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氣法緩解老年耳鳴
定息靜坐,咬緊牙關(guān),以兩指捏鼻孔,怒睜雙目,使空氣進入耳道,直到感覺轟轟有聲為止,這樣可以增加耳部各個血管的壓力,使更多的血液在此集中,對緩解耳鳴有好處。
來源:2010年10月29日 摘自《老年日報》
手掌揉耳背緩解耳鳴
人老了容易耳鳴,現(xiàn)介紹一個治耳鳴的方法:用雙手分別把耳朵給蓋上,然后用掌根揉耳背。但要注意,不是揉耳背的皮膚,而是隔著耳背揉耳朵眼。揉兩三分鐘以后,耳朵眼里面一發(fā)癢,就證明耳朵里面的氣血暢通了,長期堅持,耳鳴問題就解決了。
摘自:2010年9月7日 《家庭保健報》
自我按摩治耳鳴
有針對性地按摩人體有關(guān)穴位,可以治好耳鳴。介紹如下:
1.先用食指和大拇指輕柔地按摩聽會穴(在耳屏的前下方與小豁口平齊,張嘴時凹窩處)5分鐘左右,約350~400次。
2.擊天鼓50次。即兩掌搓熱,用兩掌心掩耳,十指按在后頭部。再將食指疊在中指上,敲擊枕骨下方,使耳內(nèi)可聞及類似擊鼓的聲音。
3.用已搓熱的兩手掌心捂住兩耳,手掌與耳朵完全封閉,然后兩掌突然松開,這樣重復捂耳30次。
4.用食指和大拇指,先從上至下按捏耳廓,然后從下至上按捏,這樣反復按捏至雙耳有發(fā)熱感,共按捏耳廓100次。
摘自: 2010年8月17日《中國中醫(yī)藥報》
掌根揉耳背治耳鳴
人老了容易耳鳴,現(xiàn)介紹一個治耳鳴的方法:用雙手分別把耳朵給蓋上,然后用掌根揉耳朵背。但要注意,不是揉耳背這個皮,而是隔著耳背揉耳朵眼。揉兩三分鐘以后,耳朵眼里面一發(fā)癢,就證明耳朵里面的氣血暢通了,長期堅持,耳鳴問題就解決了。
摘自:2010年8月12日《當代健康報》
中醫(yī)治療耳鳴
耳鳴是患者在耳部或頭內(nèi)感到的一種聲音。耳聾是聽覺系統(tǒng)的傳音、感音功能異常所致聽覺障礙或聽力減退。耳鳴、耳聾往往同時并見,二者的辨證論治基本相同,均可分為以下五型辨治:
風熱侵襲型:癥見耳脹耳鳴,聽力下降,頭痛惡寒,發(fā)熱口干,舌淡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治宜疏風清熱,散邪宣竅。方用銀翹散加減。藥用金銀花、連翹、蘆根各15克,桑白皮、荊芥、淡豆豉、牛蒡子、菊花、桔梗、石菖蒲、蔓荊子各10克,竹葉、升麻、薄荷、甘草各6克。
肝火上擾型:癥見耳如雷鳴,生氣加重,耳脹耳痛,頭痛眩暈,目紅面赤,口苦咽干,夜寐不安,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宜清肝泄熱,解郁通竅。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藥用龍膽草、生大黃各6克,梔子、黃芩、柴胡、木通、車前子、澤瀉、石菖蒲各10克。
痰火郁結(jié)型:癥見耳如蟬鳴,聽力下降,頭昏沉重,胸悶脘痞,咳嗽痰多,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治宜清火化痰,降濁開竅。方用黃連溫膽湯加減。藥用法半夏、陳皮、黃芩、枳實、杏仁各10克,全瓜蔞、茯苓各15克,黃連、膽南星、甘草各6克。
腎精虧損型:癥見耳如蟬鳴,夜間較甚,聽力下降,頭暈眼花,腰膝酸軟,多夢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治宜補腎益精,潛陽肅竅。方用耳聾左慈丸加減。藥用熟地黃、山藥、磁石各20克,山茱萸、牡丹皮、澤瀉、茯苓、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
脾胃虛弱型:癥見耳鳴勞累后加重,耳內(nèi)空虛或發(fā)涼。倦怠乏力,納呆便溏,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弱。治宜健脾益氣,升陽通竅。方用益氣聰明湯加減。藥用黨參、黃芪各20克,白術(shù)、葛根、蔓荊子、石菖蒲各10克,當歸15克,陳皮、川芎、柴胡、升麻各6克。每日一劑,水煎兩次,分2~3次溫服,10天為一療程。
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 發(fā)布時間: 2010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