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又稱天門冬、小葉青、三百棒、大當(dāng)門根。是百合科植物天冬地塊根。多年生攀援草本,全株無毛。塊根肉質(zhì),在中部及近末端呈紡錘狀膨大。莖不能直立,分枝具棱或狹翅;葉狀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脈龍骨狀而略呈銳三角形、鐮刀狀,退化;葉成鱗片狀,頂端長尖,基部有木質(zhì)倒生刺,刺在分枝上較短或不明顯?;ㄍǔ?朵腋生,單性,雌雄異株,淡綠色;雄花花被片6,雄蕊稍短于花被,花絲不貼生于花被片上,花藥卵形;雌花與雄花大小相似,具6枚退化雄蕊。漿果球形,成熟時紅色;具1粒種子?;ㄆ?~7月,果期8月。
天冬性寒,味甘、苦。歸肺經(jīng)、腎經(jīng)。其可以養(yǎng)陰潤燥、潤肺生津。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陰藥范疇,用量6~12克,煎湯服。用治肺熱干咳、頓咳痰黏、咽干口渴、腸燥便秘。臨床上用治乳房腫瘤、擴張子宮頸以及子宮出血。抗菌,抗腫瘤。
天門冬膏的熬制方法十分簡單,準備天門冬1500克左右經(jīng)過泡制一天后等待天門冬顆粒飽滿后搗爛后,加入適量的水以沒過天門冬一指頭為準,熬制粘稠后加入蜂蜜適量收膏即可。取膏1湯匙,早晚各1次,白開水調(diào)服。
天門冬膏源自于天門冬膏,來源于《本草綱目·十八卷·天門冬》有著補肺潤燥,化痰止咳之功效,《本草綱目》記載天門冬膏可:去積聚風(fēng)痰,補肺,療咳嗽失血,潤五臟,殺三蟲伏尸,除瘟疫,輕身益氣,令人不饑。
關(guān)注我,帶你了解更多的中醫(yī)養(yǎng)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