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總有一天,每個人都會老去,都需要面對年老體衰的事實。
人到晚年,到底能靠什么呢?有些人認為,要靠錢財。有些人認為,要靠兒女。其實,不同人有不同人的想法。
不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老了之后,兒女能為自己養(yǎng)老。因為“養(yǎng)兒防老”這樣的傳統(tǒng)思想本就根深蒂固。
不過,在現(xiàn)代社會當中,養(yǎng)兒防老還靠得住嗎?從某個方面來說,養(yǎng)兒防老已然靠不住了?,F(xiàn)實當中存在著許多不可控的因素。
你的孩子有力無心,那他不會愿意為你養(yǎng)老。你的孩子有心無力,那他沒有資源為你養(yǎng)老。
要知道,“養(yǎng)兒防老”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條件是“心意”,而另一個條件便是“錢財”。
因此,很多人便認為,人上了一定的年紀,只要有錢就可以了,孩子在不在身邊也無所謂。不過,缺少兒女的晚年,真的幸福嗎?
或者說,當晚年只剩下錢財相伴的時候,那我們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溫暖嗎?
其實,在如今的生活中,大多人都只能孤獨終老罷了。
02
70歲老人坦言:錢再多,命再長也是受罪。
小區(qū)里面的王大伯已經(jīng)70歲了,可是,他卻感覺活得痛苦,晚年特別不幸。
在王大伯60歲那年,他的老伴便離他而去了,只留下他一個人生活。而且,他的四個兒女都沒時間照顧他,讓他越活越感覺到?jīng)]意義。
大兒子和二兒子,他們對王大伯不怎么上心。在他們看來,自己還有家庭要照顧,更何況有那么多的兒女,為何非要自己出頭呢?
三女兒和小女兒,她們雖然嫁給了本村的人,也在當?shù)鼐幼?,可她們卻不怎么喜歡王大伯。在她們看來,自從母親去世之后,這個家也就散了。
沒有親人照顧的王大伯,他活得特別憋屈,無論怎樣的孤獨來到他的身邊,他都需要默默地承受。
生病的時候,他需要工友送他到醫(yī)院看?。怀隽嗣r,他只能靠自己;逢年過節(jié),兒女也沒說什么好話,甚至還不回到家中看望父母。
后來,某些親戚就跟這四個兒女說,父親都老了,需要別人照顧,哪怕給他點錢來好好過日子也可以。但是,他們卻覺得,父親很有錢,根本不需要兒女來出錢。
在王大伯68歲那年,他便到了養(yǎng)老院生活。雖然他有一定的資產(chǎn),身體還行,可他還是感慨,人老了之后,其實任何的生活都是在“受苦”。
03
像王大伯這樣的事兒,其實生活中存在著不少。
一些老人覺得,有了錢財就晚年無憂了??伤麄儾恢赖氖?,人老了之后,連動彈都成問題,再有錢又有何用呢?
更何況,每個老人都希望有人能夠相伴在自己身邊,讓自己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但是,這樣的愿想,并非每個人都能實現(xiàn)。
有些孩子不想孝順老人,那老人也沒有辦法。有些孩子需要到外面打工上班,背井離鄉(xiāng),那老人也就只能活得“孤苦寂寞”了。
錢財雖然是萬能的,可它終究買不來親情和溫情,更買不來有人陪伴的時光。有些時候,錢能買到虛偽者的甜言蜜語,可卻買不到親人的真心實意。
為何我們常說,壽命這種事兒,要一分為二來看?
就是因為長壽也不見得是件好事兒。當人到了一定的年紀,看遍了世間的風景之后,其實自己也感覺到滿足了。如此,別過分注重長壽,好好地珍惜每一天就可以了。
大多人都覺得,有錢便是幸福,長壽便是幸福??墒?,像上文王大伯這樣的老人,不管他擁有多少錢,有多長的壽命,他都只能活得孤苦。
04
對于老年人來說,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呢?兩個人,一個窩。
第一個人,便是老伴。人們結婚,目的不僅是傳宗接代,更是為了能夠找到一個可以相伴一生的人。因為人老了之后,終究需要有人陪伴。
老伴對于普通人的意義,那是重要的。試想,沒有人跟你有著相同的養(yǎng)老訴求,唯有你的老伴和你同心同德。如此,他不重要,又有誰重要呢?
第二個人,便是兒女。有兒女陪伴的晚年,相信它是幸福美滿的。而沒有兒女陪伴的晚年,哪怕我們住著大豪宅,睡著金邊大床,我們也不能感覺到幸福。
雖然說兒女有自己家庭要照顧,可他們終究有陪伴父母的義務和責任。那么,好好地和兒女搞好關系,做父母的才能活得安心。
對于老年人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擁有一個溫馨之家。家庭,那是一個人的歸宿。倘若少了溫馨的家庭,相信每個人都處于孤苦的狀態(tài)當中。
試想,一個有錢卻沒家的老人,他再有錢,那又能怎樣呢?
所以說,跟老伴和兒女搞好關系,進而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如此,我們的晚年才算值得。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