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心悅則覺物美,心悲則感事哀。”
人世間,一切悲喜美丑,都是心想而成,福與禍,只在一念之間。有的人遇事計較,耿耿于懷喋喋不休;有的人遇事淡然,沉默寡言心如止水。
計較者屢揭傷疤,在林寒澗肅中自怨自艾;淡然者既往不咎,在春深似海里無拘無束。
看淡世事、放下執(zhí)念、得失隨緣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是洞見紅塵后的內心沉淀,深藏智慧。
1、看淡世事,心態(tài)平和
古人云:“初生之犢不懼虎。”
每個人的青春里,都有過一段年少輕狂的時光,會解釋每一次誤解,會爭辯每一回對錯,會計較每一次得失,把一切看得很重。
待稚嫩褪去,經(jīng)歷的事情多了,自會明白,所謂的耿耿于懷,不過浮云。
有人說:“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世間紛紛擾擾,很多事情,看清容易,看輕難;很多時候,看透容易,看淡難。
人生,看清不如看輕,看透不如看淡。
每一刻的悲喜都會成為過去,每一次的得失都會成為往事,想要過好當下,離不開“釋懷”二字。
王陽明曰:“隨遇而安,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人活一世,來之安之,看淡世事,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一切,不去計較太多,方能大徹大悟,得到更多。
2、放下執(zhí)念,放過自己
生活的壓力,早已磨平了我們的棱角,扛下來,是因為責任,熬下去,更多的是無奈。
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充斥著尷尬與力不從心,顧及的東西多了,很多事情就變得身不由己。
曲折的人生,滿是歷練。
只有相信風雨后會有彩虹的人,才能在人生的迷宮中找到出口。只有見過世態(tài)炎涼仍相信情滿人間的人,才能在世間舔舐清甜。
很多時候,命運出的考題,“放下”即是滿分答案。
放下執(zhí)念,等于放過自己。
生活中,很多讓我們牽腸掛肚的事情,只是當下過分在意,讓執(zhí)念加重了分量。
實際上,時間一過,自會就變得微不足道。選擇放下執(zhí)念,尋一處淡然,便可得一份幸福。
人生從來沒有一帆風順,面對艱難險阻,我們能做的,只有縮短傷口愈合的時間,笑迎每一次挑戰(zhàn)。
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放下執(zhí)念,不計較福與禍,放過自己,萬事淡然處之,方能豁然開朗,怡然自得。
3、順其自然,一切隨緣
當你越來越順其自然,越來越隨緣時,一定是世事沉淀了智慧。
明白世事無常,便不會大喜大悲;懂得人心叵測,便不會郁郁寡歡。
人生,總會遇到一些欺騙,被辜負的感覺時常讓人心如刀割,但傷害已經(jīng)造成,無法更改,隨緣是最佳的止血方式。
人生,總會遇到一些誤解,真真假假,真的假不了,假的成不了真,不計較太多,把一切交給時間,自會水落石出。
人生,總會遇到一些悔事,塵埃落定,時間無法倒流,選擇隨緣,活好當下,便能在未來的日子里減少遺憾。
正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縱有三千煩惱,不如拈花一笑;就算心比天高,怎比琴瑟逍遙”?
漫漫人生路,別瞻前顧后,蹉跎歲月。
走過半生,順其自然,一切隨緣,不爭不辨,不悲不喜,不拒不留,如此,甚好。
《幽窗小記》里有這樣一幅對聯(lián):“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紅塵紛擾,心結越解越亂,唯有看淡,方能釋懷;人間嘈雜,心田荒蕪蕭條,唯有放下,方能根除。
沏一壺清茶,靜看浮浮沉沉,細品其中滋味,看淡世事不理得失、放下執(zhí)念不計福禍、一切隨緣,便可領略人生真諦,過好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