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居住的北方,城市的初春,除了初萌的綠芽,基本上就是粉色的天下了。遍布花園的櫻花、紫葉李、桃、梅、海棠這些薔薇科植物次第開放,滿樹繁花多么讓人賞心悅目。薔薇科的木本植物花形花色相似,花期相近,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但是家族內的成員卻是各個身材高挑、顏值出眾,以至于整個春天里的好風光差不多都被薔薇家的人給搶光了。在植物界中,薔薇科可是一個大科?,F(xiàn)在已知的薔薇科植物,大約有3300多種,它們分布在120多個不同的屬當中,這還不包括大量經過人類馴化的園藝品種。薔薇科是被子植物,它出現(xiàn)在地球上的時間,大約是距今在5300萬年前的始新世??茖W家們在加拿大東南部和美國的東北部,發(fā)現(xiàn)了迄今最早的薔薇科植物。薔薇科植物從北美洲開始,逐漸向全世界擴展。幾乎在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我們都能發(fā)現(xiàn)薔薇科植物的身影。和松樹、杉樹這樣的裸子植物相比,薔薇科所屬的被子植物,也叫做顯花植物,它們擁有真正的花。這些花,是它們復雜的繁殖系統(tǒng),也是它們億年以來對抗環(huán)境變化的有力武器。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很多薔薇科的果實,都是人類可食的,而且大多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水果。要說植物界什么科目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那除了禾木科的糧食就屬薔薇科的水果了。咱們來數(shù)一數(shù):蘋果、梨、桃、杏、李子、海棠、花紅、櫻桃,甚至山楂、草莓、樹莓、枇杷、木瓜都屬于薔薇科。這個所屬,如果你以前不知道,現(xiàn)在一定要記住??!知道了這個,薔薇科一定在各位的心中占據(jù)了一個位置,拔高了一個檔次。有人肯定想,別懵我,木瓜是熱帶水果,怎么能和蘋果混在一起!這里我就要說明了,上面提到的薔薇科木瓜,是產自咱們中國的本土木瓜,而水果攤上的木瓜其實是叫番木瓜。看名字就知道,番木瓜是舶來品。番木瓜屬于十字花目番木瓜科,原產于墨西哥和與之毗鄰的美洲地區(qū)。番木瓜根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木瓜,只是因為外形與我國本土產的木瓜相似,所以才被稱為番木瓜。而且番木瓜是在明朝末年才傳入我國閩越臺一帶,到現(xiàn)在僅有300多年的歷史。在《詩經·衛(wèi)風·木瓜》有詩為證——“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花友們看懂什么意思了嗎?這說的是一對情侶以互贈禮品的方式秀恩愛呢,這“木瓜”、“木桃”、“木李”全部都是屬于薔薇科木瓜屬的植物,瓊琚、瓊瑤、瓊玖指的就是美玉了。詩經中的木瓜說的就是咱本土木瓜了。3000多年前,木瓜的價值等同美玉!古人的比喻總是字字珠璣,有說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也有說一個木瓜一塊玉的。在古人眼里,木瓜是否真的像美玉一樣珍貴,這個不可考量,但有情人的真心是無價的,詩經中已經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我國本土木瓜長橢圓形,外形似梨,成熟后果皮較厚,味道酸澀,嚼起來像木頭渣子似的,并不適合生吃,所以它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見。不過木瓜自有木瓜的用途,把它放進沸水里燙到外皮灰白,對半剖開曬干了,就是成了平肝舒筋,和胃化濕的中藥材。有名的木瓜酒就是用它泡制成的。它也多用來烹制蜜熬,做成果干食用。而且它的果皮透出清甜的香氣,古代的文人雅士常把它放在案頭書桌上,為的是其清香飄拂,令聞到的人心曠神怡。我國陜西省白河縣就是出產本土木瓜的重要基地,當?shù)氐臍夂驕睾?,三面群山環(huán)抱的地貌十分適合木瓜生長。木瓜,薔薇科木瓜屬下的唯一物種,是貼梗海棠和木瓜海棠的果實。是的,在海棠的名字還沒有出現(xiàn)時,木瓜屬的海棠就叫做木瓜。要說木瓜是海棠,然海棠絕不僅僅是木瓜一種。就拿咱們在春天里四處可見的海棠花來說,和蘋果花更像。如果你沒見過蘋果花,那么秋天海棠樹上的小果實總見過吧,跟小蘋果似的,三五成群的掛著。海棠果還有一個俗稱,你猜叫啥?毫無懸念,就是“小蘋果”啦。一般而言,蘋果小于5厘米的就被認定為是海棠了。所以,海棠和蘋果真的就是一家人,稱它為果樹也不為過。這里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海棠本身不是一個獨立的屬,蘋果屬有一部分植物叫做海棠,木瓜屬也有一部分植物叫做海棠。所以海棠其實是一個文化概念,是因為它們的花朵相似才出現(xiàn)了海棠這個名字。海棠的名字起源于我國,海棠之美人人皆可見,在我國自古就有種海棠、賞海棠的習俗。海棠自古有“國艷”之美譽,很多名人雅士都對海棠花情有獨鐘。這是宋朝的大詩人蘇軾詠海棠的詩。在淡淡的月光下,迷茫的夜霧中,彌漫著醉人的花香,詩人為海棠花的風姿傾倒,也隱喻了海棠花的珍貴。受人敬愛的周總理也特別喜歡海棠花。建國后,他在居住的中南海西花廳就種植了許多海棠,每逢四月,西華廳的海棠花盛開嗎,春色滿院,嫵媚動人。日理萬機的總理再忙也會抽出時間來和夫人一起漫步其中,欣賞如霞似錦的海棠花。據(jù)說有一年總理出國了,夫人鄧穎超精心挑選了一枝海棠夾在書里讓總理帶著。這個故事流傳至今,可見世人敬重愛戴的總理,并不僅僅是因為他為國為民鞠躬盡瘁,而且與愛人心心相印,情深意重的情義更令人敬服。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滿園。海棠開的是群花,海棠結的果是群果??偫碇韵矚g海棠就是因為“海棠花好,溫暖,古樸大方,不張揚,海棠花之間都很團結?!?/span>明代《群芳譜》里記載,海棠有四品,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木瓜海棠。西府海棠和垂絲海棠都是屬于蘋果屬。種植在西花廳的海棠就是西府海棠,想來被蘇詩人贊美的海棠也是西府海棠,因為西府海棠是海棠花中唯一有香味的品種。西府海棠因晉朝時生長于西府而得名,西府是官府,這就彰顯了其身份尊貴,皇家為成“玉堂富貴”之意境,將西府海棠與玉蘭、牡丹、桂花相伴植種在一堂,既香且艷的西府海棠也成為名花之一“花尊貴”。不僅是中南海,北京好多王府栽種的海棠都是這個品種。西府海棠每年秋后樹上經常會掛滿紅彤彤的小蘋果。它是華北與華中地區(qū)最常見的海棠,整體的樹形比較瘦高,枝條基本為直立狀。西府海棠一般會在4月份進入盛花期,傘形總狀花序,花瓣為單瓣或重瓣,顏色從白色到淡粉色,每四到七朵為一簇掛在枝頭,花期約半個月。垂絲海棠與西府海棠從花型到花色,甚至是花期都極為相似,他們的主要差別在于:垂絲海棠的花柄和萼片為紫色,而且花梗細長。花開后會明顯下垂,嫵媚多姿;而西府海棠的花柄和萼片則為綠色且花梗相對短而堅實,一簇花昂首挺胸的擠在一起,看起來非常熱鬧。其次,樹型不同,垂絲海棠整體的樹形松散,枝條向外側伸展著。垂絲海棠怕旱而耐濕,在南方較為多見,一般多栽種在水邊。貼梗海棠是薔薇科木瓜屬落葉灌木,原產于我國中西部,特別是四川一帶,陸游的“千點猩紅蜀海棠,誰憐雨里作啼妝”指的就是它。貼梗海棠的花色豐富,除了常見的猩紅色,還有粉紅和乳白;姿態(tài)妖嬈多變,單瓣半重瓣重瓣應有盡有。還有一個特點是枝條多刺,可用作綠籬。每年春季,花朵爛漫絢麗,讓人百看不厭。木瓜海棠,它跟貼梗海棠是姐妹。它的花期和貼梗海棠類似,花也具有粗而短的花梗,以及相對較厚的花瓣,花色多為粉紅至粉白。只不過與貼梗海棠不同的是木瓜海棠的花梗要更明顯一些,花色也要淡一些。由于木瓜海棠的果實晾干后,果皮干燥光滑,所以被稱為“光皮木瓜”,而貼梗海棠的果實晾干后,果皮收縮變皺,所以又被稱為“皺皮木瓜”。四品之外,當然還有其它。在蘋果屬里,楸子和花紅也與西府海棠近似,唯一較大的區(qū)別就是它們的果實。楸子又名海棠果,產自河北、山東一帶。楸子的果實紅且圓,口感堅硬,北方多做蜜餞。花紅就是沙果,記得小時候沙果是常見的水果之一,不像今天脆甜大的蘋果當?shù)?,沙果只得淪為做果干了。西府海棠和垂絲海棠果實小而色黃,即使成熟,也酸澀不好吃,于是便專事觀賞,公園里常有高大的海棠樹,春花燦爛如霞,秋天果實玲瓏誘人,讓人賞心悅目,結了果子也不怕人吃(不怕酸的除外)。作為山東特產楸子雖然在吃上比不過煙臺蘋果,但是外型之美一樣被人們關注。2018年3月25日為了紀念周總理誕辰120周年,發(fā)行了《海棠花》郵票一套有四枚,被選中的是楸子、西府海棠、三葉海棠以及河南海棠,郵票采用了雕刻版的印刷技術,雖然只有四種花的圖案,仍然是一場視覺盛宴。在眾多的海棠之中,楸子是最容易發(fā)生復瓣變異的品種,而如今重瓣的西府海棠很可能就是楸子和垂絲海棠、海棠反復雜交的后代。
除了這些,被稱為海棠的花卉還有很多。尤其是雜交品種的引入,使海棠更具百態(tài)千姿。東方人喜歡海棠,歐洲人亦然,歐洲人把我國的海棠、產自日本的多花海棠以及產自美洲的北美海棠,進行交育種,發(fā)展出種類繁多的北美海棠雜交系。雜交的北美海棠的花色和葉色極為豐富,可觀花觀葉觀果,一年四季皆有景致,很快成為園藝界的寵兒。
每年都會有無數(shù)個北美海棠新品種誕生,北美海棠已經成為園林綠化中的明星樹種。如今,如果有人問全世界的海棠到底有多少個品種?恐怕誰也沒有準確的答案。而秋海棠,四季海棠、虎刺梅(鐵海棠)、鹿角海棠、銀星海棠……與前文所述的薔薇科“海棠”其實根本就不是一家人了,它們分別屬于截然不同的科目。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老品種的海棠終被日新月異的新品取代,只存在于書畫資料和其它觀賞海棠的血脈中,也不再有食用價值,而是僅供觀賞。不過,這一點也不妨礙我們喜愛它。尤其到了盛花期,花瓣隨風輕飄飄地落滿一地,只要是女子都想站在樹下享受一番海棠花雨獨為我飄落的意境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