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花果期是產(chǎn)量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也是多種病蟲害發(fā)生危害的集中期。在這一時期若病蟲害防治不及時或用藥不當,既有可能導(dǎo)致花穗無法正常開花坐果,果實品質(zhì)也會受到影響,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減產(chǎn)。

1、葡萄花果期主要病蟲害的識別
5月份葡萄進入了花果期,這一時期氣溫逐漸升高,降雨增多且局部地區(qū)出現(xiàn)極端天氣如氣溫驟降等,非常有利于病菌滋生。
花果期病蟲害主要有灰霉病、穗軸褐枯病、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蚜蟲、薊馬、螨類、二星葉蟬、醋蠅等。
灰霉病為害花穗、枝梢和葉片,受害出有“V”型病斑,高濕條件下產(chǎn)生鼠灰色霉層;

穗軸褐枯病主要為害穗軸和果梗,在果?;蛩胼S上出現(xiàn)淡褐色水浸狀斑點,后變褐壞死,后期病斑上有褐色霉層;

霜霉病前期在葉片上有受葉脈限制的多角形病斑,發(fā)病后期葉片背面會有白色霜狀霉層,嚴重時導(dǎo)致葉片脫落;

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也侵染葉片等部位,在生長期引起果實腐爛,發(fā)病后病果干縮易脫落,造成減產(chǎn);

黑痘病危害綠色幼嫩部位,初期過面上有深褐色圓形小斑點,后擴大凹陷、似“鳥眼”狀;

炭疽病又稱晚腐病,初期果面產(chǎn)生褐色圓斑,后擴大凹陷呈“輪紋”狀;
蚜蟲主要危害嫩梢,吸食汁液至卷曲皺縮變形、甚至干枯,嚴重影響頂部幼芽生長;
薊馬危害幼果、嫩葉和新梢,使受害部位失水干縮、形成小黑斑,嚴重時引起葡萄裂果;

紅蜘蛛危害葉片、枝梢,使葉片失去光澤、出現(xiàn)失綠斑點,受害重時全葉灰白脫落;
二星葉蟬刺吸新梢、嫩葉汁液,嚴重時葉面常有小白點連成一片,使葉片提前枯落;
醋蠅會在果實傷口處產(chǎn)卵病傳播酸腐病菌。

2、綜合防治措施
開花前注意防治病蟲害,能夠保證葡萄花期不受病蟲危害;葡萄落花后,是全年病蟲防治最關(guān)鍵的時期。這一時期,主要防治對象為灰霉病、軸穗褐枯病、黑痘病、霜霉病和蚜蟲、螨類和葉蟬等。
病害防治建議施用嘧霉胺、異菌脲、福美雙、烯酰嗎啉、丙環(huán)唑、苯醚甲環(huán)唑等藥劑,多種病害同時發(fā)生,建議藥劑組合方案為:嘧霉胺+福美雙+苯醚甲環(huán)唑,或者異菌脲+烯酰嗎啉+丙環(huán)唑等;
螨類為害較重的話,建議施用螺蟲乙酯+乙螨唑或阿維菌素+虱螨脲等藥劑防治;其他害蟲,建議施用呋蟲胺+甲維鹽或者多殺霉素+烯啶蟲胺等要藥劑防治。

大部分果園在果實第一次膨大期開始進行套袋,保護果實不受病蟲危害及外界高溫、日灼等影響。在果實套袋前,可施用一次藥劑進行病蟲防治,重點噴施果穗,主要防治灰霉病和霜霉病,建議防治藥劑為噻呋酰胺+異菌脲+烯酰嗎啉。
不套袋葡萄封穗期重點防治白腐病、黑腐病、炭疽病、白粉病和灰霉病,可施用戊唑醇、氟硅唑、咪鮮胺、肟菌酯、氟吡菌酰胺、代森錳鋅等。
需要注意的是,病蟲防治需以預(yù)防為主,所有病蟲害對植株造成的危害都是不可逆的,前期抓住關(guān)鍵的預(yù)防節(jié)點,在病蟲害大面積發(fā)生之前,提前用藥,降低蟲口和病原基數(shù),能夠?qū)p失有效降低,保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還應(yīng)注意加強田間管理措施,如及早抹芽摘心、灌溉施肥等,以此強壯樹勢,減輕病蟲害給植株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