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時候都有沒有被家長打過的經(jīng)歷,記憶最清晰的就是小時候和弟弟搶東西的時候被媽媽拿掃把打屁股的情景,打過之后的屁股跟五線譜一樣一條一條的,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是感覺就在昨天一樣。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遵循教育孩子的理論就是,只要能動手就絕對不動口,一直信奉“武力”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中國一直有“棍棒出孝子”的觀念,也有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都是打出來的。因此,男孩要窮養(yǎng)。
但是,不知道家長有沒有了解過,其實孩子身上有三個部位是不能打的,就算再生氣也不能打,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因為,這三個部位稍有不慎就會釀成悲劇,所以,如果不知道的家長可以來看看多了解一下。
1.屁股
父母打孩子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打屁股,屁股上肉厚,即便打了也不會覺得特別疼總之,和別的部位比起來,屁股是最好的選擇。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人體臀部神經(jīng)分布非常稠密,一旦受到激烈的外力時可能會受損,輕則疼幾天,重則還會出現(xiàn)智力發(fā)育遲緩等癥狀。
2.耳朵
除了打屁股,擰耳朵也是家長喜歡的懲罰孩子的方式。不僅如此,就連夫妻之間、男女朋友之間也有很多人喜歡擰對方的耳朵。
耳朵其實很脆弱,稍微不注意就會損傷內(nèi)部的骨膜,使人的聽力受到損害,對大人的損害很大,對孩子的危害就更不用說了。同時,如果家長在打孩子的時候打了孩子的耳朵,也會讓耳朵受力不當(dāng)引起中耳炎等疾病。
3.后腦勺
對小孩子來說,頭部發(fā)育正處于關(guān)鍵期,所以絲毫馬虎不得。孩子小的時候,尤其是頭頂?shù)奈恢檬遣荒苡檬峙龅?,因為會影響孩子將來的說話能力,所以,打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能隨便的去打孩子的頭部,特別是后腦勺。
情況嚴(yán)重的時候,甚至還會危及到孩子的生命。
這三個部位都是不能輕易打的部位,一不留神下手重了,就有可能造成挽救不回來的損失。
小孩子調(diào)皮搗蛋是非常正常的,他們就處在調(diào)皮搗蛋的年紀(jì),那他們犯錯就是免不了的。除了打孩子之外,懲罰孩子犯錯的方法也不止有一種,也可以達到讓孩子反省的目的。
1.面壁思過
對孩子來說,他們有和別人交往的需要,對他們最大的懲罰無異于不讓他們和別人交談,這種懲罰更能讓他們在面壁的時候反思自己到底做錯了什么。
而打孩子一頓就得不到同樣的效果,很多孩子都是“記吃不記打”,這次打過之后,下次犯錯誤的時候還是會忘,這也是大多數(shù)孩子的共同點。
2.打手
古代就有學(xué)生犯錯,先生打手板的懲罰,而且打手不會讓對孩子造成什么損失,頂多就是多疼兩天,疼了他們才更能記住教訓(xùn),下次犯錯誤的幾率也會減小。
這兩個方法是家長可以選擇的懲罰孩子的方式,無論被孩子氣得怎樣,都不能選擇上面的三種,不會對孩子造成損害,自己也不會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