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兮
經常聽到個人品牌、個人IP這樣的詞,那么,什么是個人IP呢?
有人總結了一下:個人IP就是你擁有的標簽,比如你的身份,你的特長,你能提供的價值。
這幾樣結合起來,就可以讓別人記住你,從而漸漸形成自己的影響力。
比如我的個人IP是寫作者,平面設計師,美文寫作導師。我的特長是寫作和平面設計。那么我在所有的自媒體平臺都會給自己打上這個標簽,當熟悉的人看到我的名字,就會想到我是個作者,我會設計。
剛開寫作課的時候,有一次我寫了一篇文章,里面分享了我的寫作經歷,被百度推薦,很多文友給我留言,有十幾個人加我微信,還有兩人報了我的寫作課,收了7000元。另外還有人請我給他的文章付費點評。
也許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一篇文章帶來7000元收益,這給了我極大的鼓勵。
這篇文章無論是在公眾號還是百家號,閱讀量相對來說較高。而且我發(fā)現(xiàn)只要分享自己的經歷,轉發(fā)率和閱讀量都比較高,也有很多人加我。
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寫自己的故事,然后發(fā)布在各個平臺,幾乎每天都有文友加我。而且有的人加了之后毫不猶豫請我點評,或者報我的課。
其實我也不是有意為之,我寫的都是真實經歷和切身感受,所以比較誠懇,這些讀者是能感覺出來的。沒想到我在無意之中,給自己打造了個人IP。
前幾天,我的一篇文章《那些讀過的書,終將成為你的氣質和風骨》被洞見轉載,有點小開心。其實有很多次,我都想專心寫十點讀書之類的稿子。我有寫作功底,也許不能篇篇都發(fā)表,但用心寫還是有機會發(fā)表的。
后來想想投稿也不是長久之計,只能偶爾為之,不能放全部精力。所以眼光還是放長遠一點,老老實實提高寫作水平,打造屬于自己的個人IP吧。
我會堅持寫散文,分兩個方向進行:
一是投稿雜志,報紙,這樣發(fā)表了之后,不僅有稿費,還可以憑著發(fā)表的文章進作協(xié)。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只在自媒體平臺發(fā)表文章是無法加入作協(xié)的,一定要在紙媒上發(fā)表或者出書。我就是憑著發(fā)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圖書加入了省作協(xié)。關于加入作協(xié)有什么用,以后有機會我會分享。
二是寫哲理散文投稿粉絲較多的公眾號,積累讀者,提高曝光。自媒體稿費高一些,上稿也快,有了正向反饋,可以增加寫作信心。
另外,我把這些文章堅持發(fā)在各個自媒體平臺,不僅可以積累粉絲,還能實現(xiàn)二次收益。每個自媒體平臺,我都留有個人信息,這樣同頻人就能輕易找到我。
有時間我也會做跟寫作有關的短視頻,發(fā)在短視頻平臺。后面我可能會做直播,學會公開表達,改善一下自己內向寡言的性格。
所以啊,打造個人IP并非易事,很考驗個人的綜合能力,不僅要會寫作,還要會運營,會引流,會講課,做直播,還要一直不斷增強專業(yè)能力,這樣堅持,才會漸漸有自己的影響力。
我知道有些作者,因為不會打造個人IP,不做自媒體,只在紙媒發(fā)表投稿,寫了很多年,得到的也只是稿費,有的甚至捉襟見肘,后來干脆不寫,覺得不賺錢,寫作之路從此夭折。
一般來說,沒有個人IP的寫作者。即使寫再多文章,也只能拿到暫時的稿費,不是長久之計,所以一定要做自己的個人品牌。
學會打造個人IP,讓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更值錢。比如寫作,同樣質量的文章,一個是名家,一個是普通作者,他們的價值也會有很大區(qū)別。這就是超級IP和沒有IP的區(qū)別。
曾經看到這樣一段話:
“一等人學習知識,學到并自己實踐了,再根據(jù)自己的心得來分享,創(chuàng)建自己的個人影響力,這是一種能夠留下來的文字。
二等人學習知識,學到,緊接馬上分享,尋求人家的關注和認可,以獲得他人的稱贊而感到欣慰,這是干貨匯總。”
我上面說的那些作者,就屬于第二種。
報我寫作課的學員,我也會教他們寫文案宣傳自己,教他們做自媒體,利用文章形成自己的個人IP,打造自己的影響力,有了正向回饋,才有動力寫作。
當今社會,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資源,注意力在哪,錢就在哪。
有了個人IP,就相當于個人開了一家店,每天來瀏覽的人都是進店的顧客,你分享的價值會被無限放大、傳播。
自媒體人水木然說:
互聯(lián)網釋放了我們的個性,催生了大量自由職業(yè)者,無數(shù)平臺的崛起使我們有機會參與創(chuàng)造和價值輸出,你越有能力,越有特點,越有特長,你就不需要依附某個公司。
今后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經濟體,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成為“超級個體”,相反那些資質平平的泛泛之輩,或是始終找不到定位的人,也許只能依附于組織的安排,聽從別人的指揮才能生存……
在這個時代,個人IP就是最好的賺錢工具了。
一個人的IP就是無形的資產,你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寫出的文字,拍攝的視頻,都是交付。
而真誠的分享和利他思維,會得到更多人的信賴,從而產生互動和無形的價值。
羅振宇說:職場,以至于未來社會,最重要的資產是影響力。
哪些人適合打造個人IP呢?這個首先要有擅長的技能,比如繪畫,音樂,寫作,設計,運營,穿搭,育兒,心理等,如果這些都沒有,你的情商高,也可以教人提高情商。
總之只要有自己的特點,為別人提供價值,就可以打造個人IP。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亮點,都能為別人提供價值。在低谷時,不要灰心,直面困難,不斷摸索,提高認知,學會展示自己。
比如你在某公眾號發(fā)表一篇文章,拿了二百元稿費,那么可以把自己的上稿經驗分享一下,會吸引那些沒有上稿的作者;
如果你會化妝,那么可以分享化妝、護膚小知識;
如果你是小紅書博主,那么可以分享小紅書漲粉經驗;
如果你會書法,可以分享書法知識;
……
做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做細分領域的專家,漸漸的,就會形成自己的IP。
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
“一個很厲害的人,不是因為他什么都會,而是因為他特別擅長某一方面的東西。在自己已經擁有擅長的東西時,不要喜新厭舊,一定要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并且做到極致?!?/span>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想樣樣精通,全面覆蓋,無疑就是選擇了更加貧窮和平庸。選擇越多,錢越難賺。選擇越少,路越好走。
所以在打造個人IP的路上,一定要聚焦,深耕。
美國管理學者彼得斯說:
“21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在競爭力越來越大的今天,個人品牌就是你個人價值的濃縮和符號,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被看見?!?/span>
學會放大自己的價值,學會打造自己,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從本行業(yè)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