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仕強教授說過,人這一生的追求,不過是安穩(wěn)到晚年,安全回老家而已。
晚年,如今成為了很多人的“噩夢”。尤其是中年人,寧愿活在當(dāng)下,也不想那么快就老去。因為他們知道,人老了,問題比中年的時候還要多。
其實,一切都是矛盾。有精力的時候,你覺得身邊的事兒特別少。而沒有精力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壓力和麻煩,都會源源不斷地來到你的身邊。
對比中年和晚年,你覺得哪個階段的事兒比較多呢?從表面上看,絕對是中年期。而從實際的角度來說,那就只能是晚年期了。
如今的老年人,越活越焦慮,越活越揪心,越活越感覺到孤獨,不知道路在何方,也不知道什么是幸福。當(dāng)然,城市的老年人,占了大多數(shù)。
很多人會疑惑,明明是農(nóng)村的老年人更窮,為什么他們并沒有像城市的老年人那般焦慮呢?因為擁有的東西越多,人就越貪心,自然就會越活越不幸福。
人之晚年,不僅要看錢財,還要看人之內(nèi)心,以及人之滿足程度。
可以說,人老了,晚年能不能安穩(wěn),關(guān)鍵要看我們能否“禁欲”。
02
人越是操心,越是追求,就越是痛苦。
網(wǎng)絡(luò)上有這么一句話:“年輕人折騰,是為了追求人生;中老年人折騰,是為了折磨自己。”
人老了,上了年紀(jì)了,過分折騰自己,這看似很積極,很有意義,可實際上就是在折磨自己罷了。越是折騰,那人就越是感覺不到幸福。
鎮(zhèn)上的陳大伯,今年已經(jīng)62歲了,依舊操心著孩子的事兒。在他看來,自己安穩(wěn)還不算幸福,唯有孩子也安穩(wěn)了,才算是家庭的大幸。
所以,他成為了兒女的免費保姆,也把棺材本拿了出來。如今的他,背負(fù)著各種各樣的責(zé)任,自己給自己增添了過多的麻煩,直接讓晚年一地雞毛。
他自己也特別疑惑,我為兒女付出了那么多,為家庭貢獻(xiàn)了大半生,為什么還是活得憂愁不堪呢?
他之所以活得憂愁不堪,不在于他沒有福氣,而是福氣來了,他都不會享,過分奢求“全家都過得好”。這,本就是一種貪心罷了。
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兒孫本就有他們的福氣,我們干預(yù)那么多,又有什么意義呢?
人吶,做好自己就行了,其他事兒,該誰負(fù)責(zé)就誰負(fù)責(zé),我們就不要過分折騰自己了。
03
人老了,不要讓欲望膨脹。
見到過這么一位處長,在還未退休之前,那是滿面春風(fēng),人生得意,被人前擁后簇,簡直就活成了別人心中最為羨慕的樣子。
在這位處長看來,反正我也不愁吃穿,那我所追求的,應(yīng)該是名利雙收,面子和榮譽都要雙全,那才是真正的人生價值。
只不過,在他即將退休的那半年里面,這位處長發(fā)現(xiàn),以往那些圍在自己身邊的人脈,都消失了。就連自己的門生,也都很少鞍前馬后了。這,讓他特別揪心。
退休后,這位處長越活越自閉,也逐漸抑郁了起來。他覺得,我以前那么風(fēng)光,怎么退休之后就如此落寞呢?越活越冷清,這真的有意義嗎?
其實,人,越是在某個位置待久了,享受得多了,那內(nèi)心的欲望,自然就膨脹了。如果不加以制止,相信我們的晚年,將不會安穩(wěn)幸福。
人生所比拼的,不該是錢財名利,也不該是面子虛榮,而應(yīng)該是我們對于生活的淡然之心。人心一旦淡然,不再有太多的奢求,那心態(tài)陽光的我們,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控制欲望,終究是你我今生今世的修煉。
04
人老了,晚年能否安穩(wěn),關(guān)鍵要看“禁欲”二字。
談到“禁欲”,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禁止男歡女愛。像這種觀念,很常見,但也有失偏頗,沒有把握好“禁欲”的核心。
所謂的“禁欲”,百度百科的解釋是:“禁欲禁的不止是肉體上的欲望,也可以是生存的欲望,以求達(dá)到一種寧靜安逸快樂的境界。”
簡而言之就兩點,第一點是減少肉體的欲望,第二點是讓內(nèi)心達(dá)到清靜歡快的境界。
唯有第一點完成了,第二點才能水到渠成。沒有將肉體和精神的欲望控制住,那我們的心,就會被“貪嗔癡”所束縛,永遠(yuǎn)都走不出來。
貪心,受到人性的驅(qū)使;生氣,永遠(yuǎn)都是渴求不得的體現(xiàn);癡念,就像是“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局。
對于上了年紀(jì)的中老年人來說,無法讓心變得淡然,沒有對于“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人生頓悟,那就一定不會安穩(wěn),哪怕你住在大別墅,也照樣痛苦。
不要覺得“禁欲”就是反人性的。有些時候,讓內(nèi)心的“邪火”熄滅,讓那片清靜的天地,多些陽光和雨露,那才是真正的人生值得。
晚年,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