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工的煩惱
□吳波
小二子上幼兒園。幼兒園小朋友放學回家有沒有家庭作業(yè)?有的,時不時要求做手工,說起來是鍛煉孩子,讓孩子做的,但是,大家都是知道的,這個作業(yè)最后都歸爸爸媽媽了,孩子呢,能愿意看著你做,或者給你遞個剪刀膠水啥的,那算是愛學習的好孩子了。
我不會做手工,不喜歡做手工,一看到老師布置的手工作業(yè)”,立馬愁上心頭。這不,上周末老師布置了要做“火箭發(fā)射”或“八大行星”為主題的親子手工作品,給了制作指導和參考圖片,要求每位寶貝都要做。我看到信息之后,心底兒一陣陣發(fā)怵,老婆也看到了,她知道靠我,肯定完成不了小二子“家庭作業(yè)”,其實她也不大會動手,但她還是硬著頭皮帶著小二子在開學的頭天晚上開始了手工制作。
我看著老婆做手工,大氣都不敢出,生怕惹惱了她,一氣之下甩手不干了讓我去做,我從小動手能力就不佳,疊個小船、紙飛機,都歪八七扭,粗糙丑陋;藝術天分更是一點都沒有,畫個“丁老頭”,丑得不能看;就連寫字也是,能寫得讓老師勉強認得,已經(jīng)算是很好的了。咱小時候也沒上過幼兒園,童年時代除了會尿尿和垃泥,其他啥都不會;咱整個做學生時期,沒出過黑板報,沒參加過任何文藝表演、才藝展示,純純粹粹一個白板兒學生,就是做學生,學習也一直不咋地。老婆好不容易做了個形象不佳、十分粗糙的“火箭”,讓小二子帶到幼兒園交差。
手工活兒也曾學著做過,跟姐姐后面學打毛線,怎么學也學不會;跟母親后邊學包粽子,姐姐一學就會,包得特別好,而我呢,怎么裹,就是裹不起來。那時,我覺得自己就是個比愛因斯坦還笨的小孩,人家愛因斯坦再怎么笨,做的小板凳再怎么差,好歹也做成功了呀!小學時,我們有勞技課,發(fā)一堆印好圖案和虛線的硬紙板兒,我們課上只要用剪刀剪下來,用膠水粘起來即可,就這,咱還是做不好,總是剪不齊,毛毛糙糙的,粘呢?膠水涂不好,弄得到處都是,臟手再一抹,真就不能看了。
不過,我在附小上六年級時,倒還真參加過學校的一次手工活動,“作品”還得以展示過。老師要求做各種模型,飛機、輪船、火箭、生活物品啥的,只要像,都行,班上的城里同學大顯神通,咱這個賣菜人家的鄉(xiāng)下孩子,哪會做啥模型?我回到菜場邊的家,恰好看到家門口有一堆塑料泡沫,腦海里靈光一閃,我喜歡在街頭看大人們下象棋,自己雖不會下,卻想有一副自己的象棋,買要花錢,咱也舍不得,何不做一副象棋呢?說干就干,我選了老半天泡沫,選取一塊平板的,按照象棋盤的比例,裁好,四邊稍稍打磨光滑些,求姐姐幫我按照象棋格的模樣畫好了棋盤;然后咱把一公分多厚的泡沫弄成比象棋子大點的一個個小方塊,再一個個在水泥地上打磨,比照象棋子,磨成圓塊兒。這個活計,老費功夫了,而且一不小心,就磨壞了,只能再做,再磨;花了很長很長時間,終于做好了一副象棋的32個棋子,還是求著姐姐,讓她用黑色紅色鋼筆,在棋子上寫好“車”“馬”“炮”等漢字;最后,我用大頭針將一個個棋子按照擺棋順序在棋盤上固定好,一副“象棋”手工做好了!
看著自己的“杰作”,真是越看越喜歡,我也生平第一次鼓起勇氣,將咱的“作品”帶到學校,上交給班主任高海軍老師。高老師看了,十分驚訝:這個做得好!然后將我的“作品”上交學校,與眾多同學的精美手工模型放在一塊兒展示,我去看的時候,自慚形穢,人家做的手工模型,千姿百態(tài),精細精美,形似神更似,咱這“象棋”放在其間,顯得太廉價寒酸了,真是不倫不類!
現(xiàn)在的孩子們,比我小時候物質(zhì)生活好得太多,見識也不一般,家長的關心投入,那更是不一般。咱家女兒15年前在北京新村新星幼兒園上小托班,很多孩子的家庭條件父母文化等都比較高,孩子的素質(zhì)也很好,相比之下,咱們家女兒顯得“土”了不少。幼兒園里經(jīng)常搞各種活動,經(jīng)常有手工家庭作業(yè),都要做好帶到幼兒園里展示。每次,都是我們夫妻硬著頭皮,想很多辦法,將將就就、勉勉強強做出來,待拿到幼兒園和人家孩子的一比,還是很有差距的。每次做手工,我總是感慨:這做父母的手工不行,孩子在幼兒園里也不好過呀!
好不容易,伴著女兒上完了幼兒園上完了小學也上完了初中,那需要家長參與的手工活兒沒了,我們終于可以歇口氣,誰知,咱們夫妻又折騰出個小二子,曾經(jīng)在小大子身上受到的“手工”折磨,咱們又要經(jīng)歷一輪了!真是苦了我這個不會做手工的“爺”字輩爸爸了!
唉!自己養(yǎng)的孩子,咬著牙也要陪著他上幼兒園,陪著他長大,這手工活的折磨,咱們慢慢受著吧。
作者簡介:吳波,男,網(wǎng)名:荸薺。1979年5月生,江蘇淮安人,中學政治教師,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清江浦區(qū)作家協(xié)會理事。2005年起在報刊發(fā)表文章,已約千篇逾兩百萬字。著有文集《里運河北大運河南》《清江浦家常飲食記》。