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高25~30厘米。莖極短不明顯。葉基生,長圓形或長橢圓形,有長尖,基部圓形,兩側(cè)不對稱,正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肉穗花序黃綠色,佛焰苞葉狀,白色或綠色,大而明顯,高出葉面,向內(nèi)翻卷。
(2)生長習(xí)性
原產(chǎn)于美洲和亞洲熱帶地區(qū)。喜高溫高濕環(huán)境,耐陰不耐寒,忌陽光直射,宜生長疏松、排水和透氣良好的土壤。
(3)苗木培育
常用播種法和分株法繁殖。①播種繁殖:溫室栽培中人工授粉可獲得種子,種子采收后立即播種,保持溫度25℃左右,以防種子腐爛。②分株繁殖:將生長良好的植株2年左右分株1次。春天新芽未長出之前將整株從盆中倒出,去掉舊土,從株叢基部將根莖切開,保證每叢3~4個芽,重新上盆。
(4)栽培管理
以等量的腐葉土和泥炭土加少量木炭或珍珠巖及適量基肥配成營養(yǎng)土,盆栽。4月末5月初出戶,9月中旬搬入室內(nèi)。保持土壤和空氣濕潤,生長季節(jié)每15天左右施1次液體肥料,化肥或發(fā)酵后的農(nóng)家肥水均可。夏季遮蔭管理(遮蔭60%~70%),冬季不遮光。最適生長溫度白天為25℃,夜間不低于14℃,低溫和潮濕會引起根爛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