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灣
清《丹徒縣志》載,宋代山上建有花山寺。宋名士蘇舜欽曾題詩花山寺壁:“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見草縱橫。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沈括題花山寺詩:“經(jīng)旬花雨喜新晴,病馬緣畦取次行。老態(tài)只因隨日至,春心無意與花爭。山川滿目浮煙合,樓閣侵天暮靄橫,嗟我有身無處用,強(qiáng)攜樽酒入崢嶸。”另據(jù)《京口山水志》載,宗澤歸葬京口后,岳飛為感宗澤知遇之恩,曾于花山灣云臺寺旁建一功德院。
第一樓街
南宋嘉定年間,鎮(zhèn)江郡守史彌堅(jiān)在千秋橋南建一樓名為喜雨樓,詩人戴石屏賦詩祝賀,詩首兩句為“京口畫樓三百所,第一新樓名喜雨”,遂稱第一樓街。
王家巷
清《丹徒縣志》載:宋代左丞王存宅在登云門內(nèi),遂稱王家巷。王存,字正仲,丹陽人,登進(jìn)士第。元祐二年(1087年)拜尚書右丞,后遷左丞,以資政殿學(xué)士知揚(yáng)州,晚年在此筑屋定居,九十九歲故,葬于鎮(zhèn)江五洲山。有閑居詩云:“族居自買百間屋,月賜官糜六萬鈔”。又因有人建議添置假山石,王存作有《卻客假山石》詩:“乞得林泉就退閑,誅茅結(jié)宇即城灣。閉門自有林巒秀,不用辛勤作假山”。
四牌樓
四牌樓元代稱十字街,清改現(xiàn)稱,因每逢出會,官府出巡,四周扎牌樓故稱四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