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課時間:11月15日-1月15日
結業(yè)發(fā)證書,頒獎典禮
@點擊上方音頻,安靜下來慢慢聽
最初開始寫作,一是源于熱愛,是骨子里的喜歡,二是為了傾訴,為了舒散心結,從沒想過能賺多少錢。
我是一個內(nèi)向寡言的人,什么事情都喜歡悶在心里,不與外人說,而且喜歡鉆牛角尖。
事情多了,悶在心里久了,就會出毛病。于是,那幾年,我經(jīng)常失眠。一失眠,一些舊事就會涌上心頭,然后就更睡不著。
于是就起床,拿筆開始寫,胡亂發(fā)泄一通。辦公用的薄薄的筆記本,我一次能寫半本。
寫完之后心里很舒服,很開心,然后再銷毀,讓這些心事從此消失。
一直以來我都是用這種方法療傷。
那時候公眾號很火,偶然機緣,我從公眾號里加了作家李菁的微信,通過李菁老師,我鏈接到了別的作家,進入了寫作的圈子。
他們舉辦讀書會,學攝影,做公眾號以及其它自媒體平臺。
這個圈子我好喜歡呀,好像找到了同類,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當時心想:這就是我喜歡的生活呀。
當天晚上我翻來覆去睡不著,反復看文友們的朋友圈。他們那么年輕,就覺醒那么早,知道自己要什么。
他們是那么上進,那么有活力,那么有情懷。有的已經(jīng)寫作八年,有的經(jīng)常發(fā)表,有的出了幾本書,在不同的行業(yè)里做著同樣的副業(yè)——寫作。
他們都是榜樣呀。
反觀之下,身為同齡人,我是那么迷茫,原來這背后信心的喪失,是因為沒有持續(xù)學習做后盾。
于是,我花了1000元,毫不猶豫報了第一個寫作班。付完款后,當時已經(jīng)夜里十點半了,對于作息規(guī)律的我來說,這個點已經(jīng)是“深夜”了,因為我平時晚上八九點就上床睡覺的。
從那以后,我每天的任務就是看書,寫文,聽課,編輯自己的公眾號和自媒體平臺。
一晃,三年了。三年前的十月,我正式給自己制定寫作計劃,當時的夢想就是出書,文章發(fā)遍大小報刊,沒想到實現(xiàn)了一個。
更重的是,我再也不胡思亂想了,性格改變很大。
雖然有句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想說,這也不完全對。因為寫作,我把讀進去的知識再輸出,長期思考,練筆,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
一些小事情打不倒我,再也沒有了玻璃心。我從一個溫柔多愁善感的小女子,變成了有主見的“大姐大”,知道萬事靠自己,擁有強大的內(nèi)心。
從前,下班后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看書、上網(wǎng),聽音樂,聽到一點吵鬧聲就心煩意亂,傷春悲秋。
現(xiàn)在,下班后我徜徉在書的海洋,外面再吵,我充耳不聞,雷打不動。漸漸忙起來,開始有編輯跟我約稿,有時間就寫自己的書稿,做自媒體平臺,忙得不亦樂乎。
今年疫情,很多人擔心裁員,我卻淡然處之。最壞的處境,我沒有了工作,但我還會“手藝”呀,我會寫作,會設計,有自己的自媒體平臺。這幾樣足夠我賺零花錢了。
這些“才藝”,是可以在家辦公的,不受場地限制。而且因為今年的特殊情況,寫作顯得尤為重要。記得年初,很多企業(yè)無法復工,我們一群寫作者寫頭條,百家號,每天都有收益,還能漲粉。
我記得圈里有個作者很厲害,她一篇文章賺4500,還有一篇5000多,兩篇文章收益有1W。她寫的是明星,幾千萬閱讀量,所以收益很高。
一邊長知識,一邊賺零花錢,背后還有穩(wěn)定的工作支撐。現(xiàn)在,我找到了方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
最近,我又報了攝影進階課,精進攝影水平。
算下來,這三年,我知識付費,花的錢也不少了。但我不后悔,因為物超所值,我加倍賺回來了。
還會有第五年,第十年,第二十年……
與寫作來個終生之約。
寫作是一場馬拉松,不到最后誰也不知道結果。把愛好堅持下來,說不定有一天,它會變成你的主業(yè)。
慶幸當初,我義無反顧報了寫作班。
如果你很喜歡寫作,那就拿起筆寫吧,一邊療愈,一邊成長。
書寫帶領人:柳兮
柳兮,中原女子,現(xiàn)居昆山。
期刊作者。當?shù)刈鲄f(xié)會員。平面設計師。寫作者。攝影愛好者。
作品見《知識窗》《金陵晚報》《農(nóng)民日報》《新蕾》《廈門晚報》《自學考試報》《黃石日報》《現(xiàn)代家庭報》《南京日報》《中國審計報》《勞動午報》《大眾文化休閑》《故事家》《人民代表報》《淮河晨刊》等。
已出版散文集《陽光暖暖 流年珊珊》,第二本書即將出版。
出版小青春美文系列圖書《把世界放在耳邊》《拉著我的手》《十萬種鄉(xiāng)愁》《我在未來遇見你》等合集8部。新媒體文散見各大自媒體平臺。今日頭條原創(chuàng)加V作者,百家號認證作者。曾獲今日頭條“青云獎”。
開課時間:11月15日-1月15日
授課地點:微信群/荔枝微課等平臺,無限回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