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考場作文導(dǎo)寫三
文件名:
材:(金星閃)目標(biāo)
材料作文 “目標(biāo)”導(dǎo)寫
(231500)安徽廬江四中 金星閃
[作文題目](50分)
目標(biāo)(專題題目)
生活若沒有正確的奮斗目標(biāo),猶如緣木求魚,終將徒勞無功。長跑賽場上,一運動員偏離了跑道,朝著離自己比較近的一根晾衣繩沖刺,不知是不是他把該繩子當(dāng)成了終點線?
閱讀上述材料,你有何啟示?聯(lián)想到怎樣的見聞或經(jīng)歷?有怎樣的體驗和感悟?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安徽省廬江四中2005/2006年八年級第一學(xué)期期末考)
[導(dǎo)寫]
這個材料作文內(nèi)涵不難理解。沒有審題障礙,同學(xué)們拿起筆都覺得好寫。提示語的第一句“生活若沒有正確的奮斗目標(biāo),猶如緣木求魚,終將徒勞無功。”是中心句,也是材料的主旨??商釤?#8220;我們的生活中要有正確理想”“我們的生活中要有正確目標(biāo)”等觀點。也可以“目標(biāo)”“理想”為話題來寫,但必須緊扣材料的主旨或隱含的觀點。我們可以暢寫自己的理想,講述他人的志向,都能寫出一二,可這個話題難就難在寫出新意。如何出新呢?
寫人類的理想要寫出波瀾,一波三折。如果簡單的敘寫自己的理想是斷然不能打動他人的。劉墉的《傳家寶》就是敘述了一家?guī)状藶槭刈∫环蹙S真跡而活下來的曲折生動故事。給人們帶來諸多啟迪。贊美了堅守信念的美德??梢詮膭游铩⒅参锏慕嵌?,寫達到理想或目標(biāo)必備的要素,或贊美實現(xiàn)理想必備的品質(zhì),如端木蕻良的《耐力》,借物抒情,選取具有耐力的鴿子和駱駝兩種動物,通過對比贊美它們?yōu)檫_到目標(biāo)的執(zhí)著、堅忍、忠誠的品質(zhì),實則贊美人類的品質(zhì);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開》運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通過對比、襯托、擬人突出百合花的追求精神,表達作者的志向。童話、寓言、小說都是出新的較好文體,《走出墻角》就是以童話的形式寫出小黃花對理想的堅定追求。
[例文一]
那 截 樹 枝
考生 向一亭
相傳有一只小鳥,它的理想就是飛過汪洋大海。但是一路上有太多的風(fēng)雨,僅憑小鳥的力量是無法實現(xiàn)的。所以它選擇了一截樹枝,以便于自己能夠隨時休息。最終,這只小鳥飛過了海洋。
實現(xiàn)理想的旅途中總會有許多風(fēng)雨,你是否會因為那些而偏離正軌?如果是,就請找好你實現(xiàn)理想所必須的那截樹枝吧,它會為你指引一條正確的道路。
那截樹枝可以是坦言失敗。我一直很喜歡沈從文,尤其是沈從文身上所散發(fā)出的名家風(fēng)范。記得曾經(jīng)有一篇文章名為《沈從文“寫課”》給了我諸多啟示。何謂“寫課”?原來是沈從文第一次給同學(xué)講課的時候太過緊張,準(zhǔn)備好的一堂課的內(nèi)容幾分鐘就講完了,隨后他拿筆在黑板上寫了原因,坦言自己的失敗。假設(shè)那截樹枝是坦言失敗,我想即使失敗了我們也能夠重新站起來,不畏懼任何艱難險阻,矢志不移地去追求屬于自己的理想。
那截樹枝可以是謙遜。中國有句古語:“滿招損,謙受益”,所以謙遜是實現(xiàn)理想必要的素質(zhì)。一個人只有保持謙遜的態(tài)度,才能步步為營。自然界中有一種很奇妙的現(xiàn)象——靜水深流。投身到人的身上也就是說凡是有能力的人從來不顯露自己,正所謂“真人不露相”。假設(shè)那截樹枝是謙遜,我們就能始終清醒地認(rèn)識自己,量力而行,將理想一點點轉(zhuǎn)化成現(xiàn)實。
那截樹枝還可以是信任。“人無信不立”,一個人要想向前走,最重要的就是創(chuàng)造出一個良好的大環(huán)境,信任便是這主要因素。我們不可能事事順心,我們更不可能凡事都自己克服。所以我們需要信任,同他人一起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假設(shè)那截樹枝是信任,那么為理想奮斗的就不只是個人,而是一個群體,實現(xiàn)理想的機率自然而然就加大了。
無論你選什么,但那截樹枝絕對不可以是逃避,驕傲與猜疑,否則就像運動員沖出跑道,離理想越來越遠。
有一位大師窮盡其一生練就了“移山大法”,但秘決只有一個:“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真正移山是不可能的。理想也正是這樣,我們需要自己去爭取,而那截樹枝使我們不會偏離目標(biāo)。
去追尋理想,風(fēng)景這邊獨好。
[點評]
作者說:寫作前突然想起了那個關(guān)于小鳥的故事,它是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一個題目。我思考了一會,發(fā)現(xiàn)它正好適合要寫的作文,于是我便引用進文章作導(dǎo)入語。由此我想到,不要忽視生活中的任何細(xì)節(jié),它對于我們?nèi)粘5膶懽髦陵P(guān)重要,極有可能成為寫作素材。要是我們多
關(guān)注一下這些細(xì)節(jié),選材才真正是“選”。本文中有許多引用,如沈從文寫課的事例、詩詞俗語及移山大師。我自認(rèn)為這已經(jīng)夠多了,但遺憾的是由它們而闡發(fā)的議論不夠深刻。光引用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說理論證,這是我的感受。
文章最突出的問題是語言不夠精練,個別語句經(jīng)不住推敲,有些地方辭不達意。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寫作速度太快。還有一方面就是為了充字?jǐn)?shù)。以后要花些時間檢查、推敲,改善情況。
同窗說:“坦言失敗”、“謙遜”、“信任”這是理想航道上所必需的,作者由一截樹枝想到,實現(xiàn)理想的因素,切入角度小,哲理深刻,語言平凡卻深刻,引用較多,很能令人信服,以小見大,很有新意。
老師說:你的文章寫得較有文采。將抽象的實現(xiàn)理想所必須的因素,化在了那截樹枝上,借助小鳥的故事,大師的故事將道理說得生動、有趣。而沈從文的例子,引用的名言又使得說理更有說服力。以小鳥故事始,以大師故事結(jié)束,中間從幾方面論述。條理清晰,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
本文被評為一類卷,得分為滿分。
[例文二]
走出墻角
考生 何帆
墻角邊上,經(jīng)過長期的風(fēng)吹日曬,竟然生長出一朵小黃花。
它剛立足于世間,便好奇地環(huán)視四周,這是一個陰暗潮濕的墻角,四周都籠罩在一片晦暗之中。它不禁皺了皺眉頭,抬頭望了望搏擊長空的雄鷹,一種仰慕之情油然而生。瞧!它們在那無垠的空中,扇動著雄健豐滿的羽翼,自由遨翔。
小黃花很不甘心,同是世間生物,為何自己就要生存于這被遺忘的墻角之中。它并不是自大,只是不想孤芳自賞,它渴望走出墻角,朝外面的世界看一眼,哪怕一眼也好。
小黃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鄰居青草,卻遭來了它的熱諷,“我們就這個命,別怨天尤人了,聽說外面危機重重,還不如這里呢!”
小黃花不信,它不愿永遠做個井底之蛙,在墻角的那邊,一定五彩繽紛。
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個與伙伴們捉迷藏的小男孩竟然踏入了這“人跡罕至”的墻角之中。
小黃花被腳步聲驚醒了,突然間它眼前一亮,興奮得“手舞足蹈”。小黃花輕聲叫喊道:“喂——你好。”聲音傳到了小男孩的耳邊。
“你是誰?”
“我是墻角邊上的一朵小黃花。”小男孩蹲下身來俯視著小黃花。“叫我有事嗎?” “我想,我想讓你帶我離開這兒,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你是說要將你連根拔起嗎?”小男孩吃了一驚,“那樣不久你就沒命了,還去看什么大千世界,這兒挺好的!”“拜托你了,我——”外面的聲音打斷了小黃花的話, “我們該回家了。”小男孩立馬站起來,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小黃花嘆了一口氣,鄰居青草笑道:“也只有你這么傻,你看吧——你要是什么奇花異草,別人或許還會把你帶回去種植,可你——”小黃花不予理睬,以青草的話來說,它又在做青天白日夢,青草無奈地?fù)u搖頭。
小黃花每天都在等待著每一個難得的進入者,但青草卻討厭這些不速之客的打擾。小黃花幻想墻角那邊的樣子,蔚藍的天空,碧綠的草坪,競相綻放的花姐妹迎來了一只只嬉戲的蝴蝶……小黃花陶醉其中,它心中的那份信念更加堅定了。
一群紅領(lǐng)巾進入了墻角,義務(wù)做打掃工作。小黃花彬彬有禮地向他們訴說:“我是一朵小黃花,我想出去瞧瞧,你們能幫助我嗎?”
這群紅領(lǐng)巾原本還比較好奇,耐心地聽著這一切,可仔細(xì)一聽,笑笑走了。
只有一位紅領(lǐng)巾同情地望望小黃花:“好,我答應(yīng)你!”小黃花激動得熱淚盈眶,不住地道謝。
青草眼睜睜地看著小黃花被放入花盆帶走了,羨慕不已,悔不當(dāng)初。
就這樣,小黃花終于走出了墻角,看見了流連溢彩的世界。后來,它竟被發(fā)現(xiàn)是一種很好的藥材,用于制藥。
如今,小黃花的子子孫孫都在談?wù)撝瓦B青草間也流傳著……
[點評]
老師說:本文名為《走出墻角》,以童話的形式展示了一朵小黃花追求理想之過程。一朵微不足道的小黃花生于墻角卻不甘心總想著走出墻角。我闡述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以植物的角度,突出了人生在世,要有抱負(fù),并為之而不屈不撓地堅持,矢志不移地奮斗。與材料的觀點十分吻合。
本文以對比之手法,以青草的三處呼應(yīng)襯托出小黃花的追求之心。我以記敘為主,并兼有心理、動作、語言等描寫。我這次的情節(jié)與上次相比,起了些波瀾。本文的語言簡練,能夠反映出人物個性。但是,本文的詳略把握得不太好,有些地方不能做到簡潔明了,有待加強。
我這次最突出的問題也就是詳略不當(dāng),原來簡潔之處卻表達得啰嗦了些。這可能是我構(gòu)思不夠全面之故吧,我以后在構(gòu)思之中要思索文章的詳略之處,注意“刪繁就簡三秋樹,領(lǐng)異標(biāo)新二月花”。
同窗說;你寫的文章很有故事性,引人入勝,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記敘,人物的語言活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情節(jié)一波三折。筆調(diào)清晰、自然,充滿情趣,語言細(xì)節(jié)描寫生動。(陳小敏)
老師說:走出墻角實是走出狹溢天地,走向外面世界,小黃花的不懈追求給人們以啟示,人應(yīng)不斷追求理想。立意較好,而又通過童話這一文學(xué)樣式來啟示大家,這要比空洞的說教更有感染力。青草與小黃花的對話更襯出小黃花追求理想的堅定,小黃花最終走出墻角給人振奮。本文重點放在小黃花追求的過程上,詳略得當(dāng)。
本文被評為一類卷,得分為滿分。
(已發(fā)表在《作文通訊》(初)2006年第2期上,有改動)
文件名:
材:(孫家來、金星閃)家庭教育
材料作文“家庭教育”導(dǎo)寫
(231511)安徽省廬江縣湯池鎮(zhèn)中學(xué) 孫家來
(231500)安徽廬江四中 金星閃
[作文題目](55分)
家庭教育(專題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家庭教育將影響和改變孩子的一生”。隨著我國人口政策的落實,獨生子女家庭已普遍存在;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外出務(wù)工父母增多,留守兒童已成了一種社會現(xiàn)象;社會競爭日趨激烈,“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更是家長們的普遍心態(tài)。時下,家庭教育問題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在現(xiàn)代家庭中,父母如何教育好子女,子女應(yīng)如何接受父母的教育,值得人們深思。
讀了以上材料,你一定會有自己的感觸、思考;或許你會有自己的經(jīng)歷、見聞。請你任選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安徽省廬江縣2004/2005第二學(xué)期期中聯(lián)考)
[導(dǎo)寫]
這是一道給材料自命題作文。命題者的意圖是讓考生通過對材料的閱讀、理解、思考,自選角度,自擬題目作文。題目本身雖較寬泛,易使考生感到大而空,但能給考生自由選擇的空間,寫作時只要善于分析材料,就會較好地把握主旨并選材構(gòu)思。從所給材料中我們可以分析、歸納出這樣一些觀點:一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人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引導(dǎo)和家庭熏陶,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人生發(fā)展,要重視家庭教育。二是時下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問題: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問題,如對孩子溺愛有加,行為習(xí)慣放任等;一些家庭對學(xué)校教育的依賴,或為了生計,奔波于外,致使對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對孩子期望值過高造成孩子負(fù)擔(dān)過重,精神壓力過大等。三是教育子女的正確方式或方法問題。四是作為新時期兒童少年如何自強自立,如何和父母和諧相處、接受教育、健康成長等。
在理解材料主旨的基礎(chǔ)上,可從以下角度進行命題寫作:一是從大處著筆抓住以上分析中的某一方面命題寫一篇議論文,闡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剖析產(chǎn)生此類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一些見解。二是從父母的角度來立意寫作,可以寫成記敘文,記敘生活中父母如何以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法教育子女的動人故事。三是從自身的角度命題,可寫議論文,闡述新時代的青年為適應(yīng)新世紀(jì)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如何根據(jù)家庭環(huán)境特點,養(yǎng)成自強自主的習(xí)慣和品質(zhì);還可以書信的方式,把你對家庭教育的認(rèn)識以及渴望父母怎樣教育孩子的心里話告訴父母。也可以進行逆向思維,用寓言、童話,甚至劇本等形式,寫一篇因不當(dāng)?shù)募彝ソ逃龑?dǎo)致孩子不良發(fā)展的故事,從反向揭示主題。
[例文一]
瞧,他家的孩子
考生 李 政
[背 景]王大明家生了個男孩王小明。全家其樂融融。
[幕 啟](王大明夫婦攜寶貝兒子上)“啊唷唷,老婆,噍!我們的兒子真好玩!”“是啊,你瞧瞧,他那小樣多逗人?來!來!來!讓我也抱抱!”
[旁 白]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轉(zhuǎn)眼過了六年,一天,在商場里。
小明:(指著玩具,語氣蠻橫)爸爸,我要這個,快拿錢!
爸爸:(看看標(biāo)價,無可奈何)太貴了,寶貝兒,爸爸沒多少錢了,再說已經(jīng)買這么多了?。ò褨|西放在一只手上,另只手把小明拉走。)
小明:(立即哭著坐在地上,雙腳不停地蹬)不,我要!我就要!
爸爸:(蹲下身,把東西放在地上,拿出紙巾給小明擦淚)小明最乖,這個不好,咱去買糖吃。(試著把小明拉起)
小明:(越哭越厲害,還打、踢他爸爸,用力很重)我就要這個!我就要這個!
爸爸:(把小明拉起)好的,爸爸給你買!寶貝兒,快起來,別著涼了。(長嘆一聲,掏出錢包。)
[旁 白]又過了六年,小明已是中學(xué)生了。
小明(上):媽媽,吃的呢?喝的呢?餓死了,累死了。(沒換鞋,沒放書包,剛踩上干凈的地板就喊)
媽媽:(停下手里家務(wù),去端吃的、喝的)小明,寶貝兒,都是媽媽不好,擦了一上午地板,忘記拿了。累了吧,讓我給你揉揉。(走近小明,看見地板上一串腳印,想說什么又沒說)
小明:(不耐煩,很生氣)真是個沒腦子!又沒開電視,快一點!
媽媽:(開電視)對不起,寶貝兒,媽媽不應(yīng)該忘記,我給你捶背。
[旁 白]又過三年,小明剛花錢買上了高中就打架,他的班主任把他爸爸找來了。
小明爸(上):老師,您找我來有什么事?(和老師握手)
老師:你好,小明爸。我想和你談?wù)勑∶髯罱那闆r,你得好好管教小明,他和別人打架.......
小明爸:(嚇了一跳,站起來)小明沒受傷吧?
班主任:(推推眼鏡)他沒事,可別人已經(jīng)住進醫(yī)院。你要再不管他,他的前途就令人擔(dān)憂了。(痛心疾首)
小明爸:(坐下)老師,兒子是我的寶,我舍不得打,舍不得罵呀。(深情)
班主任:你給他講講道理啊。
小明爸:這孩子要是受不了,離家出走了怎么辦?老師,請您也別打他,我還有事,再見,老師千萬別打他(下)
班主任長嘆一聲(無奈)
[旁 白]又過三年,小明沒考上大學(xué),在社會上無所事事,為非作歹,被抓進公安局。
小明父母:(齊)哎,都怪我們沒好好管教兒子(傷心)
[畫外音]父母溺愛孩子,會使孩子走上歧途。
[幕 落]
(已發(fā)表在《作文周刊》(初)2005年7月12日)
[點評]:
作者說:這是我的一次大膽嘗試,沒想到競成功了。有創(chuàng)造,才有進步?。?span lang="EN-US">
同窗說:此文確使我大開眼界啊,然而此文也不是偶然的,這與她平時對文學(xué)的愛好,廣泛的閱讀分不開。
老師說:考生采用逆向寓意的手法,在簡短的篇幅中展示了一個孩子在不正確的教育方法引導(dǎo)下畸型發(fā)展的全過程,立意深刻。采取劇本的形式表現(xiàn)主題,構(gòu)思新穎,選取的幾個場面有很強的典型性,更巧妙的是考生運用旁白來串聯(lián)劇情,使故事的展開自然緊湊,畫外音的安排更是畫龍點睛。注意人物語言的個性化,有力地表現(xiàn)了人物性格,如:“小明爸:(嚇了一跳,站起來)小明沒受傷吧”把一個溺愛孩子而又自私的父親形象活畫出來。該文被評為滿分作文。
[例文二]
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qū)
一考生
記得法國思想家愛爾維修說過:“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非凡的人。”拿破侖也曾說過:“孩子的命運是父母創(chuàng)造的。”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在人的發(fā)展過程中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很多父母不懂得教育,致使家庭教育走入了許多誤區(qū)。那么有哪些誤區(qū)呢?在我看來表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第一、家長愛嘮叨。孩子上學(xué)出門,家長總要說上幾句;孩子吃飯時,又要說上一陣子,甚至晚上睡覺前,也忍不住再說上幾句。大人們聽多了都會煩,何況小孩子。特別是整天把學(xué)習(xí)掛在嘴邊:“趕快去學(xué)習(xí);多看看書,少出去玩……”本來想去看書作業(yè),可經(jīng)父母一嘮叨,興趣全無。第二、愛數(shù)落孩子。每當(dāng)考試沒考好,放學(xué)遲點回家,和家長的意見不一致,家長總會數(shù)落孩子。最常見的如:“你看人家×××怎么樣,怎么樣,你怎么總沒他好呢?”有時還打孩子。這嚴(yán)重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第三,愛給孩子定目標(biāo)。每次考試前,都會對孩子說:“你這次必須進多少名,考多少分。”還規(guī)定孩子每年必須學(xué)好哪些特長,達到什么等級。這樣只能給孩子增加太多的壓力,甚至使孩子產(chǎn)生心理障礙。
如何走出這些誤區(qū)呢?我認(rèn)為:首先要信任孩子。要相信他們的能力,要給他們自由活動的空間。不要把孩子總捏在手里,監(jiān)管在自已的眼皮底下,要讓他們在社會活動中,在不斷的闖蕩中明白社會經(jīng)驗。其次,要注意孩子的全面發(fā)展。不能以成績、分?jǐn)?shù)論英雄,有位教育家說:“教育的目的在于性格的塑造、成形。”在關(guān)注孩子成才的同時更應(yīng)教育他們成人。最后,對孩子的期望要實際,充分考慮他們的特點以及興趣走向,確定其發(fā)展方向和目標(biāo)。
尊敬的家長們,上面是我對家庭教育的淺見,不知是否正確。為了我們健康成長,也希望你們能多動動腦子,少瞎操心。
[點評]
作者說:文章分析的一些現(xiàn)象,是我平時和同學(xué)討論、交流的結(jié)果,是我真實的看法;名言的運用,是我平時愛摘錄、積累的結(jié)果。
同窗說:巧用名人名言來增強文章說服力,是本文一大亮點,這啟示我們平時要善于積累素材。
老師說:考生采用議論文的形式,論述了自己對家庭教育中存在誤區(qū)的一些認(rèn)識,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看法,有觀點有立場。文體感鮮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邏輯性強,前面提出有哪些誤區(qū),后面有針對性地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突出了“走出” 二字。論證過程中,善于運用引證法,增強文章說服力,引言準(zhǔn)確、恰當(dāng),可見平時訓(xùn)練有素。 該文被評為一類文,50分。
[例文三]
上帝和圣彼得在人間
一考生
炎熱的夏季來了,不僅人間的孩子們放暑假了,連天堂也放假了,天使們都避暑去了。上帝耐不住寂寞,想和圣得彼去人間走一走,順便考察考察,以便放假后給天使們分配任務(wù),于是,他們變了模樣,下凡了。
(他們來到了公園)
上帝:人挺多的嗎。
圣彼得:今天正好是星期天,大人們都帶孩子們出來玩。
上帝:那我們也隨便走走,這里好像挺有意思的。
(正當(dāng)他們玩的高興,忽然一個孩子哭了起來。)
上帝:彼得,去看看他哭什么?
(過了一會兒,圣彼得回來了。)
圣彼得:這孩子罵了別人,他爸爸正在教訓(xùn)他呢。
上帝:這就是這孩子的不對了,他爸爸是該好好教育他。
(這時,孩子爸爸開始破口大罵那孩子)
圣彼得:不過他也不能講臟話呀。
上帝:是啊,這孩子長期受到這樣的影響,不講臟話才怪呢。
(他倆搖搖頭走開了……天越來越晚,他倆想去人家借宿一晚。敲開了一家門)
上帝:您好,打擾了,我們是外地人,這么晚了,我們想借住一晚。
那家人:想住宿為啥不去旅店啊,人家家里是隨便住的嗎?再說,我又不知道你們倆是什么人,把我家東西偷了怎么辦?
圣彼得:我們只是沒帶錢,我們不是小偷,只想住一晚。
(忽然,那家孩子跑來了)
孩子:爸爸,讓他們住吧,您不是說要樂于助人嗎?
那爸爸:去玩你的,干你啥事呀,走開!你們倆也快走,否則我報警了!
(上帝和圣彼得無奈,只好走了)
上帝:唉,人間變得多快。以前,住宿多容易。
圣彼得:不過那孩子,心地挺好。
上帝:對呀,不過有這樣的爸爸,以后肯定變壞了。
(第二天,他倆正走在街上,只見幾個小孩子背著書包急匆匆地從他們身邊過去了)
上帝:這些孩子干嗎去呢?現(xiàn)在不是放暑假嗎?
(他們攔下一個孩子)
那孩子:我們得去補習(xí)班呀。都是我們家長,放假也不讓我們放松一下。對不起,我得趕時間。
(上帝看著那些一臉的疲勞、戴著眼鏡的孩子,陷入了沉思)
上帝:看來,教育問題真要我們好好解決。快,我們回去召集天使,讓天使好好教教家長,教育不僅要言傳,更重要是身教,自己首先要做好榜樣,而且不能只重視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的品德和身心健康啊。
[點評]
作者說:我寫作此文,是受寓言《赫爾墨斯與雕像者》的啟迪,同時,為了避免單調(diào)的敘述,我采用對話的形式來展開。
同窗說:作者從言傳、身教、加重孩子的負(fù)擔(dān)三個角度取材,實際上表現(xiàn)了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兩個方面的問題,扣題較緊。
老師說:該考生視角獨特,通過上帝的眼光來看待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上所存在的問題。采用寓言的形式,敘述清楚,結(jié)尾點明寓意,使文章主題鮮明。同時,我們不能不稱道考生的聯(lián)想和想像能力,以上帝和圣彼得的行程為線索,以他們的對話來組織全文,自然流暢,一氣呵成。
該文被評為一類文,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