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上,正經(jīng)文人居多。修齊治平被士人奉為圭臬。然出仕則躊躇滿志,致仕則牢騷滿腹者居多,過于功利,可敬可佩,卻不可愛。
司馬相如可愛,然《子虛》《上林》兩賦,最終是個馬屁精。東方朔可愛,然覺得不過一笑星爾。
徐渭可愛,然亦可憎。后世顧城,詩歌天才,但當他在激流島向謝燁舉起鋒利的斧頭,不過一殺人犯爾。
吾心目中可愛者,乃張潮、沈復、辜鴻銘也。
張潮、沈復兩人,皆家世富有,皆才華橫溢,皆科舉不第,皆一往情深。
張潮的《幽夢影》成書于康熙年間。《幽夢影》相當于現(xiàn)在的日記、微博、朋友圈,寫山川大地、一草一木,皆好詞佳句,皆美麗人生。
很多讀者知道張潮,可能是《中國詩詞大會》的一個選手引用《幽夢影》中的語句贊美主持人董卿: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tài),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
讀同一本書,人生各階段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張潮在書中寫道: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而老年讀書就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道出讀書需要讀者的人生閱歷。
參照張潮“人生不同階段讀書境界不同”的看法,現(xiàn)在的高中統(tǒng)編教材,把《鄉(xiāng)土中國》和《紅樓夢》作為整本書閱讀必讀書,其實是不恰當?shù)?。對部分學生而言,與其讀《紅樓夢》,不如讀《論語》或《史記》選讀;與其讀《鄉(xiāng)土中國》,不如讀《平凡的世界》或者讀梁鴻的非虛構紀實作品《梁莊》。
在我看來,《幽夢影》雖有“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之類有境界有氣象的語句,大部分語句至純至美,但格局偏小略顯牽強。我讀《幽夢影》,最喜歡張潮“古今至文,皆血淚所成”和“天下得一人知己,可以不恨”兩句。僅因這兩句引起共鳴,益發(fā)喜歡作者張潮。
沈復的《浮生六記》成書在嘉慶年間。據(jù)說圖書館只保留四記,有兩記流落海外。我覺得作為普通讀者,讀讀卷二“閑情記趣”去和卷一“閨房記樂”即可。以前的人教版教材選過《童趣》,寫小沈復觀看夏蚊徐噴以煙,感覺夏蚊如沖天之鶴;捉癩蛤蟆,鞭之數(shù)下,趨之別院。童稚小兒的物外之趣,著實可愛。統(tǒng)編本中刪去此文,實在可惜。
如果再讀讀《閨房之樂》,了解沈復和表姐陳蕓的伉儷情深(我讀的時候常常想起歸有光的《項脊軒志》里和妻子在一起的文字畫面以及“庭有枇杷樹”數(shù)語)。據(jù)說沈復記述的僅是新婚燕爾,后來也在外晃蕩,并未將恩愛進行到底,最終也是辜負了陳蕓。
現(xiàn)代作家楊絳的《干校六記》,據(jù)說也是受到沈復《浮生六記》的影響。所以在作者被剃成陰陽頭罰掃廁所的時候,心中不是委屈和控訴,而是對厄運的化解超越。
寫過《蘇東坡傳》的林語堂很喜歡這兩本書。他說張潮的《幽夢影》是自己的美學圣經(jīng),用十多年的時間孜孜不倦地推介《幽夢影》。他把《浮生六記》翻譯為英文,認為《浮生六記》里的陳蕓是中國文學史中最可愛的女性形象。林語堂是我最愛的現(xiàn)代作家之一,不僅僅是他的文學成就,主要是他對妻子女兒的愛深深打動我。
讀過很多書,閱過一些人。不少名家的所謂名言和見識我是不相信的。我喜歡林語堂,所以我信(故我理解林語堂在《蘇東坡傳》、梁啟超在《王安石傳》中因為偏愛過分贊譽傳主)。
看到商務印書館請名家談讀書,最后總有個問題“如果可以穿越時空,你最想請哪位古人喝酒”。如果可以穿越時空,我不想請李白、蘇軾喝酒,我想請張潮、沈復喝酒。因我囊中羞澀,只能喝紅花郎。
【作者簡介】羅大耳朵:古藺縣教師進修學校中學語文教研員。喜歡讀書,選編有《親近文學》《古藺文學選讀》《新編語文全閱讀》等讀本;偶爾練筆,寫有《望斷天涯路》《做一個好男孩》《瀘州新詩的十張面孔》《麻雀》組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