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道是“朋友遍天下,知己有幾人?!?/p>
我們所遇到的過客,遍布天下,可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夠成為我們的朋友呢?也許,有二三摯友,我們就能燒高香了。
現(xiàn)代人對于朋友的理解,那是比較膚淺的,認為在網(wǎng)絡上聊幾句,雙方就能成為朋友了。要知道,就連同事也未必是我們的朋友,又何談是其他毫無交集的過客呢?
什么是“朋友”?從字體的結構上,我們就能明白,兩個人相互扶持,相互幫助,友好地相處,這才算是朋友。其他的,一律算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而已。
所以,有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只能孤獨地活著,既沒有朋友,也沒有摯友,只剩下那一顆如同寒冬般冰冷的內(nèi)心。
人越老,越是涼薄,就是成長最好的寫照。做人涼薄,并不是我們非要如此,而是見識了世事滄桑的我們,早已沒有了對于感情的期待。
為什么我們經(jīng)常說“人老了,就該學會享受獨處的時光了”?不是因為我們不想跟別人打交道了,恰恰是我們看透了人性,就逐漸釋懷罷了。
02
有人在網(wǎng)絡上提出了一個問題,混到最后,身邊沒有一個朋友,真的是人生的悲哀嗎?
下面有個答案,說得特別好,如果你把飯局上的過客和酒桌上的狐朋狗友當成朋友,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現(xiàn)實中的一些人,一直把“多個朋友多條路”的做人理念當成為人處世的原則??吹絼e人獨處,他們就嘲笑,覺得自己群來群往,特別有面子。
像這種人,我們會覺得他們很搞笑,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做過這樣的人。
年輕的時候,我們剛踏出社會,來到職場打拼。由于自己沒啥經(jīng)歷,所以就被人騙了,認為討好身邊的所有人,才能越混越好。
誰知道,我們越是討好身邊人,身邊人就越是覺得我們好欺負。還有一些人,我們把他們當朋友,他們把我們當提款機,動不動就來借錢。
等我們受到的挫折足夠多了,我們便會反思,這種“多個朋友多條路”的觀念,到底正不正常呢?到底有沒有意義呢?
后來,我們想明白了,在這個世界,不是朋友多了,我們的出路才多,而是我們有本事了,別人才來到我們的身邊,奉承我們。說到底,沒本事的人,結交再多的過客也沒有用。
03
有一位開工廠的老板,當年賺了很多錢,所以來到他身邊阿諛奉承的宵小之人,特別多。這位老板也沒有自知之明,總把這些人當成朋友。
他的妻子曾經(jīng)跟他說過,不要跟這些人來往太多,他們不會對你好的。
誰知道他大發(fā)雷霆,認為妻子沒見識,自己在江湖中混跡多年,早就知道什么事兒該做,什么事兒不該做,還需要婦道人家來教嗎?
幾年后,這位老板的工廠資金鏈斷裂,被人坑了一把,所以他瀕臨破產(chǎn)了。為了挽救工廠,他到處找所謂的“朋友”借錢,誰知道沒有人理會他。
那個曾經(jīng)在酒桌上承諾“同甘共苦”的朋友老陳,也在他破產(chǎn)的時候,立馬拉黑了他,跟他斷絕往來,仿佛不認識他一般。
經(jīng)歷了這些事兒后,這位老板才逐漸明白,妻子說得是有道理的。這世間沒有絕對友好的朋友,只有見利忘義的小人罷了。
如今,這位老板已經(jīng)退休了,習慣了一個人過獨來獨往的小日子。他的親戚都疑惑,怎么他如今越活越封閉,越活越孤獨了呢?
人,只要把人世間的一切險惡經(jīng)歷一遍,那他就真的對人際關系無感了。
04
沒有朋友,并非是壞事,恰恰是一種成熟。
如果你比較幸運,遇到了三觀相似,實力相當?shù)膿从?,那我要恭喜你,你已?jīng)是人生的贏家了。因為有太多的人,連一個三觀相似的朋友都遇不到。
對于后者來說,難道他們的人生,就沒有意義了嗎?沒必要那么消極,原因有三。
首先,朋友什么的,隨緣就好。能夠相遇,自然是好事。而不能相遇,那就一個人好好地過日子,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其次,與其跟小人來往,不如一個人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兒,過點平靜的生活,避免在江湖當中你謀我算,痛苦半生。
第三,每個人,都需要回歸到孤獨的生活當中。有些孤獨的生活,那是我們必然要承受的。既然如此,那我們?yōu)槭裁床唤邮芄陋毜淖约耗兀?/p>
無論你有沒有朋友,不管你喜不喜歡與人交往,凡事,順著自己的心意而活,那就可以了。
楊絳先生說過,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余生,好好愛自己,好好愛家人,享受當下的好時光,那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