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千古才情萬古對》之徐文長趣對傳美談
胖門神
>《對聯》
2012.01.10
關注
徐文長趣對傳美談
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處浙江杭州灣錢塘江南岸、寧紹平原西部的紹興,素有
“
魚米之鄉(xiāng)
”
、
“
水鄉(xiāng)澤國
”
、
“
東方威尼斯
”
之美稱。這里的青山綠水閃耀著明凈秀麗的色彩,這里的屋宇殿堂散發(fā)著古老文化的芳香,這里的大街小巷保存著民族英杰活動的遺跡。紹興人杰地靈,是同我們民族的許多杰出人物的英名并列的。從古代越國到近代的兩千多年的歷史中,這里人才輩出,群星燦爛。在這塊古越的土地上,不僅有巍峨的寺塔、蒼勁的石刻、軒昂的府第、雄偉的殿宇可以作為過去時代的見證,即使是一條深巷、一條小河、一座石橋、一個臺門也往往能喚起你對歷史的回憶。踏著那彎彎曲曲的青石板路,走訪星羅棋布的古跡,令人感到應接不暇、美不勝收、興味盎然。在紹興眾多的名勝古跡中,
“
青藤書屋
”
別具一格,引人入勝。因為它是我國明代杰出的文學家、書畫家徐渭的故居。
徐渭
( 1521—1593
年
)
,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別號青藤道士、天池山人、田水月等。山陰
(
今浙江紹興
)
人,工詩文書畫,亦擅雜劇對聯。他
20
歲中秀才,但卻屢應鄉(xiāng)試不第,遂于嘉靖二十六年
(1547
年
)
在紹興賃屋授徒。
10
年后為浙閩總督胡宗憲幕客,協(xié)謀抗倭軍事,晚年在紹興以賣畫度日。他才華橫溢,自言
“
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
”
,但后人對他的畫評價最高。在繪畫方面,他反對擬古,注意寫意,大膽創(chuàng)新,成為青藤畫派的始祖。他的書法既剛健蒼勁,又嫵媚流暢,卓然自成一家。在文學批評方面,他強調獨創(chuàng),反對模擬,對公安派頗有影響。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風格奇恣,豪氣豁達,才情過人。他開創(chuàng)的潑墨大寫意畫法,開拓出一個
“
青藤畫派
”
,對后世繪畫創(chuàng)作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以至鄭板橋、吳昌碩、齊白石等國畫大師,都成了青藤畫派的著名傳人。他同時又是晚明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驅。在紹興,至今仍留有他當年出生、居住的
“
青藤書屋
”
,每日游人不絕。
徐渭從小就很聰明,
10
多歲時學問已相當淵博。有一年秋試,皇帝派了一名叫竇光鼐的老太師到紹興主試。太師為了籌備考試的有關事宜,提前動身向紹興進發(fā)。這位竇太師學問淵博,精通文墨。相傳他應殿試時,皇帝問他:
“
卿識字幾何
?”
竇答:
“
字如牛毛,臣識一腿。
”
皇帝當場試驗,果然個個認得,皇帝大喜,欽賜
“
天下無書不讀
”
金牌一面。從此,每次外出,竇光鼐總要把這塊金牌執(zhí)于轎前開道,以此炫耀。這次到紹興主試,他同往常一樣,坐著綠呢大轎,威風凜凜地走州過縣,穿鎮(zhèn)越林,轎前仍是那塊
“
天下無書不讀
”
的御賜金牌開道,耀武揚威,自以為才學文章壓倒天下,天南海北無敵手,目空一切,傲慢非常。
這天,天氣非常炎熱。小徐渭聽說竇太師當天正午要進紹興城,心想,等我來剎剎他的傲氣
!
主意一定,徐渭就赤身露腹地睡在紹興城東郭門內的官道當中。因為這里是竇太師進紹興城的必經之地。
“
咚 ,
……”
鳴鑼開道的聲音越來越近。頭牌執(zhí)事看見大道正中有一個小孩赤身露腹地大睡,就連忙稟告老太師:
“
有一小孩擋住官道
!”
竇太師聽說是個小孩,并未在意,吩咐駐轎,他要出來看看。竇太師出得轎來,看這個擋道的小孩躺在青石板路上,正睡得香甜,便走上前去,連忙把徐渭搖醒。其實徐渭并未睡熟,只是故意裝睡。他睜眼一看見竇太師,便趕忙恭恭敬敬地站在路旁,好像是在等候發(fā)落。竇太師見他天真、頑皮、活潑,有些喜愛,便問:
“
你叫什么名字
?”
徐渭不卑不亢地答道:
“
我叫徐渭,字文長。
”
竇太師又問:
“
你睡在熱石板路上做什么
?”
徐渭并不畏懼,大大方方地回答道:
“
不做什么。只是想曬曬肚里的萬卷詩書
!”
竇太師一聽道:
“
嗬,好大的口氣
!
既然你讀過萬卷詩書,便一定會對對子了
?”
徐渭驕傲地挺挺胸答道:
“
這有何難
!”“
噢
!
這樣吧,我出一比上聯,你若對不出,便自動讓道避開。
”
徐渭道:
“
這個自然。但若我能對出,該當如何
?”
竇太師想,一個小孩子有什么了不起
?
就隨口答道:
“
如果對得好,把全部執(zhí)事留在這里,老夫步行進城上學館。
”
徐渭一聽,很是高興,便說:
“
請出上聯
! ”
竇太師略一思忖,出句道:
南街三學士。
徐渭不假思索地接口對道:
東郭兩軍門。
竇太師一聽,覺得
“
東郭
”
對
“
南街
”
,文官對武將,
“
兩
”
對
“
三
”
,
“
軍門
”
對
“
學士
”
,工整奇巧,又都是紹興城有名的臺門,不由得大加稱贊。
接著,竇太師用手拈著花白的胡須,得意地又出半聯:
柳線鶯梭,織就江南三春景。
徐渭立即聯想到,他說的是江南春景,必須用塞北的秋色來答對才行。于是,他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對道:
云箋雁字,傳來塞北九秋書。
①
①關于此聯來歷,民間又傳系明代顧鼎臣對其父出句。一說是他幼年時其父出句考他,其時他剛讀過南朝梁丘遲寫的《與陳伯元書》。因文中有
“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
這一幅色彩斑斕、生機盎然的江南暮春圖,從中受到啟發(fā),足對出下聯。另一說稱他幼時隨父春游,其父為啟發(fā)誘導顧鼎臣格物致知,即據謝宗可《詠流鶯》詩句
“
自織春風金縷衣,穿紅度翠往來飛
”
化成出句命其對。顧鼎臣少年聰穎,不循舊徑,另寫清秋景色,直追前賢絕唱
“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
而速寫二物:
“
白云紓箋,歸雁排字,塞北秋風報平安
”
。因字字工對,節(jié)節(jié)協(xié)律,周密完美,無語不佳而受到其父嘉勉。
竇太師聽了,又是一陣暗暗叫好。這時,徐渭指著竇太師轎前執(zhí)事扛的那面
“
天下無書不讀
”
金牌,說:我也有半聯,請大人足對:
書有未曾經我讀。
竇光鼐無以為對。徐文長接著自對道:
事無不可對人言。
②
②民間又傳唐代詩人李群玉曾與一塾師對過此聯。
竇太師見徐渭果然不凡,便想將徐渭收到自己的太師府就學。還說:
“
徐文長,日后若隨老夫度日,準保你高官厚祿。如何
?”
徐渭雖年紀幼小,卻不貪圖榮華富貴,堅決地回答說:
“
太師可知我們家鄉(xiāng)的兩句諺語:
‘
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嗟來食
’?”
說罷,甩手走了。因有言在先,竇太師只好認輸,獨自步行進城,到學館里去了。
據說從此以后,竇太師外出,再也不扛、不打
“
天下無書不讀
”
那面御賜金牌了。
有一天,徐文長騎著一頭毛驢到城外會友,經過一家農田,見一位老農正在田里插秧,秧苗隨手落,插得又快又好,非常佩服。他翻身下了驢背,走到老農跟前,問:
“
老丈,敢問你給田里插了多少株秧了
?”
老夫直起腰,微笑著反問道:
“
先生,我也問你,你今日騎驢走了多少步了
?”
徐文長一時鬧了個大紅臉,趕忙拱手向老農賠禮:
“
剛才是我徐文長太冒失了,請你老不要見怪。
”
老農一聽他是大名鼎鼎的徐渭徐文長,十分高興,趕忙走上前去,和徐文長談古論今,十分投機,隨后又執(zhí)意請徐文長到家中用飯。徐文長非常高興自己拜了一位農民師傅,臨別時特意為老農題書堂聯一副:
讀書好,種田好,學好便好;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難,知難不難。
③
③吳敬梓《儒林外史》第
22
回寫萬雪齋家的
“
慎思堂
”
時,說大廳懸有此聯。
寓意至深。
回到青藤書屋,徐文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便攤開紙,磨好墨,筆走龍蛇,寫了這樣一副對聯:
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④
④民間又傳此聯系徐文長教誨學生時所書贈的一聯。
這副對聯,乍一看還頗費猜詳,因為它不僅上下聯字面完全重復,而且像繞口令一樣拗口難讀,尤其是對聯的含義叫人一時難以捉摸。但若細細品味,便不難發(fā)現,其關鍵在一個
“
好
”
字上。此聯所用的
4
個
“
好
”
字,因有兩種讀音,故有兩種含義。上聯是說,當人年輕的時候,耳聰目明,精力充沛,記憶力旺盛,有很好的讀書條件
(“
好讀書
”)
,但卻并非人人喜歡讀書
(“
不好讀書
”)
;下聯則說,人到了成年乃至老年時,才知書中味,因而特別喜歡、愛好讀書
(“
好讀書
”)
,但卻因記憶力衰退,眼花耳聾,體力不支,因而不能夠好好讀書了
(“
不好讀書
”)
。其含義更是至深至透,委婉地表達了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
“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
”
、
“
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輝
”
、
“
久病始知求藥誤,衰年方悔讀書遲
”
等名句的深刻含義,與之相較,確有異曲同工之妙。難怪清代見聞廣博,學問淵博
(
望湖樓古稀老人語
)
的李伯元評此聯說:
“
傳誦多時,后有人效其句法,而為五字聯者。
”
一次,紹興縣戲臺修成,派人求徐文長寫副戲臺聯。徐文長欣然命筆,一揮而就:
盛盛盛盛盛盛盛;行行行行行行行。
⑤
⑤民間又傳,朱元璋行軍打仗途中,來到一個戲班的排演場,見門上貼有此聯。作:
行行行行行行行;盛盛盛盛盛盛盛。
朱不解其意,請教優(yōu)孟,贊賞不已,后還為這個戲班題書一聯。一說是石達開為一生豆芽老人的作坊題書之聯。
上聯寫臺上紹興大班熱鬧的鑼鼓聲,下聯寫臺下觀眾人聲鼎沸的噪雜聲。兩個字把熱鬧非凡的戲場寫得如此有聲有色,哪個讀者、觀眾讀后不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呢
?
杭州有個知府,會舞文弄墨,便以
“
才子
”
自居,自恃才高,目中無人。當他聽說江南名士徐文長在杭州作畫賦詩,四周百姓爭相觀看,稱贊徐文長是
“
天下才子
”
,名振四野,甚為不滿,認為我是
“
才子
”
,你竟成了
“
天下才子
”
,一介布衣,何德何能,竟敢在我管轄的屬地上賣弄筆墨,豈不是班門弄斧
?
這還了得
!
惱怒之下,便派人把徐文長找來,提出要比賽對對聯,如果答對不上,就要徐文長自動離開杭州。徐文長胸有成竹,藝高膽自大,毫無懼色,滿口答應。見到知府后,知府也不打話,揚手指著不遠處的六和塔,得意洋洋地吟上聯道: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長聽了并不答言,只是向知府舉起一只手,搖了搖。知府見徐文長這樣,以為他對不出來,心中暗喜。又指著不遠處的保塔,再出上聯道:
六和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五湖四海。
徐文長聽了,仍不言語,只是一個勁給知府打啞謎。只見他用手向西湖上錦帶橋的方向指了指,又向知府拱拱手,然后又兩手平攤,向上一舉。
知府更加得意忘形,以為徐文長還是對不出來,神氣十足而又十分鄙夷地對徐文長呵斥道:
“
久聞先生才高,連這么簡單的對句都對不出,還算什么才子
?
竟敢在我的轄區(qū)冒充大仙,招搖撞騙
!”
并當即下令,要把徐文長趕出杭州城。
徐文長聽了,朗聲大笑,氣宇軒昂地說:
“
休得放肆
!
下聯我早就對上了
!
大人何以如此無知,有眼無珠,至今不解
?”
知府認為徐文長在有意狡辯,更加怒氣沖沖,拉下臉孔喝道:
“
你敢胡攪蠻纏,愚弄本府
?
來人呀,快快給我趕出杭州城
!”“
慢
!”
徐文長把手一擺,慢條斯理地對知府說:
“
你是口出上聯,我是手對下聯。我對第一聯時,揚一揚手,就是說:
一掌平平,五指二短三長。
⑥
⑥有關此聯的傳說頗多,流傳甚廣。
我對第二聯時,指指錦帶橋,拱拱手,兩手又平攤著,向上一舉,就是講:
錦帶橋,橋洞圓,圓似鏡,鏡照萬國九州。
”
⑦
⑦民間另有傳說,稱此聯乃徐文長巧對杭州知府出句,并非徐文長以
“
啞聯
”
對之。
徐文長作了如此一番解釋,知府頓時啞口無言,只得悻悻而去。
從此,知府再也不敢得罪徐文長,而徐文長在杭州城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了。
號稱
“
浙東才子
”
的趙文華,靠著奸臣嚴嵩平步青云,作威作福,在紹興霸占土地,強派民工,建造了一座花園別墅
——
趙園。趙園落成那天,趙文華特意從京都趕來,當地官紳個個前來祝賀,熱鬧非凡。徐文長聞訊,也進園觀賞。趙文華一見,大聲呵斥:
“
何處狂徒敢來此處
? ”
徐文長從容答道:
“
越中秀才徐文長。
”
趙文華冷笑道:
“
你既是讀書人,本官有幾個課題,若能對得上,我就收回閑人不準入內的禁令。若對不上,必當送官究辦。
”
徐文長笑道:
“
請大人出題,生員奉陪。
”
趙文華指著墻壁上掛的一幅山水畫說:
四壁山峰,淡淡濃濃圖畫。
徐文長指著另一幅春夜圖對道:
滿天星斗,點點滴滴文章。
一陣輕風拂過,吹動了園內翠竹,竹影在石階上搖動。趙文華又出句說:
竹影掃階塵不動。
徐文長一眼看見一池碧水,應聲對道:
池月穿底水無痕。
徐文長應對自如,輕松灑脫,使趙文華暗暗吃驚,感到自己不是徐文長的對手,便想就此作罷,遂道:
水清沙明,請漁翁不必費心。
徐文長見他要溜,毫不買賬,對道:
山盛林茂,叫樵子正堪落手。
趙文華見徐文長
“
咬
”
住自己不放,心頭火起,對著站在木橋上的徐文長出語傷人:
馬踏木橋蹄擂鼓。
徐文長見趙文華頭戴烏紗,身穿紅袍,瘦臉尖腮,活像一只斗敗的公雞,當即回敬道:
雞啄銅盤嘴敲鑼。
⑧
⑧民間又傳系明代解縉對一曹尚書出句。聯文與此稍異。作:
馬過木橋蹄打鼓;雞啄銅盆嘴敲鑼。
趙文華理屈詞窮,當眾出丑。
紹興縣一位姓烏的新縣官,走馬上任時,邀請當地鄉(xiāng)紳、名士敘飲。已經年老的徐文長本不想去,但又聽說這個年輕縣官有點才名,十分驕矜,便去看看。席間,烏縣令乘著酒興,要與徐文長斗對。他先出一比析字上聯:
二人土上坐。
徐文長淡淡一笑,對道:
一月日邊明。
⑨
⑨民間又傳唐代詩人李群玉曾與一塾師對過此聯。另有民間傳說稱,此聯乃很喜歡漢族文化的金章宗
(
金朝第六個皇帝
)
某晚攜妃子李宸妃
(
小名李師兒
)
在瓊華島
(
現北京北海公園之瓊島
)
上游玩賞月時所對。上句為金章宗出句,下句乃李師兒足對。此聯除不失身份,切合順承君主的意旨和享受榮華富貴之意且巧妙析分、析合字體外,不知是這位李妃通天文地理,還是偶然巧合,她所對的下聯是很有些科學道理的。因為月亮本身并不發(fā)光,人們看到的月光,是太陽光照在月球表面上反射過來的。估計當時人們已知道這個道理。因為在此前
100
多年,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已成書。其中有載:
“
月本無光,猶銀丸,日耀之乃光耳
”
。
烏縣令見徐文長對起來毫不費力,又出半聯:
海晏河清,王有四方當做國。
徐文長指著室外的冬景,隨口對道:
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
⑩
⑩古時
“
冰
”
字有
“ ”
之異體。民間又傳此聯作:海晏河清,王有四方當做國;天寒地凍,水無二點不成冰。概
“
二
”“
四
”
同位而同為仄聲,工巧不如民間另傳之:
河清海晏,王有四方當主國;地凍天寒,水無一點不成。
眾人聞對,無不稱妙。烏縣令雖也暗暗佩服,但憑著自己有幾分才氣,仍不肯就此善罷甘休,接著又出半聯:
笑指深林,一犬眠竹下。
仍用
“
析字格
”
,將
“
笑
”
字析成
“
竹
”
、
“
犬
”
。徐文長不假思索,也以
“
析字格
”
對道:
閑看幽戶,孤木立門中。
徐文長應對自如,對句如流,眾人無不欽佩。可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烏縣令,一心要就此壓倒徐文長,冷聲冷氣地又吟半聯:
鼠無大小皆稱老。
徐文長見他出言不遜,心想,既然你不知自愛,那就莫怪老夫不給你留面子了,便高聲對道:
龜有雌雄總姓烏。
此聯在民間傳說中另有二說。一說古時一少年才高八斗,小小年紀便考中翰林院學士。而翰林院學士見面,無論大小,皆互稱
“
老
”
。一姓烏的翰林欺這少年翰林年齡小,便以上聯相戲。少年翰林果然才學不凡,妙對下聯,嘲烏翰林。另一說稱清光緒年間,浙江新任巡撫烏爾恭額到職。因烏很看重教育,一到任便先往書院視事。正趕上書院開飯,他見生員們爭食,鬧得不可開交,笑道:
“
好一群老鼠
!”
不意此話傷了生員們的自尊心,不久,烏巡撫的公案上便出現了此聯。據說這烏巡撫在浙江任上六七年,做了不少好事。杭州人曾作聯贊之:畢生事業(yè)三書院;蓋世功名一海塘。
“
三書院
”
指崇文、敷文、紫陽三大書院,均為頗有名氣的書院;
“
一海塘
”
指治理海塘。足見其關心教育、致力水利。
說罷,起身就走。烏縣令雖氣極敗壞,但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明代嘉靖年間,浙江富陽的文武舉人和秀才們在官府的支持下,集資捐建了一座
“
二圣祠
”
,祠內供奉的是
“
萬世師表
”
的文圣人孔夫子和
“
忠義雙全
”
的武圣人關云長。二圣祠建成后,擇吉日舉行大典,可文武舉子和秀才們卻為正殿廊柱上的一副楹聯而爭執(zhí)不下。文人們認為孔夫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是
“
大成至圣文宣王
”
,應該占上聯位置。武士們認為關云長忠心貫日月,義氣薄云天,被封為
“
協(xié)天大帝
”
,豈能屈居下位
?
雙方爭持不下,互難說服,把官司打到官衙來了。知縣問清事由,也十分難斷。后來其幕僚建議他請當地的名才子徐文長先生公斷。
徐渭接到請柬,到了杭州,與文武舉人和秀才一同乘船,直奔富陽。船只航行在碧水盈盈的富春江上,后艙樂班撥弄絲弦,吹起笙簫管笛,奏樂助興。船到富陽,徐渭沐浴焚香,取出文房四寶,筆走龍蛇,為二圣祠楹柱題寫一聯道:
孔夫子,關夫子,兩位夫子,圣德威靈傳萬世;
著春秋,讀春秋,一部春秋,廟堂香火續(xù)千秋。
民間又傳,明代解縉曾對明成祖朱棣出句,所對一聯與此相近。作:
孔夫子,關夫子,兩位夫子;著春秋,讀春秋,一部春秋。
又傳此聯系清代山西才子趙中元所作。趙中元的對聯故事,在民間流傳不少。
此聯一出,文武舉人、秀才們無不佩服和稱贊徐渭才識淵博。
特別是聯句在平常、通俗、流暢的語句中用辯證的方法分析每一事物,從而作出客觀、公正的結論,富有哲理和說服力,是寓哲學科學于對聯之中的聯例。一樁久持不下的
“
公案
”
,就此了結。
安徽磯在蕪湖縣西
7
里的大江之中,高約
9
丈,面積約
9
畝多大。磯上有靈澤夫人
(
即孫夫人
——
孫權的妹妹
)
祠。相傳此祠剛建成時,工程監(jiān)督某夜夢見孫夫人說:
“
楹聯且緩制,須至某日時,有徐先生過此,求其撰聯可矣
!”
后徐文長果然路經此地,剛到該寺就捉筆題書一聯:
思親淚落吳江冷;望帝魂歸蜀道難。
夜夢孫夫人托言之事,當然不可能真有。無非是為抬高名人地位的閑話和附會而已。
寫出了孫夫人一生的不幸和壯烈殉夫的大義。因而相傳徐渭曾夜望孫夫人前來致謝。
在民間傳說中,徐渭是一位帶有喜劇色彩的幽默大師,而在歷史上他卻是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藝術家和文學家。他擅長詩歌、雜劇、文學評論;工水墨花竹、山水人物,長于行草;他特長花鳥,用筆放縱,水墨淋漓,對后世寫意花卉畫很有影響,被尊為青藤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近代花草畫中流行的潤筆寫意的潑墨畫法,就是從他開始發(fā)展起來的。后代的畫家如史叔考、陳洪綬、鄭板橋、趙叔、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等,均師法于他,并對他推崇備至。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曾刻過一方
“
青藤門下走狗
”
的印章,以表示自己對徐渭的崇敬與仰慕。他說:
“
文長、且園
(
高且園
)
才橫而筆豪,而燮
(
鄭燮,即鄭板橋
)
亦有倔強不訓之氣,所以不謀而合。
”
現代國畫大師齊白石也曾作詩說:
“
青藤、雪個
(
朱耷
)
遠凡胎,缶老
(
吳昌碩
)
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輪轉來。
”
他還說:
“
青藤、雪個、大滌子
(
石濤
)
之畫,能縱橫涂抹,余心極服之。恨不生三百年前,為諸君磨墨理紙。諸君不納,余于門外餓而不去,亦快事也。
”
可見徐渭影響之大。
徐渭自言
“
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
”
未提戲曲和對聯。其實他是一位題聯大師?!缎煳技分械摹缎煳拈L佚稿》卷
24
,錄對聯
20
副;又《徐文長佚草》卷
7
,錄對聯
97
副。在這些對聯中,
40
字以上的長聯就有
12
副。尤其是他最先突破百字長聯,為紹興開元寺題的
140
字長聯至今猶存,是十分珍貴、十分可觀的文化遺產。如他自題書舍聯云:
雨醒詩夢來蕉葉;風載書聲出藕花。
運用自然音響、色彩的巧妙組合,寫出了一幅頗具詩情畫意、韻味盎然的寫意畫。又如他題張氏書房一聯:
水隔笙簧,白日鳥啼花竹里;庭園錦繡,青春人在畫圖中。
北京白家莊有浙江同鄉(xiāng)埋葬客死京都人士的
“
燕京義冢
”
,原有
“
東越義莊
”4
字匾額。徐渭曾為義莊門首題聯一副:
義利關頭三岔路;乾坤窩里一家人。
含義至深。
徐渭還為山水、名勝等寫下了不少言詞高妙、意境宏闊、天才超逸、引人深思的對聯。如他為杭州鳳凰山樓閣所撰一聯: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
?
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臺
!
他有一聯寫道:
水夕蒼蚊殘夏扇;河間紅樹早秋梨。
徐文長在他的故居
——
青藤書屋的石柱上,刻有一副他自己撰寫的楹聯:
未必玄關別名教;須知書戶孕江山。
他將書樓取名為
“
孕山舫
”
。書樓外面是個小巧的庭園,園中有個
10
尺見方的石池。池北原有小平橋,下承以方柱。徐文長在方柱上寫著
“
中流砥柱
”4
字。橋上有亭,兩邊石柱上也有他寫的一副對聯:
一池金石如如化;滿眼青黃色色真。
從他挺秀峻逸的書法中,也可以看出他倔強、孤高的性格。
徐文長一生懷才不遇,為當時的社會所不容。到了晚年,境況更苦,靠賣書畫度日,數千卷書籍變賣一空,竟落到
“
幬莞破弊,不能再易,至藉藁寢
”
的地步。直到
73
歲,孤零零地病死在稻草與書稿之中,以一領破草席裹身入土,在貧病交加之下離開了人世??伤麉s為人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有《徐文長全集》、《徐文長佚稿》、《徐文長佚草》、《南詞敘集》、《四聲猿》等行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讀《徐渭畫傳》
對聯拾趣18
知府出對聯為難徐渭,徐渭只是揚揚手,知府聽其解釋后自愧不如
少年徐渭的“手對”
一個云水天長一般的名字,拿痛苦澆灌自己開掛的一生,讀他的這副對聯,卻也能感受到深深的禪意!
徐文長路對竇太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
上網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yōu)惠券
優(yōu)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