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華州鄭桓公墓的千年變遷

郵箱:3125136050@qq.com


桓公墓的千年滄桑
作者 趙建文 鄭全欣

鄭桓公亡故于西周末期,其墓應遵循當時葬制,既無墳丘,又無樹木,更無地面建筑物。鄭桓公墓在無任何標志的環(huán)境中,默默無聞地存在了數(shù)百年。之后隨著喪葬習俗的演變,后人相繼為其封丘種樹,建祠筑坊立碑,形成墓園。2000多年來,桓公墓雖歷經(jīng)風雨侵蝕和人為毀壞,但在地方官民及桓公后裔的保護下,頑強地留存下來,成為西周諸侯墓葬的一個奇跡。
鄭桓公墓 自網(wǎng)絡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墳與墓合用為一詞,是指埋葬死人的穴和墳頭。但在古代,墳與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墓是埋葬死者的場所,指平處;墳是墓上堆高的土丘,為高處,并且墓的出現(xiàn)要比墳早得多,在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墓上是沒有土丘的,就是說墓上是沒有墳的。什么時候出現(xiàn)墳呢?據(jù)文獻記載,墳在中原地區(qū)出現(xiàn),大概已到春秋中期。《禮記·檀弓上》曾記載,孔子幼年喪父,長大后不知父親葬在哪里,后經(jīng)多方尋找才找到。他慨嘆地說:“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庇谑牵诟赣H的墓上堆起四尺高的墳丘作為標記??鬃铀篮螅淠股弦财鹆藟灦?。由于墓上有土丘利于辨認,之后人們紛紛效仿,使原來的“不封不樹”變?yōu)椤坝址庥謽洹?,墳頭的高低大小及樹木的多少也成為死者身份的一個標志?!吨芏Y》即謂“以爵等為丘封之度與其樹數(shù)”,“尊者丘高而樹多,卑者封下而樹少”。到秦漢時期,帝王貴族墓葬依山而建,“丘垅必巨”,前大若山,種樹若林,且已制度化。上層貴族的喪葬習俗進而影響了整個社會的喪葬習俗,起墳種樹在民間也廣為傳播,終成風俗。

根據(jù)古代喪葬習俗的演變,我們可以大膽推測,鄭桓公墓在經(jīng)歷數(shù)百年的不封不樹后,大約至漢代,鄭縣的官民或鄭桓公后裔為追憶鄭桓公,可能在鄭桓公墓上堆土起墳。從此,桓公墓引起了社會的關(guān)注,以至到三國曹魏時,為《皇覽》一書所記載,才留下了“桓公墓在鄭縣番”的歷史記錄。

之后,桓公墓地進一步擴大,建筑不斷完善。人們在桓公墓周圍,依制建起祠堂、廂房和石牌坊。華州地方志書記載,桓公墓園的建筑物最晚在明代就已出現(xiàn),并受自然、政治、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出現(xiàn)了多次嚴重的損毀,但華州官員及桓公后裔堅持不懈,屢毀屢建,竭力保護,并將桓公神主牌位安放在華州文廟名宦祠和鄉(xiāng)賢祠內(nèi),常年祭祀。

《續(xù)華州志》載:“周鄭桓公墓,在州西關(guān)路南,舊有坊……題'周宗忠賢’。墓后有祠三楹。”明嘉靖三十四年臘月(1556年1月),陜西關(guān)中發(fā)生了8. 3級特大地震,位于震中的華州山川變易,地面建筑物坍塌殆盡,境內(nèi)“堵無尺豎”,桓公墓園的牌坊祠堂毀于一旦。10多年后的明萬歷年間,桓公后裔、甘肅鞏昌知府、河北魏縣人鄭國仕在遷任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路過華州時,看到鄭氏太祖墓園一片殘垣斷壁,破敗不堪,便請華州官員協(xié)助,自己捐資修繕墓園,復建祠坊,并將原牌坊題刻的“緇衣遺愛”,改為“周宗忠賢”,鐫刻在新修的牌坊門額上。明天啟末年,桓公墓園已有面積不小的田產(chǎn),主要用于墓園及守墓人的支出用度,但華州知州馮甲弟因府衙財政拮據(jù),便強令將桓公墓園的田產(chǎn)及祠堂拆除變賣。直至清代,拆除的祠堂才進行重建。

民國時期的鄭桓公墓 自民國華縣志

清同治元年(1862),華州及渭北一帶爆發(fā)戰(zhàn)亂,華州境內(nèi)廟宇民房盡成焦土,無一椽留下,桓公祠再次被毀。

進入民國時期,桓公墓“僅余土冢,旁有大樹一”(顧熠山《重修華縣縣志稿》)。民國二十五年(1936),華縣縣長吳至恭目睹桓公墓地凄涼狀況,便令本地桓公姬、段姓后裔筑圍墻,立石碑,以表忠烈。據(jù)耆老相傳,修繕后的墓冢很大,前有墓碑、石坊,周圍筑有圍墻,園內(nèi)柏竹成林,蔭翳蔽日,地方之人在內(nèi)公演大戲,觀者成百上千。抗戰(zhàn)初期,日軍飛機轟炸華州,附近百姓皆入園內(nèi)躲避。抗戰(zhàn)勝利后,墓園及林木又遭到華縣國民黨駐軍的破壞,僅留孤墳。據(jù)西關(guān)街桓公墓附近多位老人回憶,孤墳面北偏西,墳前有墓碑,上刻“周·鄭桓公之墓”,墓旁有一棵大槐樹。

民國時期的鄭桓公墓 自網(wǎng)絡

桓公墓2000多年來遭遇的災難遠不止于此。華州處在長安至洛陽的交通主干道上,秦漢以來,已淪為關(guān)中東部的戰(zhàn)場,屢受兵燹之苦,桓公墓緊鄰官道,自然成為被禍害的重點區(qū)域,難逃被破壞和盜掘的命運。關(guān)于桓公墓內(nèi)的陪葬品,我們不得其詳,但即使有,可能也早已被洗劫一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桓公墓得到華縣地方政府的有效保護。1957年5月31日,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將鄭桓公墓列為陜西省第二批名勝古跡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為69號。1966年桓公墓又遭破壞。之后,華縣先后在墓區(qū)周圍建設竹藝廠、棉織廠、螺釘廠,使墓冢與廠房及職工宿舍雜處一地。1975年至1982年間,桓公墓在螺釘廠的建設過程中被不斷破壞,最后被夷為平地。1988年陜西省進行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桓公墓已不存在,后在陜西省文物部門的干預下,該廠在廠區(qū)西北角草草堆了一個土堆,以還原桓公墓。

1990年時的鄭桓公墓 自網(wǎng)絡
2003年,陜西省文物局專項撥款,華縣文物管理委員會與華縣螺釘廠將土堆四周用磚砌封,頂部用水泥抹蓋,形成了一個高2. 1米、周長10米的墓冢。2008年9月16日,陜西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鄭桓公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原螺釘廠院內(nèi)的鄭桓公墓 自網(wǎng)絡

2009年,在全國各地鄭桓公后裔的呼吁下,桓公墓迎來了歷史性變化,鄭桓公陵園文化廣場建設項目正式啟動。陵園修繕管理委員會就桓公墓的原址展開嚴密調(diào)查和取證,在10多位歷史見證人的共同回憶和現(xiàn)場指認下,桓公墓的歷史原位得到確定,為之后桓公墓修繕建設奠定了基礎。

原文來源:《開鄭始祖鄭桓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秦穆公(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還是繆氏先祖,被史家之絕唱—《史記》認定其為春秋五霸之一,享年62歲)
鄭桓公墓
陜西秦公墓出土春秋玉扣
陜西省渭南市華縣正式改稱渭南市華州區(qū)
再興公石碑和墓碑通識簡介
再淡“太傅公墓”疑結(jié)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