上的中老年女性患上此病的風險,比55歲以下女性高出5倍,比男性高10倍。尤其是絕經(jīng)后的女性、性格暴躁或容易應(yīng)激的人,更應(yīng)該小心。
圖源:pixabay.com
時間能治愈一切,「心碎綜合征」也是如此。這種病沒有特效治療手段,大部分在幾周后能自己痊愈,無需過多的干預(yù)治療。而且癥狀和心絞痛等其他心臟疾病相似,冒然就醫(yī)的話,反而容易被誤診。
但如果你每次情感情波動后,心臟不適很明顯,且久久無法緩解,甚至沒有任何情緒起伏時,心臟也會難受,就要提高警惕,去看醫(yī)生了。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pixabay.com和pexe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