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媽說:有遠見的父母,總會努力把女兒培養(yǎng)成優(yōu)雅、獨立、內心強大的女孩。
作者:木人
來源:爸媽精讀原創(chuàng)
《養(yǎng)育女孩》一書中曾指出:女孩的生存空間正在變得更加復雜和危機重重,她們的現(xiàn)在和將來注定比我們的更豐富也更艱難。
為人父母,養(yǎng)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而養(yǎng)育女孩,憂心更多,所謂養(yǎng)女方知世險惡。
女孩怎么養(yǎng)才能讓父母放心?養(yǎng)育女孩的路上,堅持這幾點,可以事半功倍。
堅持“三不要”,
讓女孩有勇氣做自己
養(yǎng)女兒一定不要給她太多枷鎖,讓她負重前行。
1、不要一味怪她
《82年生的金智英》中有一幕很扎心。
金智英晚上補習完,在回家路上遭遇跟蹤狂,于是發(fā)短信通知父親來接自己。
父親見到她,開口就是指責:“你干嘛去那么遠的補習班,穿衣服要穿得體一些,瞧瞧裙子多短,還有不能逢人就笑,那就是問題所在,為什么記不?。俊?/p>
金智英說自己沒有笑,父親依然告誡她要時刻保持警惕,注意觀察,“沒躲開,錯的就是沒躲開的人。
遇事總是一味地怪女兒,后遺癥有多少?
被同學欺負了,父母一句“為什么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結婚后跟老公吵架,回娘家,父母總是怪她“肯定是你做的不夠好”;
女孩天生比男孩更柔軟敏感,當父母遇事習慣責怪她,子女與之的距離由此而生。
從此,遇事再也不告訴父母,習慣將委屈獨自咽下。偶爾想說,卻已知開口得不到想要的熨帖,自然欲言又止,彼此漸行漸遠。
就像金智英,結婚、生女全職帶娃,什么事情都自己扛。
當女兒漸大,自己想要出去工作,面對無人帶娃的困境,婆婆不幫忙,還總是呵斥她,金智英默默忍受,也從不對父母訴說求助,最終精神出現(xiàn)問題。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心理疾病的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男性。
尤其當女兒出嫁之后,是婆家的外人,是娘家的親戚,如果父母不能做女兒堅實的后盾,女兒在婆家在外遭遇風雨之后又能去哪避雨?
做女孩的父母,不要一味怪她,如此,她才有愿意訴說的勇氣,隨意回家的資本。
2、不要求“女孩要有女孩樣”
《少年說》中有個女孩,喜歡中性打扮,媽媽卻說:“不夠女孩子。”
因為媽媽骨子里認為女孩就要留長發(fā),穿裙子,“女孩就應該文靜一點”。
可是女孩卻認為“女生不應該只有一個樣子”。
誰說女孩就該喜歡粉色和洋娃娃,而坦克和奧特曼就是男孩的專屬?
誰要求女孩必須文靜淑女,而男孩就可以叛逆活潑?
難道教師、護士只能是女孩的職業(yè),而警察、軍人只有男孩可勝任?
不要用刻板印象鎖住孩子一生,絆住孩子多彩人生的腳步。
前陣子,答應幫女兒摘星星的航天員媽媽回來了。
如果王亞平從小被“女孩樣”束縛,那么中國航天史上就少了一位女航天員,一個女孩的職業(yè)生涯就少了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
女孩的潛力不該被“女孩樣”框住,那樣的人生注定會失去太多精彩。
性別有男女之分,但請別用“女孩樣”畫地為牢,因為優(yōu)秀的女孩都是雌雄同體的。
3、不要求她聽話懂事
馬伊琍曾坦言對女兒的教育過于嚴厲,總是要求愛馬懂事聽話。
于是女兒成了她眼里乖巧的孩子,卻也失去了說“不”的勇氣。
直到有一天,愛馬回家說起她在幼兒園跟小朋友玩過家家,有個小朋友總要當媽媽,而讓愛馬當寶寶,愛馬也想當媽媽,只是不敢表達自己真實想法。
馬伊琍說:“你完全可以拒絕”,沒想到女兒卻直言:“我不敢”。
馬伊琍終于意識到,原來過于懂事的女兒,內心卻承載著如此多委屈。
懂事乖巧的標簽一旦貼上,委屈就源源而至,不敢拒絕,害怕別人生氣,一旦惹人不滿,低頭認錯的總是自己。
在家乖巧,出門大概率復制,小時候懂事習慣壓抑自己,長大后往往總是委屈自己。
走進戀愛關系里,一味的乖巧服從討好,只會換來對方的變本加厲的強勢欺壓。
要求孩子乖巧懂事,只會換來父母一時的省心,長久而言更多的是不放心。
王菲寫給女兒的歌中唱道:“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
學壞一定不好,但是不太乖的女孩也許更快樂。
堅持“三要”,
讓女孩有能力應對生活的波瀾
養(yǎng)女兒最好給她一些鎧甲,讓她擁有自由的靈魂,也有選擇的智慧。
1、要給女孩開闊的眼界
有一期央視節(jié)目《對話》上,一名大四的女孩就提問:“現(xiàn)在社會上都說'學得好不如嫁的好’,請問這一點是否有道理?”
主持人一語道破:“別讓時代的悲哀,成為你人生的悲哀?!?/p>
那些習慣說“女孩子早晚要嫁人,讀那么多書沒用”的父母,剝奪的不僅是女兒的人生,也會讓女兒懷疑父母的愛。
有遠見的父母,都舍得投資鼓勵女兒多讀書,見世面。
一位網(wǎng)友講述了爸媽對她留學的態(tài)度:
高三時,有個留學機會,鄰居悄悄問我媽:“她是女孩子,花百萬供出國會不會有點不值得?”
我媽手一揮,二話不說做了決定“出!”
她說,一定要讓我多長見識,去看看大千世界的樣子。
女孩更需要開闊眼界,才不會輕易被哄騙。
開眼界提格局,站的高才能看得遠,見過山高海闊,才不會止步方寸之間。
多讀書,去旅行,用眼睛打開名家世界,用腳步丈量五湖四海,她會擁有更多選擇,且有能力選擇更優(yōu)。
2、要舍得女孩吃苦
看過一段世界冠軍王楠女兒笑笑乒乓球訓練的視頻。
視頻中,5歲的女兒在標準球桌面前,身高略顯吃力,但是依然練習擊球,接球。
面對高強度的訓練,女兒漸漸累得氣喘吁吁,一時失誤,還不小心被球打中嘴,她沒有哭,只是用球拍遮住了臉,緩了緩,繼續(xù)練習。
老公忍不住問王楠:“你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為什么還要讓姑娘吃這些苦?”
可王楠卻說,吃苦是為了讓女兒擁有強大內心和頑強意志。
嬌慣女孩是最淺顯的愛,舍得讓女孩吃苦才是最高級的愛,嬌嫩的女孩如同溫室的花朵,即使長大也無法讓父母放心放手。
舍得讓她吃苦,才能品嘗人生的甜,選擇了苦一時,也就避開了苦一世,世上沒有白吃的苦,每一寸苦都將為女孩內心強大、意志頑強添磚加瓦。
內心強大到什么都打不倒,才是父母給女兒最堅硬的鎧甲,即使偶遇風雨,也可安穩(wěn)劃過。
3、要給女孩豐富的愛
媽媽情緒穩(wěn)定,積極肯定,給足女兒安全感和溫暖。
爸爸有膽當,樂于陪伴,給予女兒愛和力量,媽媽充足的愛,讓女兒精神豐富不荒蕪,爸爸滿分的愛,讓女兒人生闊步不迷路。
父母相愛而后給予女兒豐富的愛,使得女兒內不自卑,外不炫耀,有實力講究,也有勇氣不將就。
此后婚姻路上,有人呵護是公主,無人守護做戰(zhàn)士。不會輕易被不值得的人瞇了眼,絆了腳。
縱然所遇非良人,因為有父母豐富的愛打底,也可以灑脫轉身,而眼里的光不會少。
養(yǎng)育好一個女孩,
可以造福三代人
養(yǎng)出一個讓人放心的女孩,是父母的終極期待。
有遠見的父母,總會努力把女兒培養(yǎng)成優(yōu)雅、獨立、內心強大的女孩。
因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魚僅飽餐一時,漁卻受用一世。
老話說:養(yǎng)育好一個女孩,可以造福三代人。
確實,一個女孩所受的教育會直接影響了她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婚姻觀,以至于影響她撫養(yǎng)后代的方式。
很喜歡史蒂夫·比達而夫這段話:“當你離開,一個優(yōu)秀的女人會繼續(xù)生活,她還將把你教給她的一切傳給她的后代。”
點個在看,共勉。
作者簡介:木人,富書專欄作者,家居小主媽一枚,本文首發(fā)公眾號:爸媽精讀(ID:bmnfrc),轉載授權聯(lián)系開白助理(看菜單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