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樂樂你能不能給叔叔也吃一口巧樂茲?。俊?歲的樂樂嘴角掛滿了巧克力,一邊吧唧著嘴巴,一邊毫不猶疑的將手里的棒冰遞給身邊的大人,說到:“吶,給你!”大眼睛卻直勾勾的盯著棒冰?!澳慵液⒆诱娑掳?!”樂樂媽媽欣慰謙虛著:“沒有沒有,這孩子可皮了。”但看向孩子的眼神格外溫柔~
生活中我們大人總喜歡試探性的去挑逗孩子,看看孩子的反應是不是我們所預期的或者喜歡的。搶孩子吃的,搶孩子玩的這種行為其實是錯誤的,孩子根本理解不了大人的深意,只會覺得大人是不是要搶走自己喜歡的東西,做出對他不利的舉動。但是孩子又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往往我們會看到的是孩子的嚎啕大哭,大人的無措。
而且這樣的行為時間久了也會讓他們的膽子變小,面對大人都是畏畏縮縮的。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學會合理的拒絕挑逗是家長需要引起重視的。如何讓孩子養(yǎng)成拒絕挑逗的習慣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做家長的可以代入挑逗者這個角色,過程中跟孩子說遇到其他人的這種行為應該口頭表示自己的想法,例如能接受給對方關于玩具、其他物品一類的就說可以給你,但是你用完得馬上還我。關于食用食品的就可以說可以給你嘗一點,但是我自己得留點或者你得給我留點。不能接受的話就告訴對方這個東西是誰誰買給我的,我特別珍惜所以不能給別人。如果是吃的話就說這個是誰特意給我買的,他叮囑我不可以給別人吃的。
這種有商有量的方式會讓大人瞬間拔高你在他心中的形象,聰明的大人他知道你表達的意思,也就不會再為難孩子了。而且孩子養(yǎng)成這種習慣能夠培養(yǎng)他的處事應對能力,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