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汗可分為自汗和盜汗兩種,常以局部或全身的非正常出汗為主要癥狀。白天、夜間經(jīng)常出汗,或輕微活動便出汗加重的癥狀稱為自汗,主要是由于脾肺氣虛引起。睡眠時出汗,醒來后便止住稱為盜汗,常見于臟器系統(tǒng)的病變。出虛汗需要針對不同的原因,在中醫(yī)辨證下進行調理。
1、自汗:自汗多因體質虛弱、情緒不調、飲食不當?shù)纫蛩匾?,由于患者失去元氣,無法維持臟器的生理功能,導致津液外露出現(xiàn)了自汗的癥狀,一般自汗的患者通常會伴有神疲乏力、面色蒼白、懶言等癥狀。而自汗通常需要通過溫腎健脾恢復元氣,如白芍、黃芪、熟地黃、丹參、黨參、防風等中草藥煎服、燉湯或煮茶服用。此外,還可服用五味子、玄參、熟地黃、蟬蛻、桔梗等藥材調理肺臟,起到補氣潤肺的作用;
2、盜汗:一般是指睡時出汗,醒則汗止,主要與陰虛內(nèi)熱導致的津液外泄有關。心血不足、操勞過度、肝火旺盛、喜食辛辣等因素都可引起盜汗。一般可通過煎服熟地、山茱萸、山藥、丹皮、茯苓、白術等多種中藥材緩解癥狀。
在飲食方面,可通過攝入蓮藕、山藥、紅棗、桂圓、黑芝麻、桑葚、梨、鴨肉等食物增強體質,同時也可在中醫(yī)指導下與中藥材配合制作藥膳,幫助滋補。
從西醫(yī)的角度來講,出虛汗可能與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植物神經(jīng)紊亂等疾病因素有關,因此建議患者及時就醫(yī),并且用藥時需要謹遵醫(y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